手機支付閘口少 乘客排長隊出站 長沙地鐵“掃碼過閘”不方便

近日,讀者王先生向本報反映,稱長沙地鐵手機掃碼支付閘機太少,上下班高峰期排隊太耗時。對此,11月5日,記者分別到地鐵2號線的金星路站、五一廣場換乘站、火車站站、杜花路站進行了走訪和體驗。

手機支付閘口少 乘客排長隊出站 長沙地鐵“掃碼過閘”不方便

互聯網閘機前排著長隊等待通過的乘客。

■ 地鐵APP ■

手機掃碼乘車便民

自長沙成為網紅打卡地並躋身全國營商環境十佳城市後,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選擇來長沙旅遊。據數據顯示,今年國慶黃金週期間,長沙接待遊客逾955萬人次,同比增長均超20%,長沙正成為更多人嚮往的“詩與遠方”。方便、快捷的地鐵,也成為越來越多人出行的首選。以往乘坐地鐵,需要先在地鐵站買一張單程票,或者使用瀟湘卡即可。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長沙地鐵APP從2018年12月21日開始上線運行,引入移動支付和手機刷碼方式來緩解乘客現金購票充值和遺忘車卡帶來的種種不便。目前長沙地鐵APP支持乘客選用和包、銀聯、支付寶及微信等4種支付渠道的免密代扣方式進行購票、充值、扣費,並可用上述4種支付渠道的付款碼方式在新增的互聯網售票機上購買單程票。由於互聯網閘機數量的不多,讓不少用移動支付的乘客和外地旅客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 金星路站 ■

掃碼過閘排長隊

11月5日早上7點40分,記者來到地鐵2號線金星路站實地調查,恰逢早高峰,該站兩個手機掃碼支付閘口前正排著隊,每隊大概10人,還有部分乘客一次刷卡不成功,重新刷新手機,準備再刷第二次,隊伍行進速度較慢。而旁邊用來刷卡或投塑料車票的8個閘口前沒有乘客等候。

輪到記者掃碼時,閘機提示車票有問題,請到服務窗口諮詢。記者退後一點,重新刷新二維碼後,再次掃碼,進站成功。

“偌大的一個站臺,這麼多人,刷手機支付的閘口就兩個,要排好久的隊。”每天乘坐地鐵上下班的王先生反映稱,早、晚高峰期在金星路站乘坐地鐵時,因互聯網閘口只有兩個,通行人數太多,閘口位置每次都排起了長隊。

體驗中,記者遇到了來自江西的甘先生。他告訴記者,他是第三次來長沙旅遊,第一次來的時候,長沙還沒有開通地鐵,第二次開通了地鐵,但不能掃碼乘車。這次與上次來相比,現在出行更加便利了。“像我們從外地來旅遊的遊客,一般不會買儲值卡,身上也很少帶現金,用乘車碼方便多了,但掃碼的機器只有一臺,排隊的人太多了,建議應該多設置幾臺。”他說。

乘客朱先生說:“有時候前面的乘客掃碼掃不了,耽誤點時間,後面排起的隊伍就長了,這邊只有這一臺閘機。”記者留意到,一名男乘客在閘機外,等待前面通行了四五位乘客後才成功出站,期間有些乘客多次試圖掃碼出站,均未成功,其身後出站排隊的乘客也在不斷增加。

■ 五一廣場站 ■

通行效率不高

早上8點05分,記者來到長沙地鐵2號線五一廣場站,處於1號線與2號線的換乘站。正處於早高峰期,掃碼進出站的乘客比較多,掃碼閘口前排起了長隊。雖然該站的出口多,進出站的閘機也相對比較多,但互聯網閘機每個出口只有2道或3道。每一趟地鐵過來,都能看到神色匆匆的乘客,甚至還有正在小跑的乘客,奔向出站閘機。走互聯網閘機的乘客,往往要停下腳步,等待排隊出站。而刷卡或者購買車票的閘機,不需要排隊等候。記者數了下,在6、7、8號出口,一共有8道閘機,只有兩道互聯網閘機;1、2號出口有6道閘,只有一個互聯網閘口;在3、4號出口,共有16道閘機,5道互聯網閘機。雖然有5道互聯網閘機,但是乘客出站還是需要排隊,等候掃碼出站。

“早上趕時間上班真的是著急,現在很多乘客都是手機掃碼乘車,可閘機卻只有3個,導致出站的隊伍排得很長,還因此遲到過幾次。雖然其他出口也有互聯網閘機,但自己在平和堂這邊上班,從其他出口出去,要繞上一大圈,才能到自己上班的地方,自己辛苦,也耽誤時間。”正在排隊出站的唐女士說。

在五一廣場站乘坐2號線的寧女士告訴記者,“有的乘客手機不離手,不停地刷手機,就是不刷乘車二維碼,輪到自己掃碼時才打開手機中的二維碼,通行效率不高,希望能增設幾個手機刷卡的閘口。”

旁邊等待的李女士也認為增加閘口很有必要,“這裡是市中心又是早高峰,排隊進站在所難免,但掃碼支付閘口太少,耽誤了大家進站的時間。”

乘客黃小姐使用乘車碼將近半年,遇到出站二維碼無法識別的情況有四五次了,“每次都是找工作人員解決,他們用機器幫我操作就好了,說是網絡原因。”

記者在五一廣場採訪時,同樣遇到一位乘客的手機碼顯示出現問題,“上午我使用過一次沒有問題,但是一直沒有扣費,很奇怪,剛才一直顯示出站碼,可能和沒有扣費有關。工作人員讓我嘗試刷新網絡,操作了很多次才顯示進站碼。”

記者在五一廣場站隨機對部分乘客進行採訪,90%的乘客認為手機刷卡閘機太少,排隊時間太長,希望能增設手機掃碼支付閘機;10%的乘客認為如不著急上班或趕路等,排隊時間可以接受。

手機支付閘口少 乘客排長隊出站 長沙地鐵“掃碼過閘”不方便

​用互聯網機器購票的乘客們。

■ 杜花路站、火車站站 ■

閘機經常出故障

9點37分,在杜花路站,記者看到,一共有8道閘機,互聯網閘機只有兩個。估計過了早高峰,乘客稀少。

10點25分,記者來到火車站站,在互聯網閘機前,沒有出現排長隊的情況。

記者在採訪中,同時發現,有不少乘客在互聯網售票機前排隊掃碼買票。一位排隊買票的朱小姐告訴記者,自己原來是用二維碼掃碼過閘機,但發現多次掃碼過閘機時,閘機提示錯誤,要到人工服務窗口去找工作人員處理,很麻煩,還不如自己買票,直接過閘機好。

延伸閱讀

他鄉之石 可以攻玉

西安地鐵所有閘機都可以用手機二維碼進站

截至2018年12月1日,西安地鐵線網閘機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全線各車站閘機均可實現手機支付寶、微信掃碼快速過閘功能,城市公共交通“智慧出行”進一步升級。

2018年1月1日,西安成為了西北首個實現移動支付的城市,地鐵中可以使用支付寶刷手機通過閘機。2018年5月31日,西安地鐵和騰訊再次聯手,正式開通了西安電子地鐵卡的微信支付功能。2018年11月中旬,騰訊乘車碼上線了,基本上實現了全部地鐵都可以刷,給市民提供了方便有利的條件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好事,市民生活、出行更加方便……

西安地鐵自開通掃碼乘車以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用於研究開發“智慧地鐵”新技術,以“每臺設備皆可掃”為目標,利用夜間地鐵停運時間,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施工、調試,分批次完成了地鐵雲閘機增改工作,目前全線網閘機已改造完畢,雲閘機的使用效率、交易處理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截止目前,西安地鐵移動掃碼乘車達到1.48億乘次,交易量保持高速增長。

以前嘗試過因為地鐵的刷卡反應識別能力有點差,人流量特別大的時候還是用長安通更加的方便一些。隨著現在各種東西都可以用手機中的錢包去支付,帶現金的人越來越少,長安通一張卡十分容易丟失,而手機經常大家都是拿在手裡面的,用手機的頻率無形中增加了。地鐵方面也是做出了一些改進的措施,對於網閘改造工程已經在12月初完成了,全線各車的閘機都可以使用手機二維碼進行支付了,速度也比以前加快了,目前支持支付寶、微信掃碼快速通過閘機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