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快遞小哥和他的第八個“雙11”

新京報訊(記者 耿子葉)隨著“雙11”的到來,張盼也迎來了自己一年中最忙的時候,每年的11月11日至23日,每天的快遞收派量是平時的好幾倍。

90後快遞小哥和他的第八個“雙11”

90後快遞小哥張盼。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攝

來自河北衡水武強縣鋪頭村的張盼,今年29歲,初中畢業後,張盼來到北京上班了,來北京12個年頭,從事快遞行業近8年,趕上了8個“雙11”。在北京幹快遞,大多是來自鄉村的吃苦耐勞的小夥子,在他這個歲數,能連幹8個“雙十一”的不多,成績能優秀到參加今年“美好生活方陣”國慶遊行的更不多,這很讓張盼和他的親人們自豪。今年的“雙11”快遞高峰,他估算每天要送100多件,而且還都是大件,為了節省時間還會提前到客戶那裡打包,“累的時候也是掙錢的時候。”

從“零”到“金星快遞員”



對張盼來說,選擇做一名快遞員,是因為快遞工作相對自由,雖然每個快遞員都有固定分管區域,但客戶都是自己跑出來的,幹得多就拿得多。

興光六街快遞點在北京五環外,覆蓋區域為大興和通州的交界區,張盼分管的轄區內有工業園、寫字樓、賓館等,主要的客戶來源集中在工業園區。

在興光六街快遞點分部,倉儲大廳的牆上掛著一張名單,為“截至27日開單前五後五”公示名單。張盼排在第二位,開單量為38030元。就在10月底的最後四天,張盼完美反超了第一名。

90後快遞小哥和他的第八個“雙11”

張盼介紹自己分管的區域。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攝

每天開單700元,是張盼給自己定下的最低目標。11月的第一天,晚上7點多,張盼在同事的幫助下,終於把179件貨物搬上了大的集裝箱車,兩個人前前後後搬了10多趟。“幹快遞就是累並快樂著,累的時候也是掙錢的時候。”張盼說,1日當天自己的開單量達到了7000元。

開單量離不開日積月累,張盼前後積累了40多個非月結客戶,因此也保障了每個月較高的開單量。對於挖掘客戶,張盼有自己的觀察和訣竅。就在2016年10月,張盼負責的園區裡有一間廠房入住,每天宅急送貨都是滿滿4米2一車貨。看著如此大的出貨量,張盼心想這樣的公司可能成為自己的客戶,於是多方打聽這家公司發貨負責人,但四處詢問一直沒有結果。

後來一次偶然機會,一條網單正好是這家公司,張盼立馬去接貨,直接見到了發貨人。

發貨人見到張盼起初不願談合作,“之前下的單子一直不接貨,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不過今天倒是來得挺快的。”客戶的這些話並沒有讓張盼放棄,積極接貨,主動聯繫,講求時效,在多次爭取下,客戶答應試發一小部分。

如今,這家公司已經成為張盼每個月的固定客戶,也是張盼獨立發展的第一個大客戶。

2012年,張盼的工資就達到了7500元;2018年,張盼連續12個月零投訴,被評為企業“金星快遞員”;2019年,張盼在快遞點分部保持名列前茅……在快遞這個行當裡,張盼覺著自己找到了訣竅。

“趁著雙11多掙點錢”

“雙11”期間,張盼每天能送100多個快件,而且都是大件。在張盼負責的區域有許多小企業,上班的都是女生,大件貨物只能自己硬扛,有時候重的貨物能達到60-70公斤;特殊形狀的還需靈便應對,有的超長貨物無法走電梯,只能硬扛著走樓梯。

配送用的三輪車一趟最多能裝10來件,“雙11”期間每天來回能跑10多趟。12天的應戰時間,早上7點開始派送,到晚上10點多才能下班。貨量大的時候,從轉運廠到部門還會有貨車晚上到達,晚上就得加班卸車。

90後快遞小哥和他的第八個“雙11”

張盼搬運快件。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攝

說起“雙11”,每年都有張盼忘不了的事兒。

2015年的“雙11”,一個客戶當天的下單量達到了50件,而且都是尿不溼、奶粉等大件貨物,光收件就收到了晚上8點多。派件時又遇上客戶忙,一直等到晚上十點半才開始派送。

2018年的“雙11”,遇到一個電商客戶,一天的出貨量用了8個9.6米的廂貨車,一個人一天根本裝不完,最後只得兩三個人一起裝完了所有的貨物。

今年的“雙11”,張盼想趁著這次電商節多掙點錢,“累點不怕”。

如果實在太忙,就把妻子帶上,快件多的時候,在派送時妻子可以幫忙盯著貨物,避免遺失。另外張盼也準備好了應對大量快件激增的工作壓力,工作時間有限,必須充分利用每分鐘派送時間,區域裡怎麼派送最快,規劃出最佳的配送方案。幹得時間長了,轄區的地圖早已爛熟於心,只要看一眼地址,張盼能最快判斷出配送方案。

有了前幾年的經驗,張盼也是信心滿滿。“按照往年經驗,客戶發貨量大的,我們會提前準備,早上提前到客戶那,幫助客戶打包,這樣也儘可能早一點完成發貨。”

每年回老家的次數一隻手數得過來

2017年6月,張盼被評選為組長,組內共有8個快遞員。趕上值班周早上卸車,組長需要肩負更多責任,同時也要做好組員們的日常排班,保證人停貨不停。

90後快遞小哥和他的第八個“雙11”

張盼把快件碼放到托盤上。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攝

對於張盼個人而言,卻很少有周末和假期。今年的國慶節,參加完“美好生活方陣”國慶群眾遊行,張盼直接開車回了老家,在老家武強度過了一個完整的假期。

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看閱兵式當天的重播,由於此前保密工作做得好,家裡的父母也不知道,回來才聽說兒子參加了國慶閱兵。“父母知道了特別高興,家裡也沒有人做過這樣的事。想想雖然挺累的,但是很難忘很自豪。”

近兩年,為了增加收入,給父母減少負擔,妻子也來到了北京,在馬駒橋附近的美食城開了一家小小的水吧,以此補貼家用。自打妻子來到北京,兩個人一年回老家的次數一隻手數得過來。9歲的兒子在老家上小學,由父母照顧,想孩子的時候,妻子就給孩子開視頻說說話。

由於家裡老人文化水平有限,節假日休息的時候,孩子也沒時間來北京,忙著在家上輔導班。為了讓孩子在城裡上學,張盼和妻子在衡水買了房子,目前張盼的工資剛好供房貸、房租和水吧的貸款。說起孩子的教育,張盼也表示出一種無奈:“孩子現在已經上三年級了,開始學習英語了,我們家長不在身邊,有的問題也實在是不懂,只能把孩子交給輔導班。”

校對 何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