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縣

好消息!好消息!

近日

第一批四川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示範縣名單公佈

什邡市通過創建驗收評審

正式成為第一批

四川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縣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11月8日,第一批四川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縣創建成果新聞通氣會在成都舉行,會上公佈自貢市榮縣、攀枝花市東區、瀘州市瀘縣、德陽市什邡市、達州市達川區、廣安市武勝縣、阿壩州茂縣通過創建驗收評審,正式成為第一批四川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縣。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掌妹兒瞭解到,為充分發揮典型示範、典型引領作用。原文化廳、財政廳於2016啟動了該批示範縣創建,以2年為期。其中規定,每批示範縣評選7個,三批共創建21個示範縣,通過創建形成一批典型,為公共文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探索路徑、提供示範,建立起我省公共文化建設“省隊”, 讓示範縣成為省公共文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排頭兵”,以此帶動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全省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其中,什邡市按照“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群眾享受”的發展理念,探索出了數字化整合公共資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模式。

為什麼什邡這麼棒?

跟著掌妹兒來了解下你就知道了!

▼▼▼

1991年,什邡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全國文化先進縣稱號;1992年,什邡被授予全國文化工作模範地區稱號;1995年,什邡被評為四川省文化先進縣;2018年,什邡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四川民間文化藝術(書法)之鄉;2012年,什邡提出加快建設中國西部縣域文化強市戰略。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設施網絡完善工程

夯實基層“惠”民

升級大型場館。加大資金投入,建設、升級了一批大型公共文化設施特別是市級“三館”,其中圖書館為國家一級館,總面積5120平方米,2016年以來新建開放式閱覽區,現有閱覽席位480座,館內藏書30餘萬冊;文化館為國家一級館,以“一館兩區”佈局,總面積6500平方米,設有書畫展廳、舞蹈培訓室、聲樂培訓室、文藝沙龍區等;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總面積5000平方米,於2017年新增文化交流廳,2018年新增家風家訓館。同時,大力推進市美術館建設,目前場館已基本建成。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提檔鎮村設施。當前,全市各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中心)設置率達100%、且達到“三室一廳”要求,文化院壩實現全覆蓋,社區文化設備配備率、農家書屋覆蓋率、廣播村村響覆蓋率、健身場地設備達標率均達到100%。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打造特色地標。聯合上海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家》欄目,開展慧劍社區復興項目,對原鑽採廠影劇院實施改造,打造集演出舞臺、電影放映、活動展廳、天空圖書室等為一體的多功能社區公共文化地標性活動空間,成為什邡公共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

供給能力提升工程

活躍文化“樂”民

提升公共文化機構服務能力。免費開放市鎮兩級公共文化機構,並根據群眾需求提供流動服務、錯時服務、延時服務、特殊群體文化服務;開展“公共圖書館與農家書屋資源整合”試點,依託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建成圖書館分館24個,實現鎮級書籍100%數據化;新建文化館分館8個,探索出“點菜式、融合式、定製式、配送式”等服務模式, 年均開展“送文化下鄉”60餘場、放映農村公益電影1500餘場。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加強現代公共文化傳播能力。搭建完善“什邡手機臺”“掌上什邡”“微觀什邡”“文化什邡”等新媒體宣傳平臺,大力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雲平臺”,開通移動圖書館、數字博物館和數字文化館,增設24小時自助圖書屋等數字化設備,為什邡公共文化服務插上數字化翅膀。同時,全市電視“戶戶通”覆蓋率達100%,並投入專項資金240餘萬元,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免費收看高清電視。

人才隊伍強化工程

提升素質“助”民

配備高質量文化隊伍。配齊配強專業文化從業人員,公共文化機構業務人員佔比高達80%;各鎮(街道)配備1名文化專幹、2名工作人員開展宣傳文化工作,鎮文化站落實1—2名公益性崗位人員,所有村(社區)招募1名公益 性服務人員;組建文化志願者團隊,1000餘名隊員作為主力軍活躍在什邡及周邊縣市,推動文化志願服務遍地開花。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評選高層次領軍人物。持續開展“什邡文藝獎”和“章洛文藝獎”評選活動,全面建設什邡文化領軍人物人才庫,入庫文化藝術、文化遺產、文化產業領域的重點人才137人,在外什邡籍文化藝術人士7人。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建立高水平培育機制。組織開展“文化院壩”“文藝人才素質提升”等專題培訓,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來什授課,年均參訓1000餘人次;積極選送文化幹部參加“省級示範(文化)站站長”等培訓,著力打造一支相對穩定的高素質隊伍。同時,將公共文化服務內容納入全市幹部培訓教育,擴大覆蓋面。

評估體系健全工程

全面考核“親”民

完善針對性績效考核。把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納入市委、市 政府對文化主管單位、各鎮(街道)、相關部門的專項考核,納入文化行政部門對文化館、圖書館和博物館的工作考核,並對“送文化下鄉”“廣播村村響”等重大文化項目進行專項考核。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強化鎮級文化站考評。實行“季度考核與年度考核結合,免費開放資金與目標考核分值結合”的雙重考核方式,把獨立建站、人員配備、重點工作等納入季度考核內容,把設施資金、作用發揮、群眾滿意等作為年度綜合考核內容,促進全市鎮級文化站規範高效運行。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充分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引入專業測評公司通過暗訪等形式,收集各類意見和建議,及時查漏補缺、反饋整改,切實提升公共服務質量。

文化品牌打造工程

形成亮點“利”民

打造成屆製品牌活動。高水平舉辦5屆“中國雪茄之鄉”全球推介之旅活動;成屆制開展“什邡之夏”廣場文化活動、“書香什邡、全民閱讀”讀書系列活動、“迎新年燈舞大賽”等大型群眾文化活動,以及馬祖農禪文化節、馬井元宵會等100餘場非遺民俗、文旅節會活動,其中馬祖鎮以此被命名為“中國馬祖農禪民俗文化之鄉”。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打造引領性院線電影。依託什邡豐富的人文資源,協同嘉蘭影業、易聯盟文化公司,成功拍攝反映“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電影《一百零八》。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打造精品化川劇劇目。根據什邡歷史文化和本土元素,採取戰略合作方式,於2017年攜手四川藝術職業學院,深入挖掘什邡歷史名人紀大奎的生平故事和精神內涵,聯合開發大型舞臺藝術作品川劇《草鞋縣令》,自2018年底首演以來場場爆滿、好評如潮。

鞏固“四項成效”

走好“提檔升級路”

自示範縣創建工作啟動以來,全市上下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聚各類資源、凝各方合力,當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格局基本構建,示範縣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全面凸顯。構建領導帶頭機制,堅持市級領導親自抓公共文化服務工作,主動帶頭參與聯繫村(社區)文化活動,並在工作之餘積極參加書法、舞蹈、閱讀、健身等文體活動,引領形成良好社會文化氛圍。構建資源整合機制,通過示範縣創建,充分整合宣傳部門“幸福美麗新村文化院壩”、組織部門“黨群服務中心”、民政部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殘聯組織“殘疾人康復中心”、婦聯組織“兒童之家”等分散在不同部門的公共文化服務資源,聯合開展群眾文化服務,服務效能、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堅持把示範縣建設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創建”以及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工作緊密結合,做到同謀劃同部署,有效節約了行政成本和社會資源。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社會力量參與框架築牢築強。通過創建工作的廣泛宣傳、購買服務機制的建立實施,什邡探索出“社會參與、 政府購買”“社會自辦、 政府支持”“社會主辦、 政府保障”等模式,推進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湧現出了一大批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典型。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城鄉文化統籌模式日趨成熟。近兩年,元石、紅白、馬祖、湔氐等鎮相繼參與“魅力德陽.美麗鄉村”競演活動,更是將“送文化進城”節目品質及品牌宣傳進一步提升,文化下鄉與進城互動不斷加強。同時,建立“鄉鎮吹號、部門報到”文化共建機制,結合精準扶貧、鄉村振興,鎮村提出具體需求,市級部門群力共建、出資出力,助推“農村文化廣場”“農村文化舞臺”等陣地建設。共同開展農民夜校、非遺民俗、文旅節會等活動,城鄉文化統籌機制更加完善,並對旅遊發展、鄉村振興起到強勁的推動作用。

什邡上榜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文化旅遊融合機制基本建立。什邡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充分發揮“1+1>2”的產業疊加效應,大力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程、文藝精品創作展演工程、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逐步以雪茄文化、李冰文化、馬祖禪宗文化等多元文化豐富旅遊內涵、提升旅遊層次、增強旅遊魅力。同時,堅持在特色村落常態化開展文旅活動,實現城市、景區、鄉村“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同步發展”的局面,為實現“文旅強市”提供了強力支撐。

什邡

一座宜居的城市

以後將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