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的名句源自马三立,马老晚年监狱慰问还能现挂包袱

11月8日,马三立老人院金桥养老中心开业运营。这所老人院源于1998年新立街的项目,是晚年的马三立亲手成立的两所“养老中心”之一。

那时,马三立大师先是住进天津市第一工人疗养院,后转入以他命名的老年公寓,间或也应邀到津郊东丽区“马三立老人园”小住。

郭德纲的名句源自马三立,马老晚年监狱慰问还能现挂包袱

马三立,作为中国相声的一面旗帜,在晚年热心公益。

当时全国有好几个专学他的‘假马三立’,学他那苍老的哑嗓儿,出场费达4位数。而真马三立的演出费只是他们的四分之一,甚至还要少。

马老听说后,一笑置之。他说:“人家学我,拿我当名人,是抬举我。他每场拿那么些钱,也是有人愿意出。我都那么大岁数了,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用?”“干嘛学我的缺点呢?我年轻时,嗓音亮堂着呢!要学我可以来找我嘛。我也不会为一两个段子收费。我不计较这些。他们学我,起码说明喜欢我的相声,认真看了或听了我的表演。随他们去吧!”

几句话道出了这位饱经沧桑的天津老人超凡脱俗的豁达。

他还是五个小学的校外辅导员。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他必须赶场,最少要去三个学校讲话、说故事,报酬是戴红领巾。

他还要去养老院慰问演出。他连说四段小笑话,老爷子、老奶奶们乐得高兴极了。爱听,但不让他说了,怕他累着。他便回答,不累,只要你们高兴,心情愉快,可以多来几次。

他还参加居民委员会的义务值班巡逻,戴红袖箍儿,在楼群、路口转一转,维护社会治安。每月轮班两次。不管是风雨冬夏,他决不缺勤。查一查各户的门锁,还有门前的自行车上锁没有。

一天,马三立再次到天津监狱探望服刑人员。监狱方面看马老年事已高,担心出现闪失,就派两位年轻女警左右搀扶他。马三立现场抖了个包袱:“千万别这样,你们左右一架胳膊,让记者一拍,还以为马三立真的进监狱了。”

那时马老已经80多岁,头脑灵活还是比得上年轻人。

马三立大师虽然闲不住,但也有生气的时候。曾有一个开保健鞋厂的厂商想请马三立做广告,说他们根据人脚穴位研制的保健鞋既治老年性哮喘、便秘,又治高血压、心脏病。马三立一听心里就来气了,不等来人介绍完,便抢过话头:“别说了,广告词我都替你想好了——医院关门,药厂转产,一律改成制鞋车间。”马三立即兴创作“广告词”的事成为美谈。

这也是马老一辈子做什么事都特讲原则。

当初,马三立不赞成为他操办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演出活动,担心给方方面面带来麻烦。但事情敲定后,他便废寝忘食,全力投入准备节目。当时他刚做完手术,身体很虚弱,家人怕他累坏了,劝他差不多就行了。可他说:“那可不行!我一辈子上台玩的虽是空‘包袱’,可‘手艺’是实的,不能骗观众。”马三立在台上表演了七分钟“贯口”,在台下却和打板儿的师傅排练了近一个星期。任谁劝,他都不肯停下来。他从不多解释,只是不住地重复一句老话:“观众是咱的衣食父母啊!”

后来,红遍华人世界的郭德纲,早期也常说这一句“衣食父母”。

郭德纲的名句源自马三立,马老晚年监狱慰问还能现挂包袱

后来,在从艺80周年登台的时候,马老上台说:我叫马三立……我值吗?

观众雷鸣般回答那绝对是发自肺腑。

他笑了,观众也笑了。

人们很难察觉他的表演是何时开始的。他还在不慌不忙地和观众聊天,鲜花引起的话题还在延续:“台上摆了这么多鲜花真香啊,省得往后给我买花圈了……真到那天,必须送真花,假的不行啊!”原本是一语双关,观众却顾不上体味另有隐情,随之笑声四起。

马三立似乎有意冲淡晚会的隆重、严肃气氛。相声就是让人们笑的,他要把笑进行到底。于是他娴熟自然地现场抓哏,妙语连珠:“……有的观众点我那段《买猴儿》,说不了了,没气力了,我现在已经成了‘老猴’了!”利用同台演员的名字“现挂”,从来是他的拿手好戏:“倪萍叫我唱一段,我这声音怎么能比得上李光曦呢,李光曦是金钟儿嗓子。他为什么有这么好的嗓子呢,他平时就注意保护,不抽烟,不喝酒,干东西不吃,李光曦,光喝稀的……还有郭颂,我们认识好几年了……他不忌口,葱、姜、蒜什么都吃,山东的火烧也吃,不噎嗓子。我一想对呀,他叫郭颂啊,不管什么吃的,端起锅来就往嘴里送!……”

对赵忠祥,他另有关照。倪萍夸他:“马老今天穿得这么帅,太漂亮了。”他回答长这么大,没人夸自己漂亮。倪萍说现在都在减肥,您这么瘦,所以最漂亮。他说不敢减肥了,没得减了,长这么大,没超过一百斤。然后一指旁边的赵忠祥:“他的袜子能给我改一背心……”

到大家上台表示敬意和祝贺,他仍然不肯让气氛庄严起来,马季神态虔诚地献上自己手书的八个大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马三立含笑称谢,拉起他的手说:“我和马季,还有马玉涛是一家子,都是‘马大哈’的后代。”全场大笑。

他原为让人笑的,他坚持到了最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