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视角发现,净资产收益率背后的秘密

同样投资1000万资金,一个给茅台,一个给钢铁厂,他们的产出是完全不一样的,资金在钢铁厂的利用效率低,财务表现是ROE比较低,那么钢铁厂的市净率PB低一点也是应该的,来补偿他的低效率,效率低的估值更便宜理所当然。

1、投资蛋糕店还是蔬菜店?

张飞手里有100万元投资了一个蛋糕店,经过苦心经营,公司有了较大的起色,全年盈利20万元,Roe=20%,经营的不错。相同的起步时间,李四将100万元投资一个蔬菜店。经过一年的苦心经营后。盈利2万元,Roe=2%。

从不同视角发现,净资产收益率背后的秘密

通过以上案例简单的对比之后。你发现你会投资于哪个公司呢?很明显,大家都会选择张飞的蛋糕店。

这种简单的对比,孰优孰劣自然而然就呈现在眼前。我们很容易就做了一个很好的判断。

从这里面我们认识到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Roe. 即股东净资产收益率。

我们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股东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股东净资产。

从不同视角发现,净资产收益率背后的秘密

判断这个指标的标准:我们平时存银行买理财,投资稳定的货币性基金比如余额宝。每年的收益率,大约在2%~7%之间。这样来看如果roe低于7%的话。每个人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创业?直接买此类理财产品即可。

所以我们投资股票的时候,一定要看ROE是否大于7%,如果低于7%,则没有投资的价值。

Roa的缺点是,它只代表历史的成绩,而不代表未来。如果选择一家上市公司投资的话,要看其长期的roe指标。是否稳定,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所以说此指标是选择股票标的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但也要从长期的角度来判断。不能片面的使用。

2、买大城市豪宅还是小城市别墅

假设1000万在一线城市买一套豪宅,在五线城市买一套独栋别墅,可能十年后,一线城市的豪宅就变成了市场价5000万的资产,五线的别墅可能只值1500万还不好出手,不仅增值小还流动性差,如何描述这种同样的资金在不同企业(城市)投资的效能区别呢?我们用“商誉”来表示,高的ROE企业背后一定有优秀的“商誉”,这种资产不需要持续真金白银投资,而且增值能力可能不断强化。

从不同视角发现,净资产收益率背后的秘密

比如钢铁厂投资1000万赚了200万,想赚400万,你得再投入1000万;茅台就牛了,投资1000万赚了200万,想赚400万,再投入10万就够了,或者直接涨价!而且这样的资产等级差距会越来越大,因为钢铁产多了会供大于求,茅台产多了,嗯,还是供不应求。

气人吧!一点不过分,想想可口可乐这个名字值多少钱,你就心平气和了。所以投资人梦寐以求的优秀资产是具有“高商誉”的特征,这里的商誉不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商誉,那个商誉是企业在并购中产生的,以某个数字写在财务报上的会计科目,是会计商誉。我们投资人关注的是可以反映企业资产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的那个东西,我们叫做经济商誉,也可以叫做“经济特许权”。

3、奇妙的商誉

经济商誉是没有写在资产负债表上,也不是企业买来的,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这种收益可持续,不仅不需要摊销,甚至有可能自我强化,收益率越来越高。

从不同视角发现,净资产收益率背后的秘密

关于企业当下经济商誉的价值,投资人唐朝有一个有趣的计算,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由于资本无时无刻的逐利行为,当下所有资产的回报率实际是一致的(否则会导致套利行为发生,直至达到一致或差异小于套利成本),全都是常数N——N可以取值无风险回报率。

让我们列个小学数学方程式阐述它,那就是:

(净资产A+经济商誉G)×N=净利润=净资产A×Roe。

这个方程里,未知数只有一个G。

这个小学方程式推下来,会得到一个关于未知数G的等式:

G=(Roe/N-1)×A

它表明经济商誉G和Roe之间的一个对应关系:Roe越大,G值越大;Roe越小,G值越小;当Roe<无风险回报率时,G值为负。

于是,如果无风险回报率为6%,一家净资产收益率为30%的企业甲,它的经济商誉=(30%/6%-1)A=4A;一家净资产收益率为3%的企业乙,它的经济商誉为-0.5A;而一家净资产收益率为-6%的企业丙,它的经济商誉为-2A。

由此,我们会发现以pb高低来衡量企业价值,是一件荒谬的事情。同样账本上记录的都是100元净资产,但甲的100元,一年能赚30,而乙的100元一年能赚3元。甲的100元净资产加上400元经济商誉,如果等价于乙的100元净资产加-50元商誉,那才真正是没天理呢!

其实“商誉”这个事情也好理解,这就是护城河啊。一切完美。可惜,投资市场从来就没有完美的投资策略,只有确定性更高、均衡性更适合的策略。

4、探索净资产收益率秘密的三个视角

回归本质,我么再看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有三个变形,分别对应三个维度。

(1)财务角度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净利润/股价)/(净资产/股价)=(1/市盈率)/(1/市净率)=市净率/市盈率,即:

净资产收益率=市净率/市盈率(当然也就可以推导出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

我们知道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形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是有意义的,描述了股权,而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则没会计意义,只有数学的计算意义。

净资产收益率是描述企业内部经营效率的指标,无论企业是否上市;市盈率、市净率则是专门服务于二级市场,帮助投资人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所以净资产收益率和市净率没关系,净资产收益率和市盈率也没关系,净资产收益率和市净率、市盈率有关系。抛开市盈率,企业的盈利能力,讨论净资产收益率和市净率,我认为毫无意义。

(2)运营角度

ROE=销售净利率X总资产周转率X权益乘数。这就是杜邦分析。

简单来说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表明了企业卖的产品赚不赚钱;

2、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总额,表明了企业赚钱的次数,周转几次就赚几次钱;

3、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反映了企业杠杆的大小。我不仅用自己投入的钱赚钱,也借别人的钱来赚钱,那么,我撬动外部资源的能力有多大呢?

从不同视角发现,净资产收益率背后的秘密

这三种模式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净利率能力(茅台模式)、高周转能力(沃尔玛模式)、高杠杆能力(银行模式),三种模式本身都是可以的,任何战略都可能获取较高的资本回报,问题是适合自身特点的、力所能及的、可以贯彻实施的。

有没有一种可能性,企业同时实施两种战略同步成功呢?原则上是可以的,事实中每种战略都需要配套的模式、管理层特点配合,同时实施两种战略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反而不如集中精力做好一个方面。

如果真成功了会怎么样?通常能把一个战略事实成功就会非常优秀,真成功了两个因素相乘全世界的钱都被你赚走啦。苹果崛起的特定时间段是实现了的,所以快速增长,所向披靡。

我们通过分解最大的意义是寻找企业的竞争力所在,关注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变化,注重企业的发展质量,做到胸有成竹,持股心安。

(3)权益角度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净利润/总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总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指的是资产总额相当于股东权益的备注,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

从这个公示看,适当的负债有利于提高股东的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也是息息相关。那么企业究竟负债多少比例才合适呢?这就是一个新的话题了,我们有机会再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