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大剧院-话剧《样式雷》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样式雷”,是在《盗墓笔记》一书中,“老九门”之首的张大佛爷托“样式雷”为家族打造“张家古楼”。

看过这部小说的人应该都对那座阴森诡异、机关重重的张家古楼印象深刻。但可能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样式雷不仅真有其人,而且比小说中描述的更为传奇。

在全世界,找不到这样一个家族,前后延续200多年,一直从事最高级建筑的设计,遗留下来的作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等。在世界各国古代建筑师中,恐怕找不到一个“样式雷”这样的建筑世家,竟然能有这样重大的影响。

——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王其亨

这个创造中国五分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中国国家大剧院编成话剧的“样式雷”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清代皇家的建筑机构叫“样式房”,雷氏家族有8代人在样式房任职,其中6代人是样式房掌案,被誉称“样式雷”。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在十七世纪末年,一个南方匠人雷发达来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因为技术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从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雷氏负责的。这个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式雷”。

——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

“样式雷”的先祖在明朝就开始从事木工行当,不管造房(大木工)还是做家具(小木工),均以工艺精湛而见长。

到了清初,雷家的木工手艺传承至雷发达,从此拉开了一个传奇木匠世家辉煌的序幕!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大剧院-话剧《样式雷》

第一代雷发达:北漂修故宫

康熙称帝后,为重修太和殿,从全国招募能工巧匠,雷发达在南方闻讯赶来,成为了“北漂”一族。因为技术高超,他不仅很快就脱颖而出,还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参与重建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雷发达,字明所,永修(建昌)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卒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归葬金陵。

雷发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群采用中线南北纵深发展,采取对称布置的方式等。他在进行清宫设计时,不墨守成规,既在中线上的建筑物保持严格对称,又对主轴两侧轴线上的各建筑物采用大致对称,而显灵活变动的新格局。这样,不但突出了中心又体现了"居中为尊"的思想,而且形成了统一并有主次的整体。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他所创的这种建筑模式,对日后数百年间的中国建筑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晚年写下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工程营造录》也成为了我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指导典范”。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大剧院-话剧《样式雷》

第二代雷金玉:名声大振,设计圆明园

雷金玉是雷发达的儿子,也是让样式雷家族名声大振的重要人物。据其碑文记载,雷金玉的崛起源于他力挽狂澜解救了一场危机。

畅春园,清代修的第一个园林。因缺少大木头,官员们便从明代殿陵中,拆取一根金丝楠木换作太和殿大梁用料。

按古代礼制,修建宝殿必须举行上梁仪式。畅春园的上梁仪式由康熙皇帝主持,但不早不晚,偏偏在升梁的时候发生的意外,脊檩怎么也合不上榫。眼看着典礼就要流产,有一位头脑灵活的官员找来雷金玉;雷金玉怀揣斧子爬到顶上,啪啪几斧,大梁轰隆而落。

康熙大喜,当场接见并授雷金玉为工部营造所长班,开始执掌样式房。

雍正即位后,大规模修建圆明园。命雷金玉担任圆明园的总设计师。自此,雷氏家族真正迎来了全面掌控皇家建筑的样式雷时代。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 圆明园复原图(局部)

第三代雷声澂:我有3个好儿子

1729年,雷金玉病逝,幼子雷声澂仅出生三个月,无人可接班雷金玉,不得不举家南迁。庆幸的是,雷声澂的母亲张氏并没有随家南迁;她带着三个月大的幼子与工部据理力争,最终为幼子求得成年后重掌样式房恩赐。

最后,雷声澂虽然通过努力和父亲留下的威望,得以重新执掌样式房,但是在其成长中,既无父亲指点,又无兄长帮助,技艺不甚精湛,无太大建树。

他最大的成就可以说是生了三个有出息的儿子,让样式雷得以继续恢弘壮大。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 样式雷图样

第四代雷家玺三兄弟:最强阵容

样式雷传至第四代,雷声澂的三个儿子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三兄弟子承父业,合力挑起家族的大量。其中雷家玺尤为出色,他不仅设计了万寿山、香山、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工程,还在乾隆80大寿时承办了灯彩与焰火,并设计建造了圆明园中的同乐园大戏台。

但在儿子雷景修还未学成之时,雷家玺猝然去世。因担心雷景修尚未能承担执掌样式房的重任,他将掌案一职移交给同事郭九。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 承德避暑山庄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 样式雷图样

第五代雷景修:疯狂的图样收集者

父亲过世后,雷景修苦心钻研技艺逾二十年,到了道光二十九年时,终于凭借着自己丰富的建筑经验和卓越的才识,争回掌案一职。

然而当家族传承至雷景修一辈时,大清朝已经进入内忧外患经济衰败的年代,无力大兴土木,所以虽然身怀绝技,但雷景修在建筑上难以有所作为,不过是主持了清西陵、慕东陵工程。

即便如此,雷景修仍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后世留下诸多无比珍贵的文献资料。他有意识的保留和重修雷氏家族的建筑画样,并对各种画样进行详细的说明和归档,这些资料,足足用了三间房子才储存完。

这些资料,成为后世研究中国建筑最生动、最珍贵的历史级资料。

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亲眼看着祖辈耗尽心血的圆明园被一把火烧灭,这个匠人世家奋起反抗。雷景修女婿被乱刀刺死,女儿带领全家老幼14口,自焚殉园。


如今,我们已不能目睹万园之园的美妙,只能通过样式雷所流传下来的图样来还原它曾经的恢弘,同时也提醒着世人不忘历史,不忘圆明园之殇。

△ 圆明园复原图

第六代雷思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雷思起为雷景修三子,他一生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以及光绪四帝,主持修建了定陵、定东陵、惠陵和西苑(即今天的中南海),及许多贵族的府邸、园林和陵寝。

在咸丰帝的定陵完工后,雷思起开始为慈安和慈禧建造陵寝。因慈安和慈禧之间的暗流汹涌,雷思起可谓费尽心思,几经波折才让两位太后满意。

但在慈安去世后,慈禧开始独揽大权,她下令将建好的陵墓内部全部重新修缮。为了让慈禧满意,雷思起数次更改设计,耗尽心血,最后劳累而死。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 样式雷图样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 惠陵图样

第七代雷廷昌:晚清巨匠,荣耀的巅峰

雷思起长子雷廷昌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在父亲故后,他继续接过了样式房掌班的重任。此时慈溪大权在握,也开始大兴土木,雷廷昌得以主持重建了天坛祈年殿、紫禁城太和门以及一系列的皇家陵园工程。

主持并完成众多杰出的建筑作品的雷廷昌,也因此在官场步步高升,直达二品,把雷氏家族的荣耀推向了巅峰。

1900年,八国联军再度入侵,皇家建筑再度罹劫。事后,又是雷廷昌携其子雷献彩对此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重建。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 天坛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 样式雷图样

第八代雷献彩:大匠世家的尾声

1907年,雷廷昌去世,其长子雷献彩开始担任样式房掌班,成为第八代样式雷传人,主持圆明园修复、摄政王府等工程。

辛亥革命后,大清王朝退出历史舞台,样式房差务也随之消,在失业的忧愁和没有子嗣的悲哀中,雷献彩郁郁而终。

清王朝灭亡后,样式雷遂变成了“无用游民”,加之民族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西方建筑文化的强烈冲击,“样式雷”家族所从事的宫殿园林陵寝设计彻底失去了市场。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 样式雷图样

斯人虽逝,匠心不止

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王其亨曾说:“如果没有样式雷图档,没人知道中国人怎么做设计,我们在全世界的建筑设计领域里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它向世界揭示了中国建筑设计的理念,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

在样式雷图样面世之前,由于缺少史料的证明,中国古建筑一直被认为是靠工匠的经验修建的,甚至不需要设计图、施工图。而“样式雷图档”的存在,彻底否定了这种观点。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 室内外装修图样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 正阳门设计图

中国古建筑,靠的不仅是经验,还有一套严谨科学的流程。作为总设计师的样式雷,首先要进行设计,画出精细的建筑图样,涉略建筑工程技术的各个方面:测绘图、规划图、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甚至风水地势图、山向点穴图等,详细记载了工程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结构的尺寸。

当图样获得皇帝认可后,样式雷便将图上的建筑景致,用模型呈现出来。模型按1/100或1/200 比例,用草纸板、秫秸、木料等材料加工制作,因工艺中有一道熨烫工序,故名“烫样”。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 烫样

烫样不仅作为效果展示,它还是施工的参考模型。所有烫样均可层层拆卸,打开烫样屋顶,便可看到内部梁架结构、彩画式样,大到台基、柱枋,小到桌椅、屏风,形象逼真、精细无比。

烫样上的黄色标签俗称“黄帖”, 注明了建筑的名称,尺寸以及工程做法。连如今的缩微模型制作大师见了都自叹不如。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

2007年,样式雷建筑图档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样式雷图纸开始呈现在世人面前,向我们诉说这个家族的传奇故事。

在国家图书馆,除了样式雷图档,还保存了“样式雷”世家230余封家书;传递技艺、沟通感情、教诲子孙,不断引领这个家族,绵延百年。

雷思起有言有心无术,术自心神;有术无心,术自心灭。行术者当先存心为匠人者先当立匠心。



传奇木匠:一家人建了半个北京城,包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

样式雷的工匠精神在乎技艺,更在于内心,矢志不渝才得以薪火相传。让人不得不盛赞一句:

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