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這些醫生初入醫院有啥樣的感悟和體會

作為南陽醫專一附院新分進的醫生,新入職的醫生到醫院上班就按照醫院的統一安排,體驗了一會做患者的感覺。只有體會到患者的不易和病痛才能感同身受!醫者仁心、醫患同心,從患者到醫生看看他們都有什麼樣的感悟和體會----

瞧瞧這些醫生初入醫院有啥樣的感悟和體會

劉冬麗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

每一個人都渴望健康快樂,遠離疾病痛苦,然而沒有一個人能永遠保持健康。當我穿上白大褂,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時常在想,有一天我自己成為了一名病人,又是怎麼樣呢?

假如我是一名病人,我希望到環境優美、設施完善、技術先進、有口皆碑的好醫院,病房瀰漫著溫馨的氣氛,寬敞明亮,乾淨整潔,消毒嚴格。醫院是我最信賴的地方,生命所託之地,我希望在這裡能得到科學的治療和真誠的照顧,能給絕望的病人帶去福音與希望。

假如我是一名病人,希望我的主治醫生不僅擁有精湛的技術,而且具備高尚的醫德,能深深地體會到病人的痛楚,設身處地,認真負責。能夠耐心的解答我的疑惑,及時與我或者我的家人溝通病情,得到最合理的方案、最好的治療。查房時給我一個堅定的眼神,一個美麗的微笑,帶給我堅強和自信,喚起對生命的渴望。

假如我是一名病人,我希望我的醫護人員精神飽滿,積極熱情,態度和藹,能夠給我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希望能得到優質的服務,心靈的呵護,像一束溫暖的陽光照射進我的心裡,給我鼓勵、給我勇氣戰勝疾病。

假如我是一名病人,我會努力配合治療,希望自己早日康復,像正常人一樣享受健康的生活。對未來充滿期待,努力的前進,為遇見更多美好。

換位思考使我明白了該如何做一名好醫生,急病人之所急,憂病人之所憂,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從醫這條路艱辛,然充滿愛與關懷。濃茶雖苦,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道路雖艱,拼搏幾時成功在眼前。我將努力工作,不斷學習,不辜負患者的期望與信任。除人類之疾病,助健康之完美!

醫院是我的戰場,而白大褂就是我的戰袍,與疾病相鬥爭,我願為我的每一位病人保駕護航,呵護生命!在未來的歲月裡,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將無我,不負患者!

瞧瞧這些醫生初入醫院有啥樣的感悟和體會

張碩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我想得到最好的醫療服務;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我想得到最適合我的治療方法;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我想得到醫生和護士的理解和體諒......生活就是這樣匆匆忙忙,生活就是這樣來之不易,生活就是這樣豐富多彩,然而當我從一名醫務工作者轉化為一名患者的時候,我才深深地體會到患者的心情和心態,不是他們對醫護人員的不理解,不是他們對於醫護人員的不信任,而是作為患者的我對於醫生這份職業的瞭解的不夠深入,對於當今社會的日新月異,各行各業的迅速發展,作為患者得我卻僅僅認為醫生是萬能的,什麼病都會看,都會治,而沒有用心去體會到醫生也是人,他們也會生病,而疾病的發展遠遠快於醫療技術的進步,還有好多沒有發現的疾病,還有還多當前治不好的疾病,對於我的認知相信好多患者都是這樣想的;然而在這個充滿著醫患糾紛的現實社會中,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當我穿上這身整潔的白大衣的時候,當我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莊嚴宣誓的時候,我僅僅只想把患者的病治好,讓他們一個個早日康復,我只想醫者仁心,好好的和患者溝通,真心的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不僅僅是減輕患者的病痛,更多的是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好好的做一名好醫生,當我沒有治好一名患者的疾病的時候,我很自責;當我沒能將一名患者從死神那裡拉過來的時候,我很無助;可是我盡了我最大的能力去救他,雖然沒有挽回什麼,我問心無愧,我也是人,也是有親人的,也是有感情的,每當看到患者的痛苦我的心裡就感同身受,每當看到患者因為疾病而去世的時候,我也像失去了自己的親人一般。我希望以後的醫患關係會慢慢變好,不會在出現因為醫生的過失造成重大醫療事故,不會因為患者的不理解和不信任而出現不良的社會風氣,真心的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康復,真心的希望每一名醫務工作者都能盡心盡責。

瞧瞧這些醫生初入醫院有啥樣的感悟和體會

李精珍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

假如我是患者,我希望得到最佳的治療;

假如我是患者,我希望得到溫馨的服務;

假如我是患者,我希望得到心靈的呵護;

人生在世,本不易,肩負責任和義務,健康是未來的基礎,千萬次的假如都取代不了我想擁有健康身體的強烈渴望。人總會生病的,日常的粗茶淡飯加上生活巨大的壓力,哪有不生病的?一旦生病,在渴望得到最佳治療的同時更需要關懷和溫暖。

我記得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過一句話:“世上沒有愛,太陽就會死。”古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過:“醫生法寶有三:語言、藥物和手術刀。”可見除了藥物和手術刀之外,醫生對病人的關愛及溝通是何等重要,記得在今年3月份遇到的一幕:在一間普通卻充斥著緊張氣氛的辦公室裡,以為40多歲的老伯正在吵嚷:“我要轉院,來了兩天了還是不能好好吃飯,症狀絲毫沒減輕,做個喉鏡檢查也那麼難,來著幹嘛?就會拖我們花錢。”在辦公室及走廊其他病號及家屬都開始小聲議論:“這人這麼兇,這樣吼醫生,醫生肯定會生氣懟他,我要是醫生都該和他打架了,都給醫生吼成這了,還怎麼好好給她看病”。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此時的醫生並沒有生氣反而保持微笑,聲音溫和的解釋道:“你先坐,你聽我說,首先她現在85歲了,年齡較大,吃飯吞嚥困難要考慮多種因素,不能單獨像你說的那麼簡單,直接做喉鏡,這個你來的時候我也講給聽了,患者身體虛弱還伴有呼吸,心臟等疾病,萬一在做喉鏡的過程中,老太太呼吸困難,隨時會出現不測。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是把生命體徵穩定下來,先流食補給營養,先排除神經系統疾病或後遺症,再準確針對性檢查,對症治療,急也不是辦法,我們也時刻看護著她,你也不要太緊張,有什麼變化及時對醫生和護士說,我們隨時都在,必要時會請專家會診採取最佳治療方案,你先消消氣.” 之後老伯臉上露出了和善的面容並對醫生說:“好,行,你說的有道理,我是一個大老粗,啥也不懂,性子也急,你別往心裡去,你們看怎麼治療合適怎麼來,我聽你們的,剛才是我不對,謝謝你了,你醫德真好”一邊說著一邊萬分感激的握著醫生的手,久久不捨鬆開。此刻其他部分家屬也紛紛為這名醫生豎起了敬畏的大拇指,並稱到:“真是好醫生呀,我們的活菩薩”。

所以說溝通真的很重要,溝通會使烈火瞬間熄滅;會使冰河融化;會使人們內心得到信任。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我希望醫護人員是熱情的,是真誠的,用精湛的醫術醫治疾病,讓白求恩大夫式的人道主義精神在人間傳承飛揚,讓南丁格爾式的美麗在人們心中溫暖。

瞧瞧這些醫生初入醫院有啥樣的感悟和體會

李奔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

世界上有一種特殊的職業,他們不分晝夜,他們黑白顛倒,他們救死扶傷。沒有節假日,沒有正點的三餐,甚至沒有足夠時間來照顧家庭,他們哪怕是犧牲自己的健康也要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風裡雨裡,他們始終奮鬥在一線。對,這就是醫生。醫生是一個神聖的職業,救死扶傷是他的職責。在大眾眼裡,相對於患者而言,醫生是強者,患者是弱者,強者勢必要扶持弱者。然而,現實中往往看到的是患者看病難,看病貴,孤立無援。因此,作為醫務工作者的我們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著想,我相信醫患關係終將趨於和諧。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或許我正徘徊在門診大廳,思前想後仍猶豫不決不知該掛哪個科,我希望醫院的服務檯設立在最醒目的位置,當我諮詢時,我希望醫生能面帶笑容,當我再次詢問同一個問題時,我希望醫生不要嘲笑我,能多點耐心為我細心講解。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或許我正在焦急地排隊掛號,誰曾想為了今天來看病我請了多久的假,誰又曾想領導給我翻了幾次白眼。我只希望隊伍能前進的快點,窗口的醫生能少點嬉笑打鬧,我也希望醫生能把效率再提高一點,爭取能讓我更早的看上病。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或許我已經在診室門口等待被叫號,我希望能有一個良好的秩序,我們患者能有一個明確的叫號提示,我希望醫生能按順序叫號,杜絕有插隊現象,讓我心中少些怨恨。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或許我已經坐在醫生面前,我希望醫生不要三言兩語就將我打發,我也希望醫生不要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開一些檢查,我也希望我能有一個相對較隱私的就醫環境。

有醫生和患者,就有醫患關係。我們醫務工作者能應當真正站在患者角度去思考問題,縱有千難萬難,也要設身處地為患者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真正讓患者感到大家庭的溫暖,讓他們知道醫院的窗口並不是冰冷的,讓他們知道醫生也是有血有肉的。我堅信不久的將來醫患關係必會和諧,為推動整個社會的和諧添磚加瓦。

瞧瞧這些醫生初入醫院有啥樣的感悟和體會

賀琴假如我是一名患者

俗話說:人食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就算是醫生,也有不自醫的時候。我是一名醫學生,更是一名剛剛完成角色轉換的小小住院醫。關於醫患關係這個話題,從學校課堂到醫院臨床實踐都是首要處理的問題,尤其是在這個醫患關係不太和諧的社會。只有醫患之間拉近了距離,增加了信任,你信任我,我好好給你看病;我信任你,相信你會認真對待我和我的病情,這樣病在心理上也就好了幾分。

曾經的某一天,我生病了,躺在冰冷的病床上,因為疾病本身的因素,我十分的焦慮、恐懼。後來一名實習護士來給我做治療――打針,首先我是非常害怕疼的,尤其是打針,可能是我的痛覺閾值比常人低吧。她很小心,然而第一針並沒有成功,看著她緊張又慌張的要進行第二針,加上第一次的失敗,我心裡更是難受、害怕,護士姐姐也緊張的滿臉通紅,這次又失敗了。她打算嘗試第三針的時候,我實在忍不下去了,大聲跟她說:“換人吧!換個人來給我扎”。後來就來了一個年齡稍大一點的護士給我治療。其實我事後想想,覺得自己也有做的不對的地方,我應該勇敢一些,更應該給她一點鼓勵,但是當時的疼痛,和幾次的失敗,讓我無法再給她機會扎針。一年後到自己開始實習的時候,初次步入臨床工作,第一次去找患者問診,因為年齡的問題,加上思維不太連貫,有的病人也會很不屑與我配合,當我問到患者個人史、家族史時,偶爾會被回上一句“你查戶口啊?問這麼詳細”。或者問到患者病情時,也會被丟一句“叫你老師來吧”。因此,當我是一名醫生時,我要更加的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只有擁有了紮實的基本功,和處理疾病的思維模式時,我才有能力治好我的病人,才不會辜負患者的信任。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我應該給予我的大夫以信任,只有百分之百的信任,我的病才會快快的好起來。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我可以試著去相信那些年輕的大夫,給他們以鼓勵,給他們以信任,因為我相信他們都應該掌握紮實的基本功,就算處理的不太好,他也會請教他的上級大夫,從而更好的成長,因為每一位名醫都是從一個小小的醫生做起來的!在人的一生中,我既是一名醫生,就應該捨身處地的為患者著想,急患者之所急,用紮實的技術幫他們排憂解難,用溫暖的語言,給他們以溫度!我又是一個凡人,當我生病時,我也要以同樣的心態,百分百相信我的大夫,這樣才能給自己帶來更好的治療!醫患關係才能更加的融洽!社會才能更加的和諧!

瞧瞧這些醫生初入醫院有啥樣的感悟和體會

方慧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

7月26日下午,我參加了醫院開展的"假如我是病人活動",通過模擬就診體驗,我熟悉了醫院的環境,同時,通過這次活動,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假如我是病人,那會是什麼樣的呢?

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去一家環境優雅的醫院就診。那裡有著完善的管理制度、先進的醫療設備、優秀的人才,而沒有散亂的形象和傲慢的面孔。只有穿著整潔面帶微笑的醫者們,沒有噪雜的喧鬧聲,只有病人和醫生和藹的對話。當我生病時,我的心情是沮喪甚至絕望的,而且不免夾著煩躁、憤怒,此時我最需要的便是信心和希望,希望出現在病床前的不僅僅是一名醫者,更是我的朋友,我希望他們能主動給予我關懷,主動與我溝通了解我的心理與困難,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我獲得真正的健康。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醫務人員充滿愛心和責任心,不管患者身份地位上的高貴與低下、經濟上的貧窮與富足、人際關係上的生疏與熟悉,都能一視同仁,讓每一位患者都能受到同等的尊敬與關注。

總之,假如我是病人,我的感情是脆弱的,我渴望得到溫暖與呵護,請把我視為親人,用心服務,假如我是病人,我對醫院是陌生而又恐懼的,我渴望得到安慰與重視,請不要冷眼相對、不理不睬,我渴望全程悉心引導服務。

作為一名病人我剖析,作為一名醫生我反省,給人溫暖我溫暖,給人快樂我快樂。通過換位思考,激發服務熱情,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技能。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釋放自己最大的愛心,儘自己最大的所能,以心換心。對每一位病人真誠地說:”來吧,讓我們一起面對,讓我們的生命都燦爛如花”!

瞧瞧這些醫生初入醫院有啥樣的感悟和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