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所面临的困难在哪里?

浮云财经观


东北在我国发展的过程当中曾经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东北工业的发展为我国各项事业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然而自从改革开放之后,东北的经济在全国的地位逐渐下降,东北三省经济均陷入了增长缓慢的困境当中。

比如下图是过去几十年我国各省GDP排位的变化情况。

从上面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出在70年代的时候,东北三省的GDP排名还是相对比较高的,比如1976年辽宁省的GDP还排在全国第二,黑龙江GDP排名全国第6,吉林GDP排名全国第16。但是到了2018年,辽宁省的GDP已经下降到全国第14 位,黑龙江下降到全国第23位,吉林省下降到全国第24位。

面对东北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国家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直非常重视,2004年国家开始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此后国家也加大了对东北的投资力度,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到东北实地考察指导,但从最近十几年东北三省的经济表现来看,东北振兴计划表现并不是太理想。

而之所以出现振兴东北表现不理想这种局面,这里面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既有体制内的原因,也有市场的原因,还有一些观念上的原因,简单来说,我认为振兴东北目前存在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

任何时候想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经济体制改革,从我国最近几十年的发展来看,每一次经济改革对于推动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对于目前东北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最重要的要深入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虽然过去十几年,东北三省也在积极的进行相关改革,但是相对其他省份来说,这种改革是比较慢的,特别是国企的改革更是困扰着东北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难题。

一直以来,国企在东北经济结构当中的比例都非常大,而由国企衍生出的一些政企关系,职工的社保就业关系都是改革的难题。比如对那些国有企业职工来说,一旦这些国有企业改革之后,如何安排这些职工的就业问题以及社保问题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情,这些问题一时半会是很难解决的,而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企业的负重就得不到释放,这样就没法轻装上阵。

第二、难以突破原有的利益格局

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顺顺利利的事情,因为改革要改的就是现在存在的问题以及突破现有的利益格局。而东北作为国企扎根的基地,这里面的利益格局是比较复杂的,很多既得利益者是不愿意看到利益被削弱的,所以就导致了改革的阻力非常大。

因此我们看到虽然振兴东北已经提出了十几年,而且国家也推出了很多改革措施以及振兴计划,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时候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振兴东北计划虽然已经提出了十几年,但是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

第三、营商环境相对比较差。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的思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在计划经济时代基本上都是由人说了算,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最主要靠的是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之下,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拥有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无论是政策还是政府,都要从以前的主导位置转变为为市场和企业服务。

但这种观念在东北并没有很好的得到体现,很多东北地方政府的观念仍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所以导致市场很多事情开展起来比较麻烦。比如有些人去东北投资,很多事情都要求着政府去做,而不是政府主动为企业解决问题,因此很多人去了一次东北之后就不想再去第2次,所以在投资界就有了投资不过山海关这样一种说法。

所以要改变目前东北的经济发展缓慢的局面,我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东北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

第四、人才的流失。

过去几十年东北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缓慢导致人才流失,而人才的流失又导致经济发展进一步缓慢。

现在的经济相对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经济基本上是以技术型和知识型为导向,那些依靠劳动力或者粗放型的经济已经行不通,在市场上也没有什么竞争力。所以在新时代,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终究还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看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种拥有大量人才,对人才吸引力非常强的城市他们的经济发展也非常迅猛。

而目前有很多东北的人才都不愿意留在东北,他们更愿意到沿海地区去发展,所以导致东北本地缺乏人才,缺乏人才就缺乏创新,缺乏改革的土壤,这又进一步让东北经济陷入了发展困境当中,结果跟其他省份的经济差距是越来越远。


贷款教授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至今已经过去了16年,东北的经济是否振兴了呢?它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是否提升了呢?我想只要不是睁眼说瞎话,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2003年,辽宁、黑龙江、吉林GDP总量在大陆地区分别排名第8,第13和第18位。15年之后的2018年,以上三个省的GDP在全国的名次变动为第14位,第23位和第24位。


东北三省GDP占全国的比重,由2003年的10%下滑到现在的6%。如果站在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位来讲,东北地区不但没有振兴,反而在衰落。所以说过去十来年,东北经济的形势在恶化,而不是在振兴。

那么东北地区振兴存在什么障碍呢?或者说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东北地区的振兴?

气候是一个重要因素吗?我并不认为。美国的东北部天气也特别寒冷,冬季经常是零下二三十度。但是美国东北部形成了一个全球最有名的城市群,纽约、费城、华盛顿公司位于美国东北部。我认为是以下两个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北地区的振兴。

第一,人口,尤其是人才的流失。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如果连人才都流失了,那就这个地方真的发展不起来了。人才这种东西并不像工业中的原材料可以自由买卖,它是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培养。


东北地区有不少全国知名的高等院校,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这些院校培养了不少的人才,但是东北却留不住,纷纷跑到东部沿海地区去了。

第二,东北地区“偏重”的产业结构,长期没有得到改善。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都偏向于重工业,汽车、机械、制药、化学、能源等重工业发达,是轻工业发展却相对滞后。这里诞生的全国性日用工业品牌并不多。服装、电器、家具、玩具、电子等轻工业力量薄弱。


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之后,民众对消费升级换代的需求较高。这种需求会刺激消费工业的飞速发展,看看这几年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大增的局面就知道了。这几年全国的电子、电器等产业出现了大爆发,华为、美的、小米、OPPO等品牌快速增长,但是和东北没有关系。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反而有的出现了萎缩。


财经知识局


回答问题之前应首先明确一点,东北人素质很高,因为东北是新中国重工业基地和集约机械化农业基地,产业工人占人口比重相当的大,东北人文化程度高,技术水平高。近些年来,东北的经济水平下降很正常,从三个方面就可验证:一是东北是中国的大粮仓,但现在什么都可涨价,唯独粮食不能涨;其二是东北是中国国防企业聚集的地方,沈飞、哈飞、大连造船、本钢、齐重这些公司的产品不能调价,否则国防军费开支受不了;其三是东北历经百年的开采,资源枯结了。至于喷子们胡喷的所谓“投资不过山海关”,我很想问一下:东北是不是中国的一部分?这里的政权是不是归共和国领导?这里的干部是不是党任命的?国家的政策、法规在这里是不是得无条件的执行?山海关里与关外有区别吗?要提高东北现在的经济水平,我想并不难,只需解决两点:一是解决“剪刀差”问题;二是放松体制管理,培养东北人的经营文化(东北人的计划经济理念太重),造就大批的民营企业家。


草狼的平沦


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我就是东北人,在东北办事要是不找几个认识的人,这事就好像办的不踏实。比如说去医院看病,我觉得挂号看就行,谁看问题都不大。家里大人不行,他们一定要四处托人找个认识的人或是大夫。好像只有他们认识的人才会给他们认真看病。再比如说普通的的剐蹭,他们第一时间不是给交警打电话。他们第一时间是给什么三哥,二哥这类人打电话。我也不知道这三哥二哥都是谁。结果我直接给交警打电话,人家来了处理事故直接就说了,谁的责任谁负责。别说你哥,就是你爹来也是这么处理。然后还语重心长告诉对方,是不是傻,现在什么时候。谁敢收礼走关系?巡查组常驻东北!为你说点逼事下岗?心真踏马大!


文学流浪汉


东北振兴最难是在哪里?最难的就是不知道咋办!可能你会说,不是有好多专家给出来这个和那个计划吗?叶姓的财经美女也来指点过,郎咸平也来介绍过,可是效果呢?可事实上有用吗?有可行性吗?事实证明都是没有啥可行性!东北的GDP全国倒数,吉林的GDP增速全国倒数第一。实际上,按照单一城市长春市的水平来看,长春的排名在全国中游,但是吉林省其他的地方不行啊,这严重拖了后腿。东北其实是一道难题,你不好解决。有人说东北人不思进取,有些人说东北人图安逸,也有人说东北的办事太难。这些都对也都不对,当有制度在约束和鞭策时,按照规定来就可以了。就是东北差,也真的不至于差得不能办事。为何东北这个状态,很大程度上有一个问题,因为过去生活得好,所以他们变得追求安逸了。当这一代东北年轻人生活得不好的时候,未来也能很好,不是说三穷三富过到老吗?其实说到这里感觉有一些消极,可事实上当观念深入骨髓后,你是很难令他们改变的。改变只有是真穷得如何后,才能真正醒悟。

其实关于东北,怎么发展他们的经济,我们时候可以给他们规定一个项目,他们的粮食好,他们的重工业基础好,是不是可以就把国家的大型资源都调配给他们?让他们专门干自己喜欢的,自己能干的?没有民营经济的土壤,是不是就让他们发展国有经济?


球哄哄


东北思想封闭,阶层固化。没什么新鲜血液,有本事的人都走了。在东北也混不下去,工作也不好找,比如我一个朋友他爸是铁路的我家种地的,高中毕业了他去铁路了。我回家种地了。现在他是个小站长。出个门就找他买票。票都让票贩子垄断了没有关系只能买高价票了。还有个同学家里是医生,学的电子维修中专毕业家里就在血库给他找了个活。我没上完中专我妈就叫我去当兵,我是真没想太多,就去验兵了。过了几天武装部长来了给我发了一套军装,说是发到新疆当兵,问我愿不愿意,我妈不太愿意,我说去就去吧没啥。第二天武装部长又来了,说我去不上了。有人听说去新疆回来能分配工作,把我的名额顶了,我要想去得拿三万块钱。我说去了能挣三万块钱啊?我家到是有这个钱。也不是这个花法。我就没去。到把我妈起的直哭。武装部长说来年一定叫我当上兵今年实在是没名额了。我就笑了!现在在农村过的还不错,有车有房有人


马文51543141


假如,沈阳和东莞都有一万亿的制造业资产,沈阳的这些资产由国企掌管,东莞的这些资产分布在民间,由民企掌控。现在,我开发了一个产品,需要很多工序才能完成制造、组装和测试,而我自己的手段又有限,需要外协加工。那么,我是选择沈阳的国企,还是选择东莞的民企呢?从质量、价格、供货期等综合因素考虑,东莞更有优势,因为民企更具活力。在东莞,几元钱的单子都有人接。而在我大沈阳,几十万元的单子国企都不一定接。这不是因为沈阳人懒,而是流程复杂,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接单就是亏损。

这就叫“营商环境”。这种环境能否改变呢?能,但需要内行人,外行白扯。振兴东北的口号已经喊了十几年了,张国宝都离世了,可东北还在振兴中……。[微笑]


在路上90888


东北振兴面临的困难在哪里?在人,人都走了,还怎么振兴,不过人都有思念故乡之情,他乡扎不下根,留不住深夜的梦。

我想说,在外地的东北人能回去一半,东北也就发展起来了,东北人在外地还是很有战斗力的,能吃苦肯干,想比身边群体都混的挺好。全国各地都有东北人的声音,好爽的性格,能融入各种群体。之前工作中就认识好几个东北人,跟他打交道特舒服,做事认真负责,有头有尾,不是每次都能办好,但每次找他总觉得他能办成,当然大部分他都能解决好,后来他升职就很快,没做几年升到经理了,经理干一年多跳槽了,问他干的好好的干嘛走了,他说公司发展太慢,带不动,跟老板理念有冲突,就是这么直接。

或许大部分能干的东北人都出走他乡了,谁知道呢?

东北的振兴,还需要东北人自己回去搞啊,政策引导他乡游子回归故里,为家乡建设抛洒青春汗水!


财来不会晚


那么多人说风凉话瞧不起东北,试问见过初,中期就算是现在,不是东北大面积开发地下资源煤,油,矿,别说南方,就算是整个中国靠什么发展,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资源都无私奉献出去了,现在资源用的差不多了,全中国都发展起来了,开始瞧不起东北人了,那些人都是白眼狼吗


A清心4


东北混,没关系没亲戚根本没法混,啥好事也不带你的,很憋屈,活得累。只有凭本事往外走。能耐人都是给逼走的,没能人怎么振兴?另外,东北对外来投资的人态度有问题,一说来投资,乐坏了。跟你自来熟,热情得不得了,称兄道弟恨不得把你供起来。一旦你真的开始把钱投进来了,原来都不见的各个部门全冒出来了,连居民委街道都找上门来了。干嘛来了呢?这不合规那不行,赶紧找兄弟出主意摆平吧,保证拍胸脯砸桌子的表示一定帮忙。经过无数次陪各方大神喝得胃出血,事也没解决几个,然后就各种难处开始向你表,拿钱吧,你只要一次拿钱。你就完了,今儿拿明儿拿,没完没了。有人给总结了一个经典词:这叫关门打狗!等把你彻底耗得没脾气了,想走又走不了。只好拍屁股净身出户。认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