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教育,西交利物浦大学双向聚焦“数字人才”培养

产业互联网+教育,西交利物浦大学双向聚焦“数字人才”培养

原本平平无奇的镜子,可以成为人们身边的“保健医生”;

智能机器人按照主人的指令,能灵活掌控着客厅;

“聪明”的汽车行驶在“智能”的路上……

日前,在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一大波“黑科技”照进现实生活中,也展现出数字经济的未来愿景。

据统计,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在2018年年底达到31万亿元,占国内经济总之比重约1/3。数字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发展数字经济,如果说数据是资源、网络是载体、技术是关键、融合是动力,那么人才便是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数字技术的未来仍然掌握在人手中。

因此,随着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培养具有创新技术和综合类专业基因的优秀数字人才迫在眉睫。

而如何以新理念、新模式、新内涵培养“数字化人才”,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也成为当下国内部分院校教育共同探讨的话题。

产业互联网+教育,西交利物浦大学双向聚焦“数字人才”培养

新型人才需去“工具性”

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跳出舒适区,顺应数字化时代趋势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做题。

强化人才支撑,破解人才支撑瓶颈,就要在教育这个源头上下功夫,尤其是对教育、教学的重塑,大学的再定义这几个方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样来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就需要对教育进行变革!”这也就是当前西交利物浦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升级和一直探索的方向。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认为,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数字化会导致社会形态的改变和需求的改变。

传统教育培养的人才专业性和针对性比较强,这类“工具”性质的人才,在未来很容易被机器人取代。未来需要的人才要具备“前瞻性”

,要具有引领未来新行业的能力

所以在席酉民看来,新型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融合性的人才,也就是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也要让他们学会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去给人类开创新平台和新生活空间。

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它实施的就是“四位一体”的教学方式: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行业教育+创业教育,在这样的教育系统多面发力的情况下,既有可能培养出专业精英,也有可以培养出行业精英。

产业互联网+教育,西交利物浦大学双向聚焦“数字人才”培养

产教结合变个体为系统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是服务于一个生产场景的。不仅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更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

这就意味着,数字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除了数量上的变化,更需要质的变化。即相关人才既要非常熟悉技术,也要对企业管理有所了解。

席酉民表示,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大学和社会始终是有脱节的,在教室教出来的人才大多只懂理论知识。

“大学只是培养了人才,而这类人还需要一个平台。”他们需要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使得大学跟社会进一步融合,把大学这个独立个体变成社会生态的一部分。

目前西交利物浦打造的“和谐管理与产业互联网“产-金-研-教-媒”创新生态联盟”正是这样一个平台。

据席酉民校长介绍,和谐管理与产业互联网“产-金-研-教-媒”创新生态联盟于11月3日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揭牌成立,该联盟将产业、金融、研究、教育和媒体资源有机融合,打造产业互联网创新生态服务体系。

“如果你是一个单独的企业,你可能借不到贷款,但是如果你加入一个产业互联网,互联网通过上下游的交易,就可以知道你这个企业有钱还是没有钱,知道你这个企业后边可以挣钱还是不可以挣钱,而且基本不需要资产担保,通过互联网本身就可以从银行或者从其他的金融机构里拿到钱。”

从生产到销售,从产品到客户,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金融支撑。所以“产-金-研-教-媒”创新生态联盟进一步强调了“金”的作用:不仅可以实现产业互联网平台的股权投资,还可以引入供应链金融,进一步推动产业和金融的融合发展。

“新型的产业生态系统囊括了生产者、供给者、材料商、研究人员等众多利益相关者。”产-金-研-教-媒创新生态联盟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资源做整合,并进一步融合。

产业互联网+教育,西交利物浦大学双向聚焦“数字人才”培养

有规则才能力保“和谐”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产业互联网平台把众多企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但是这些企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管理上,难免会出现混乱和冲突,这时就需要一个理论和规则来指导产业互联网的建设。

席酉民认为,和谐管理的两个重要的规则,可以在这帮助这些企业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的有价值的生态系统。

“和谐管理它有两大功能,一大功能就是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里,我们怎么样形成一个传统管理的效率问题,这是我们和谐管理的所谓的用谐则来去处理的问题。当大家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这种聚集产业互联网更大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在于共享,在于共生,所谓的就是相互刺激,相互创新,相互传播,这三个方面,只有传统的机械化的那样一种配比,或者协调是不够的,需要生态系统里边的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有主动性,有创造性去创造新的价值,所以这个是和谐管理的所谓的

和则。”

在新型教育教育观念里,如西交利物浦大学倡导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教育”,可以把学院转变为产业生态体系,这个体系既有人才,研发,也有实验线,研究线,还有生产线,产业园,“这种生态的建立将会在未来十年或者20年成为未来的高等教育和新型产业的一个引擎,会成为领头羊或者领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