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A股投資,應該聚焦這個方向

一、本週策略


經濟基本面較弱,市場上漲意願不足。上個交易周兩市重磅利好頻出,包括進博會開幕、央行MLF降息、金融委加強資本市場改革、MSCI第三次擴容等,但A股反應並不強烈,各大指數基本呈現當日衝高回落走勢,成交量也未有顯著放大,這主要由於當前國內經濟基本面數據表現仍較弱:10月製造業PMI同比下降1.79%,繼續位於榮枯線以下,PPI同比下降1.6%,而CPI同比大幅增長至3.8%,預期3.4%。在經濟數據未有明顯企穩前,市場對政策發力“買單”的意願並不強烈。

經濟雖弱但仍在復甦,創業板定增鬆綁印證當前仍處政策窗口期。雖然當前國內經濟仍較弱,但投資者不應悲觀,因為經濟仍處弱復甦中,一方面終端需求繼續回升,10月龍頭地產銷量增速雙雙回升,乘用車批發、零售降幅均收窄,另一方面,工業生產整體向好,各行業開工率普遍回升,這也是市場近期震盪不下跌的原因。隨著週五證監會對創業板上市公司再融資鬆綁公開徵求意見,我們認為,此項政策一方面有利於緩解創業板公司資金壓力和資產負債表修復,助推盈利拐點加速出現;另一方面,

也印證當前仍處中央政策發力的窗口期,為未來A股慢牛墊定政策基礎。

三季報顯示全A盈利至底部,外資加速流入下重視業績與估值。三季報顯示全A盈利增速已經持續弱復甦3個季度,目前盈利已經見底,A股即將進入盈利回升週期,其中成長科技和大金融板塊業績更具優勢,尤其是電子、醫藥等板塊。同時,MSCI第三次擴容下外資加速流入,A股機構資金佔比逐步提升,隨著A股從“散戶化”向美股“機構化”成熟市場發展,績優低估的個股表現將更加突出。

沿著三季報佈局,聚焦低估值高增長。從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情況和基金三季度持倉情況看,電子、醫藥板塊業績相對更加突出,資金佈局倉位更高,需要重點關注,篩選三季報業績亮眼、估值相對較低的個股做佈局;繼續推薦低估值、低漲幅的銀行股,在牛市行情啟動初期有望率先表現;逆週期調節預期增強下,四季度基建投資有望迎來反彈,繼續推薦建築、建材等。

二、本週投資大事件

本週A股投資,應該聚焦這個方向

以上~

來源:何鵬程_s0880616080044

免責聲明:部分內容選自報告《【國君策略-周議】三季報:潛在的超預期主線在哪》(國泰君安策略團隊 李少君、陳顯順、程越楷)。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不應將本篇內容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篇內容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