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有个「村管县」

白河仓上镇红花村有一个地方,叫红花县。

明中期,因土地兼并加剧、赋役苛重,使大批失地或逃赋役的农民流徙至沃野千里、地旷人稀的荆襄、陕南山区谋生,形成流民问题。


白河有个「村管县」

为防御流民,明成化八年(1472)设白河堡。成化十二年(1476)将白河堡升为白河县。当时,建县城选址官看仓上镇冷水河与裴家河交汇处(今红花县)紫气东来,氤氲不散,有出将相之势,就想把县城建在此地,将此想法汇报给县令后,县官老爷甚是高兴,为求最好,就让选址官再探,选址官后来又选取现县城处,两处都好而不得其一的时候,有人献计说将两处泥土各选一升称一下,哪处重就说明哪处风水更好,县官老爷点头许可,于是选址官就将今县城地的土和仓上冷水河与裴家河交汇处(今红花县)泥土称重比较,最后今县城所在地的泥土一升要重四两,于是,就将县城建在了现址。


白河有个「村管县」

红花县原先本不叫红花县的。清道光年间,有人挖红薯窖挖出古砖,古砖上有红花二字,加上先前曾有将县城建址在此的传说,于是就杜撰说这曾是红花县,讹传日久,习惯成自然,就变成地名了。

第三期全国文物普查,红花县考证为两汉南北朝文化遗址,两汉南北朝时期,这里是一个古代村镇。

解放后,这里出土了大量砖券墓,墓室中有陶猪、陶狗、灰色素面薄壁陶罐等陪葬品。2017年,这里曾出土了史前剑齿龙化石。

可以看出,红花县确实是一个有魅力的地方,地下埋藏有很多秘密,等待人们去发掘。


白河有个「村管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