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雄安站最新建設現場來了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

建設工期13個月


目前地下主體結構已經完工

全面轉入地上主體結構施工

重磅!雄安站最新建設現場來了

11月7日無人機拍攝的建設中的雄安站。新華社記者邢廣利 攝

站房位於雄縣城區東北部

總建築面積47.2萬平方米

站場總規模為11臺19線

採用水滴狀橢圓造型

站房工程主體共5層

地上三層,地下二層,局部設夾層

包含高架候車廳、站臺層、地面候車廳、商業開發區域

以及城軌M1線規劃預留空間

鋼結構總用鋼量13.1萬噸

重磅!雄安站最新建設現場來了

11月7日無人機拍攝的建設中的雄安站。新華社記者邢廣利 攝

雄安站是京雄城際的終點站

未來,京港臺高鐵、京雄城際、津雄城際

三條線路匯聚於此

軌道交通R1和R2線2臺4線

同時在站房中部地下預留地鐵M1線

雄安站建成運營後

雄安新區可直達北京、天津

石家莊等京津冀主要城市

連接華中、華南、西北

西南、東北等不同地區

實現雄安新區

與北京、天津半小時交通圈

與石家莊1小時交通圈

重磅!雄安站最新建設現場來了

11月7日無人機拍攝的建設中的雄安站。新華社記者邢廣利 攝

軌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出租車等

將在這裡實現立體換乘

這裡也將成為雄安新區未來的

綠色生態交通中心

重磅!雄安站最新建設現場來了

11月7日無人機拍攝的建設中的雄安站。新華社記者邢廣利 攝

充滿科技色彩的京雄城際雄安站

“從頭到腳”都是數字化的產物

鐵路部門全程採用智能設計理念、智能建造技術

通過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

人工智能、建築信息模型(BIM)等先進技術的運用

雄安站將被打造成為

中國鐵路客站創新發展的標誌性工程

重磅!雄安站最新建設現場來了

11月7日無人機拍攝的建設中的雄安站。新華社記者邢廣利 攝

站房以雄安水文化為靈感

橢圓形屋蓋輪廓如清泉源頭

似一瓣青蓮上的露珠

立面形態舒展

又似傳統中式大殿

展現中華傳統文化基因

重磅!雄安站最新建設現場來了

在雄安站地下結構施工過程中

項目團隊將智能建造技術貫穿於每一個環節

在前期策劃階段

三維模擬場地平面佈置

有效解決施工場地零碎、基坑深度大等問題

在方案探討階段

搭建承臺鋼筋與鋼柱腳、樑柱節點等BIM模型

並通過3D打印技術直觀呈現出來

為最終方案優選決策提供技術支持

在鋼結構施工中

藉助三維模型對工法工序進行優化

有效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

在施工管理中

結合航拍掃描、視頻監測、5DBIM

協助管理人員及時分析現場偏差

為雄安站建設優質高效推進保駕護航

重磅!雄安站最新建設現場來了

目前

京雄城際鐵路全線兩萬餘名建設者

正在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程建設中

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段進展順利

將確保明年年底全線建成通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