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百姓承諾的事,說到做到

□ 本報記者 田可新

本報實習生 孫會沅

“帶領著村裡的老少爺們往前奔向好日子。”這是濟南市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黨總支書記高淑貞常說的話,也是她對父老鄉親最樸實而堅定的承諾。二十多年以來,這位女支書先後帶領兩個“問題村”蝶變“幸福村”。

1995年底,高淑貞聽從組織和群眾召喚,回到孃家村,擔任東太平村的黨支部書記。那時的東太平村有390人,走的是土路,喝的是井水,全村可用的電只有50千瓦,僅夠照明使用。高淑貞先從百姓這些最急最盼的事情幹起,修道路、通自來水、架電網,又帶領村民幹紡織、建燒窯、抓養殖,小村莊露出了富模樣。

2004年,她臨危受命,到婆家村三澗溪村任黨支部書記。“一個外村嫁來的媳婦能行?”高淑貞至今還記得她到任時群眾懷疑的目光。當時,這個“問題村”又窮又亂,六年換了六個村支書,村集體沒有一分錢收入,還揹著60多萬元的外債。

高淑貞幹起事來雷厲風行,她帶領大家從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抓起,實施“一面旗幟”帶動群眾、“一線通”連接群眾、“一張卡”便利群眾、“一支隊伍”服務群眾、“一個職介所”致富群眾的“五個一”工程,村務決策推行“五步議事法”接受群眾監督,黨支部的組織力大幅提升。

村裡沒有村辦企業,怎麼辦?高淑貞通過招商引資,盤活了10家企業,引進70家企業,實施了20多項民心工程。村裡建起了農業生態示範園、農事體驗園、採摘觀光園和生態養殖示範區,還成立了養狐、養豬、養牛3個協會。當地還抓住毗鄰城東工業園和高校區的機遇,成立了三澗溪建設項目服務公司,專門負責園區的管理服務,並承攬了城東民營園建設、大學園區綠化等工程,群眾致富路越走越寬。短短几年,村集體由負債60萬元到集體收入260餘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了2.6萬元。

如今的三澗溪村,還建起小康電子書屋,成立多支文體隊伍,好家風、好鄉風蔚然成風。這個曾經的“問題村”,已經變成“省級文明村”。高淑貞也先後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山東省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我是村裡的書記,怎麼向老百姓承諾的,就要怎麼做。讓貧困戶脫貧,讓園區落地,讓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讓老人住上敬老院,這些都是要說到做到的,共產黨人都應該是這樣。”高淑貞說,接下來要進一步發揮三澗溪村的示範作用,帶動十個行政村協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