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当户对,这座城市即将“嫁”给一线豪门

2019年,中国将迎来他的第17座GDP万亿级城市。

根据最新公布的2019年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佛山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931.79亿元,增长7.0%,增速稳定,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8个和0.6个百分点,在全国一二线城市中名列前茅,其中金融业更是增长了11%。

如果按照这个增长态势,今年佛山迈进“万亿俱乐部”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与此同时,佛山的人口数据也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2018年人口增量24.9万,全国第8,增速在各大中城市中排第3,仅次于深圳和放宽户籍限制的西安、杭州,总人口达到790.57万人。预测2020年人口将达到810万。

门当户对,这座城市即将“嫁”给一线豪门


与那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直辖市、各省省会相比,佛山仅仅只是珠三角的一个普通地级市而已。在一众一二线城市中,尤其是和那些GDP总量比它低一个级别的西安、福州、济南、大连相比,佛山的知名度太低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支撑这座城市发展到今天的局面?未来它的发展前景又在哪里?

门当户对,这座城市即将“嫁”给一线豪门


佛山是一个制造业之都,以家电、家居、建材、陶瓷为主的制造业蜚声海外。它的民营经济发达,经济活力极强,这也使得佛山成为一个真正藏富于民的城市。

住佛山久了你会发现随便一个菜市场里买菜的阿姨,或者城中村一个店面门口坐着闲聊的大叔,他们分分钟家里都有几套房。按当地人夸张的说法,你拿着机关枪在佛山街头扫射,说不定都能倒下一大片千万富翁。

佛山的发展得益于浓厚的工商业文化氛围、优厚的地理条件以及高效的“正负”运作。而除了自身原因,“广佛同城”也为佛山带来了巨大战略机遇。未来,佛山的发展潜力、投资潜力、房价增长潜能也跟广州的外溢效应息息相关。

如果从更长远的历史角度看,广佛一体化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历史上的广佛本是一家。

历史上的佛山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南海郡(广州古称)或者后来的广州府管辖下。因此,两地文化相近,习俗相通,心理认同度高(广州对佛山的认同度甚至比几个郊区都高),这也形成了对广州人口外溢的巨大向心力。

这种向心力是数据可以佐证的:根据出炉的《珠三角人才需求状况与流动趋势研究报告》,广州意向流出的人才数量上,佛山傲视群雄;更有意思的是,佛山之于广州的意向流出量,远远高于深圳之于东莞。

门当户对,这座城市即将“嫁”给一线豪门


从地理上看,广州呈现南北纵向分布,市中心更靠近西部与佛山的边界,这一特殊性也使得两市中心距离极近。

应该说,环一线的市县地区里,没有谁比佛山在承接一线城市外溢人口和产业资源上更有先天优势。这种基于历史、文化、地理上的优势,环京的北三县没有,环沪的太仓、昆山没有,甚至连从化、增城们也没有。

门当户对,这座城市即将“嫁”给一线豪门


2010年首通的广佛线是全国第一条跨城市的地铁线路,它首次打破了市与市之间的行政边界。在当年它的到来就已经立马为佛山带来了一波楼市大井喷,这其中大多数归功于来自广州的购房需求。


以17年上半年为例,佛山一手成交住宅中就有37%被广州人买走,而部分广佛交界板块,广州客更是贡献过半数销售户数。在当下湾区一体化的口号下,9年前开通的广佛线具有极重要的象征意义。

未来两地“正负”将在此方向更加大步迈进,建设更多的交通基础设施将两地人口、产业、资源连接起来。

这项举措更具体来说就是修更多横跨两地的地铁。由广佛两市共同组织完成的《广佛两市轨道交通衔接规划》中显示,广州、佛山两城未来将建设10条地铁线将两地连接起来,其中广州7号线西延段、佛山2号线的两条线将在2020 - 2021年投入运营,另外还有4条计划将在2025年前实施。

这是一份极富想象力和前瞻性的规划。未来规划的广佛两城的地铁线路图如下:

门当户对,这座城市即将“嫁”给一线豪门


如此密密麻麻,目不暇接。如果把广佛同城比喻成谈婚论嫁,这一条条的地铁线像不像一根根红线把双方的心拴在一起?从图中看,两城的边界还分得清在哪吗?是不是有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

在这些“红线”中,除原有的佛山1号线(广佛线)外,在建的佛山2号线,东起广州南站,穿过顺德北部、佛山市中心、南海,西至高明;另一条在建的广州7号线延长线,从广州南站延长到佛山东南的顺德区,将与2022年运行的佛山3号线相通,并终结在500强企业美的总部的美的大道站。

除此之外,广州17号线、广州19号线、广州28号线、佛山4号线、佛山5号线、佛山8号线、佛山11号线都将在不同地点将两城交通网络紧紧联系起来。

据悉,到2025年,广州地铁将形成1000公里左右轨道交通线网,佛山地铁将形成300公里左右的轨道交通线网,同时广佛互联互通的线路将有400公里左右。

未来,广佛两城将实现广佛外围组团30分钟到达两地中心城区、广佛两地中心城区内部40分钟互达、全区域组团间1小时互达的时空目标。广佛两地在经济、社会、居民生活方面的联系和交往都将更大的加深。

届时,佛山新城CBD的白领们,通过地铁换乘便能快速抵达华南地区的超级枢纽“广州南站”;广州的刚需(包括部分土著刚需)将可以轻松实现上班在广州,下班回佛山;而居住在顺德的市民,也能轻易地搭乘地铁上到“省城”了。

从这张地铁规划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南沙、花都、从化、增城这四个属于广州的区,在这张庞大的地铁交通网络里面反而都处在末梢。经过花都的只有9号线、经过从化的只有14号线,经过增城的也只有16号、21号两条线。

并且这些线路除了21号线,都无法直达广州市区,需要换乘其他线路。跟路网密布的佛山南海、禅城、顺德区相比,这些区域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从此不难看出,在承接广州市中心人口方面,佛山的临广板块其实比从化、增城更有优势。换句话说,某种程度上,从化、增城这些广州的“本家兄弟”还不如“外嫁女”的佛山。不过这也不难理解——谁不是跟自己老婆亲过跟那些远房的堂表兄弟?

当然,在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的框架下,湾区内各城市间的合作绝不仅仅局限于交通体系的连通,更深层次的产业上的转移与协同发展才是建立湾区的核心要义。



这就像结婚不只是拉红线,更重要的是要互送彩礼和嫁妆一样。这之于广州佛山同样如此。

应该说,双方产业结构上有很多互补的地方。广州的创新和科研优势,结合佛山制造业的传统优势,双方的可谓天衣无缝。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汇聚了广州的不少创新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包括美的、大疆等企业都在此建立了分支;又如南海的大沥镇,将建设成为电商产业高地和粤青年创新创业试验区等等。

门当户对,这座城市即将“嫁”给一线豪门

综合来看,广州和佛山之间的一体化进程,无论从历史、文化、地理层面,都存在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而对佛山而言,广佛同城无论从人口、交通、产业等各个方面,由于两地政府之间的紧密合作,都将使佛山很好的承接广州的各项外溢红利。得到广州“能量加持”的佛山将使自身发展更上一层楼。

换句话说,这一出“广佛爱情故事”中,男女主角三观一致、志趣相投、加上近水楼台;女方看上男方帅气多金、出身豪门,男方看上女方踏实能干、家境殷实,然后他们还能夫唱妇随。这么多重桥段加一起,你们再不喜结良缘,怕是吃瓜群众都不答应了。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嫁给”一线豪门城市广州的佛山绝非“山鸡变凤凰”,也不会“一入豪门深似海”,因为前文已然提到,佛山本身“娘家”家境就很好。这跟北京周边的廊坊“北三县”不一样,倒是跟深圳背后的东莞有几分神似。

而从投资角度而言,处于广佛交界板块的房产,尤其是那些处在两城中心连线上板块的房产,就犹如集齐父母双方遗传优势的孩子,集“日月之精华”,它们未来的成长潜力自然巨大。

在我们已经见证了第一条广佛线开通对佛山楼市的带动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更多的广佛连线投入使用,那些优势区位的板块,如桂城、里水、北滘、陈村等仍旧有一定潜力,而那些相对价格还较低的板块,如大沥、大良、乐从、伦教、容桂等,也将因新地铁站的落成开始兑现自己的价值。

总之,在大湾区的总体框架下,我个人比较看好广佛这桩“婚事”,也比较看好从长远角度他们能丰硕的“爱情果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