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90年代童年的回憶,這家公司已赴港IPO

近日,據港交所披露顯示,上好佳(環球)有限公司遞交港交所主板IPO上市申請材料。

鮮蝦條、洋蔥圈、芝士條……上好佳的經典零食,大多承載著90年代童年的共同回憶。如今,上好佳母公司擬上市必將引來不少大眾的關注。

一起來看看,上好佳以什麼樣的“姿態”赴港IPO?

市場佔比近七成

據招股書顯示,上好佳是休閒食品公司,主要在中國及越南從事Oishi品牌休閒食品生產與經銷。

上好佳進入中國是在1993年,也正是這一年,大家才認識到“上好佳”這一品牌,但早在1970年,Liwayway Marketing就開始在菲律賓以品牌“Oishi”生產及分銷休閒食品產品,而Liwayway在累積逾二十年的豐富行業經驗和產品開發實力之後,才將業務開拓至中國,這也標誌著施氏家族首次踏足國際市場。之後,於1996年,Liwayway將業務開展至越南。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16年至2018年連續3年的零售價值計,上好佳於2017年及2018年為中國最大的香脆休閒食品生產商(不包括薯片及脆米餅)以及越南最大的香脆休閒食品生產商。

2018年,中國市場五大香脆休閒食品製造商共實現零售總額48億美元,佔據了39.3%的市場份額。其中,上好佳於2018年實現零售額5億美元,市場份額為4.1%。市場佔比上,上好佳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佔比常年維持在近七成。

在中國的收入佔比逐年減少

根據招股書顯示,於往績記錄期,上好佳的收益由2016年的475.2百萬美元增長3.4%至2018年的491百萬美元,至2019年上半年增長為247.1百萬美元。其中,有68.8%的收益來自中國,有31.2%的收益來自越南。

值得注意的是,其在中國的收入佔比在逐年減少。於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上好佳來自中國的收入佔比分別是71.3%、68.7%、67.6%、66.3%。

而據公司方面表示,2016年至2018年,在中國的收益減少2.2%,主要是因為消費者轉向在線購買及將消費偏好轉向更健康及更營養及更高價值產品。

對此,上好佳自2017年起採取了相應的應對措施,之後,公司在中國的收益按人民幣計由2018年上半年至2019年同期增長3.9%。按越南盾計,2016年至2018年,公司在越南的收益增長20.1%,並由2018年上半年至2019年同期增長11.1%。

毛利率相對穩定

於往績記錄期,公司毛利率保持相對穩定,於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以及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分別為28.1%、26.5%、28.2%及27.2%。

利潤方面,公司於2016-2018財年分別實現淨利潤2890萬、2296萬、2012萬美元,2017年同比下降20.56%,至2018年同比下降12.39%。2018年公司利潤繼續下降,主要與其他收入下降較快,分銷成本、所得稅開支、財務成本增加較快有關。

不過,這一現象於2019年中期有所改善,由於其財務成本快速下降、毛利增加及出售附屬公司產生一次性收益,2019年中期公司利潤實現回升,同比增長52%以上。

市場依舊在中國和越南

上好佳表示,公司自1993年及1996年起多年來服務中國及越南市場取得的成就,公司已建立豐富且不斷擴展的產品組合。目前,上好佳所提供產品主要包括126種香脆休閒食品產品、53種糖果產品、32種飲料產品及10種餅乾產品共221款產品。

銷售方面,在中國,上好佳的產品主要售予經銷商(經銷商會主要經由傳統零售、特殊渠道及電商渠道將其產品轉售予次級經銷商及零售商)、現代零售渠道(如大潤發及家樂福)及電子商貿平臺(例如天貓及京東)的主要客戶。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國有1,249名經銷商和36名主要客戶。

在越南,上好佳的產品主要售予經銷商、主要客戶(主要包括超市、便利店及小型超市)及其他零售商(如街邊店)。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在越南有176名經銷商(涵蓋越南全數63個省)、135名主要客戶及約10,000名其他零售商。

風險因素

影響公司的品牌及聲譽的任何事件;

與原材料、產品及營運有關的任何質量或食品安全問題;

食品安全法的任何變動;

無法維持能夠符合不斷變化的大眾口味、營養趨勢及一般客戶需求的產品組合;

無法維持高效的分銷網絡;

來自現有及未來競爭對手的競爭。

此外,公司財報以美元進行編制,貨幣換算或匯兌差額可能會對公司綜合業績整體表現產生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