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企业强行压价,全国猪价大局不改、小局震荡

 整体来看,上周的猪价走势有点乱,一会儿下跌,一会儿反弹,一会儿又趋稳。而且,我们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屠宰企业与养殖户这两股力量激烈的较量,更加具体的说,是消费者、屠宰环节与养殖端的较量。

  生猪及猪肉供应紧缺的局面不改,叠加四季度需求旺季,养猪端对后市的预期还是很强的,所以压栏惜售的情绪还很高;但是市场需求清淡,屠宰企业收购及销售压力较大,不得不开始强行压价,不论是压不压的下去,能不能够持久压,总之压价应该是屠宰环节唯一的出路了,一时半会儿猪是恢复不了的,不压价咋整?

  不难看出,当前猪肉市场消费清淡,加之屠宰企业压价,生猪价格震荡调整,所以本周猪肉价格涨幅明显收窄。但从趋势上来看,屠宰企业持续压价难度较大,猪价逐渐趋稳并开始有反弹迹象。可现在消费端的压制作用是很大的,而且是不容商量的,大有什么时候便宜了在买猪肉吃的架势。

  所以,无论猪价涨多高,一旦消费市场不接受了,终究是百搭。业内预计短期内生猪价格还将继续适度波动,但总体上生猪供应不足的矛盾将推动猪价继续总趋势上涨的大局面不变。

相关链接:区域矛盾显现 玉米谨慎乐观



  进入10月第四周,北方主产区玉米现货行情再度密集调整,以深加工企业为首的东北、华北玉米收购价格整体波动幅度在20——30元/吨不等,并呈现东北稳中回调、华北弱势震荡的态势。

  截至目前,全国玉米现货均价1887元/吨,月环比下降38元/吨,同比上涨48元/吨。新季玉米批量上市规模持续扩大,供给压力进一步增加,全国玉米价格季节性回落态势明显。

  自9月末华北主要玉米深加工企业原料厂门收购价普遍跌至2000元/吨以下后,以山东玉米为首的华北玉米价格经历了止跌企稳、震荡回弹、再度弱调等一系列过程。当前企业玉米主流收购报价1830——1990元/吨,周环比下调0——32元/吨,基本回归9月末价格水平。

  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10月中旬之后稳步回升,当前企业主流收购报价1610——1800元/吨,周环比上调0——20元/吨,但新粮卖压行情仍占主导。

  北方港口标准水分新玉米主流收购价1790——1840元/吨,平舱价1840——1890元/吨,计算散船运费、港杂等费用在内,抵达南方港口理论成本1950——2000元/吨,与当前广东港口主流成交价格1960——2000元/吨基本顺价。

  南北主产区错位涨跌背后,是区域性供需矛盾的体现,但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将为跨区市场操作带来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