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记忆力差被妈妈狠揍,掌握这四大记忆法比打孩子管用

周末的时候家庭聚会,我们都到堂哥家去玩,小侄子却窝在卧室一上午不出来,我让嫂子把孩子喊出来一起玩,嫂子特别生气地说:"玩什么玩?昨天一天都没背完课文,让我狠揍了一顿,今天再不背完不让睡觉了!"

小侄子学习一直都不错,难道背个东西这么费劲么?跟嫂子细聊了才知道,孩子记忆方面是弱项,每次背诵东西都能墨迹好久,让人抓狂。嫂子跟老师也交流了很多次,苦于没有办法改善,只能笨鸟先飞,比别人先背,还比别人晚掌握。

其实,不光是孩子,很多大人也有这样的苦恼,记忆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思维、语言,还有各种技能,都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

每个人的记忆水平都不一样,有的人能够在一个小时内记住100个单词,而有的人就要花一天的时间来记这些单词。

是这些人天生就记忆力超群吗?不是这样的,他们最大的区别是记忆方法不同。

孩子记忆力差被妈妈狠揍,掌握这四大记忆法比打孩子管用

曾有一个学校老师经过对比发现,有的孩子背单词,毫无规划,从最简单的第一章开始背,直到最后一章,背完就成了。可它不符合记忆规律,记忆效果也不好,也许两天就忘了,更关键的是他在记忆的过程中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效率极低。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我们每个人的记忆空间都是一样大的,天生记忆力也没多大差别,而记忆水平的差别在于后天的开发。

其实,记忆的秘诀任何人都可以掌握,就看你能不能吃透记忆的规律和方法。

记忆力曲线

  • 记忆分很多种,有些记忆只能持续几秒钟,人们每天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几秒钟的记忆,这些信息并不需要刻意留心,叫做瞬时记忆。
  • 有些记忆能记住个把小时,譬如你把车子在了哪个地方,你正在接待的顾客叫什么名字,这些叫做短期记忆。
  • 短期记忆只有转化为长期记忆,才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最有效的帮助,我们头脑中的管理员就可以最方便地找到它们。
孩子记忆力差被妈妈狠揍,掌握这四大记忆法比打孩子管用

所谓的记忆力曲线,是用来描述记忆与遗忘的规律的。记忆力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在头脑中会形成短期记忆,但如果不去管它,过段时间都会忘。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把40个人分成A、B两组,让他们同时背诵《唐璜》中的诗句。A组在背诵完一段时间后进行了一次复习,而B组从来不复习。

24小时过后,A组学生记住了98%的内容,B组学生记住56%;7天之后,A组学生记住70%,B组学生记住50%。

这表明,一次复习虽然会增加记忆的保持度,但随着时间的增加,这种优势会逐渐降低。

人们的意识找不到的记忆,并不代表它已经从大脑中消失了,而是隐藏在某个角落,你没把它调出来而已,这些记忆慢慢的就被遗忘了。

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做了严格的记录,划出了一条记忆力曲线图。这条曲线的纵轴,代表记忆内容的数量,横轴代表天数,也就是被试在记忆完毕后经历的天数,这期间不再复习记忆的内容。

这条曲线呈现下降的趋势,最开始下降得最快。也就是说,记忆的遗忘速度是不规则的,不是每天忘掉平均数量的内容,而是在最开始的阶段遗忘得最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放慢。

最后,遗忘停止,没有被遗忘的记忆就成为了长期记忆,可以被随时调取,或者在某些特殊环境和某个事件的触发下再次让你想起来。

孩子记忆力差被妈妈狠揍,掌握这四大记忆法比打孩子管用

这正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它让我们认识到,在学习之后,如果能在遗忘点出现之前复习,就能避免遗忘的出现,把知识变成更多的长期记忆,从而终身保留下来。

提高记忆力

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同,生理有差异,社会履历和生活经验也不同,这就使得不同的人有各自的记忆特点。

因此,记忆保持曲线的规律对于我们认识记忆只能起到一个普通的参考作用。

在选取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时,最好是多种方法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记忆方法。

那么,都有哪些提高记忆力的好方法呢?

1、复习法

记忆最大的敌人是遗忘,那么提高记忆力的首要方法就是降低遗忘的概率,也就是恰当地复习。

根据记忆力曲线分析,如果记忆的内容在20分钟后不复习,就会遗忘40%以上,9个小时后就会遗忘65%左右。

心理学家依据记忆力曲线的规律,发明了一种复习方法,叫做"351-351"记忆法。这个方法的重点就在于掌握最恰当的复习间隔。

具体做法是,当孩子把需要学习的内容全部记住后,要尽量在3个小时之内回忆一遍。接下来,在5小时内、10小时内、3天内、5天内、10天内分别复习一遍,经过这6次的学习,长期记忆就会形成,你会发现孩子对这部分内容的记忆力会相当深刻。

在复习的时候,也有一个方法可以尝试,那就是整体复习。譬如在复习背诵的文章时,遇到记不起来的段落,不要翻书查看,要把这一段略过去,继续往下回忆。

整篇文章已经复习完后,再重新回想刚才遗忘的那一部分,这时孩子就很容易回忆起那一段遗忘的内容。

因为,内容上下文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孩子把记忆的整体内容框架把握好,就可以利用整体将暂时遗忘的部分重新回忆起来。

孩子记忆力差被妈妈狠揍,掌握这四大记忆法比打孩子管用

回忆的有效不仅体现在复习上,在孩子背诵东西的时候,也可以尽量多回忆。

这里的"回忆",指的是把记住的知识在头脑中再回想一遍,就像看完电影后,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回味精彩的情节一样。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受试者分成两组,每组10人,同时背诵《唐璜》里的一段内容。

第一组用的是朗读和回忆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在朗读一小段文章后,开始回忆这部分内容,先通过回忆验证哪些记住了,哪些没有记住,没有记住的部分再看书背诵。

而第二组只是采用单纯的朗读记忆,也就是死记硬背。

在实验开始后的30分钟、2小时和4小时的时候,对两组被试进行了考查,发现第一组的记忆效果要远远好于第二组。也就是说,相对于反复的朗读,通过回忆背诵具有更好的效果。

2、链接记忆法

它是提高记忆速度的一种方法,是指找到需要记忆的内容和内容之间的链接点,形成一个记忆链条,从而更快地记住大量的内容。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意思的东西会比抽象的东西更容易让人记住。这主要是因为大脑对抽象事物的记忆并不是那么深刻,也不如形象记忆那么轻松。

譬如记"书包""铅笔""桌椅"这些词的时候,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但如果记各种自然科学定理和公式的时候,记忆难度就会成倍地增加。

如果孩子遇到的是不熟悉的或者抽象难理解的内容,就需要把它进行转换,变为生动、直观的形象内容,激发自己的正面情绪,从而更利于记忆,这就是链接记忆法。

孩子记忆力差被妈妈狠揍,掌握这四大记忆法比打孩子管用

举例来说,孩子要记住几组词语:蒸汽机和人、马和面包、神父和酒吧。

这些都是形象词语,每一组的两个事物看似都毫无联系,但其实只要运用链式记忆,就能很轻松地使它们产生联系,达到记住一个就能记住另一个的效果。

譬如蒸汽机和人,人和蒸汽机比工作速度,结果累得满头大汗;马和面包,这匹马很肥,就像一个大面包;神父和酒吧,神父去酒吧喝酒,醉酒之后大闹酒吧。

用这种链接的方式,我们就将每组的两个形象词语串联到了一起,组成了有趣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很夸张,但却完全可以使孩子印象深刻。

通过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也就解决了记忆难的问题,其实就是把我们脑海中那些枯燥乏味的材料想象成可爱、生动的场景,需要的时候,我们从脑海中调用出场景,就能还原那些抽象的材料了。

当孩子需要记住一整本书的时候,这些词汇量是非常庞大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运用环形的链式记忆法,让彼此没有关联的词汇环环相扣。例如,有A、B、C、D、E五个词,孩子可以先把A和B建立链接,再把B和C建立链接,最后让D和E建立链接。这样,只要孩子记得A,你就可以顺藤摸瓜,记起B、C、D、E中的任何一个词。

譬如孩子需要记忆的内容中出现了"绳子——斧头——沙发——叔叔——苹果"这五个词,看上去毫无关联,为了方便记忆,可以让孩子把这五个词相互关联到一起。

  • 绳子跟斧头:一把斧头上绑着五颜六色的绳子;
  • 斧头和沙发:斧头从天上掉下来把沙发砸了一个洞;
  • 桌子跟叔叔:叔叔坐在一个软绵绵的沙发上;
  • 叔叔和苹果:叔叔把苹果拿出来给我吃。

这样一来,只需要记住第一个词,后面的词就通通出来了。

孩子记忆力差被妈妈狠揍,掌握这四大记忆法比打孩子管用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它们彼此链接,根据这些词汇编一个故事,把链接升级,因为故事有情节有意义,能够让人情绪高涨,尤其是假想是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就会记忆得更牢。

3、联想记忆法

如果说链接记忆法是把没有什么关系的内容彼此链接,产生一个场景或者情节,那么联想记忆法就是利用联想使思维发散,产生画面感。

联想的画面越夸张越能让人印象深刻,因为人们通常无法记住每天见到的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对那些古怪的场景却是印象深刻。夸张的画面能够刺激人的感官,印象才更加深刻。

譬如孩子需要记忆关于战争的一段文字,如果只是机械性地记忆里面的文字,可能会感到非常吃力。但是,如果孩子能再读到描述战争的内容时,想象血流成河、大家拼命厮杀的场景,这个场景的构建可以尽量惨烈和血腥。这种夸张的联想方法反而会帮孩子在背诵的时候联想到具体事件,再通过具体事件还原文字。

可以说,想象力对人来说非常重要,一个拥有丰富想象力的人也一定具备强大的记忆力。

孩子记忆力差被妈妈狠揍,掌握这四大记忆法比打孩子管用

曾经有心理学专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很多击剑爱好者分成三组:

  • 第一组每天练习20分钟的实际击剑,练习20天;
  • 第二组在20天内不做任何练习;
  • 第三组在20天内先做10分钟的实际击剑,再做10分钟的冥想击剑,也就是靠着想象纠正自己的技术动作。

20天过后,再去检测他们的练习成果,发现第二组也就是不做任何练习的那一组,进步率最低,这个很好解释。

不过,第一组也就是每天练习20分钟的那组,进步率只比第二组略高,而第三组也就是实际练习加冥想的那组,进步率竟然超出了第一组很多。

这个实验就说明,想象力对人的作用是巨大的。

在记忆力的训练中,你不用担心孩子的想象力是不是太不切实际了,他只需要把想象中的图像、声音、动作、节奏等与所要记忆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就可以把记忆中的要点结合起来,这比机械性的记忆强很多倍。

4、整体浓缩记忆法

在记忆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在回忆内容的时候会相互混淆,不是弄错了章节,就是弄错了对象。

这是因为,他在后面记住的内容会干扰前面记住的内容。

孩子记忆力差被妈妈狠揍,掌握这四大记忆法比打孩子管用

心理学家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12个德语单词排成一排,让一批受试者背诵。结果,很少有人会记错第一个单词和第二个单词,但从第三个开始,错误率就显著增加,到了最后几个单词的时候,错误率又减少了,最后一个单词的正确率和第一个单词的正确率竟然相同。

要想解决记忆前后干扰的问题,需要采用整体浓缩的方法,把记忆内容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再找出重点。

简单的说,这个方法的本质就是抓重点、列清单。让孩子把要记忆的内容中最重要的几点,列成一个清单,通过这个清单浓缩记忆,串起整个内容。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在记忆的时候,把整篇内容通读一遍,然后分块,提炼出有特点的或者有代表性的句子,譬如带有数字的句子,或者是能够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把这些句子整合在一起,利用之前讲的链接记忆法把这些句子联系在一起,便于整体记忆。

在需要背诵的时候,利用这些有特点的内容还原出整体内容。可能需要多次的重复和复习,才能完整复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

当孩子在记忆大量的自然科学资料、实验资料和演讲稿的时候,它非常管用,可以大大减少大脑的思维负担,让记忆事半功倍。

孩子记忆力差被妈妈狠揍,掌握这四大记忆法比打孩子管用

当然,这里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因为孩子在记忆内容的时候很容易受到以前记忆内容和以后记忆内容的干扰,所以找对记忆时间很重要。

根据生物学对人类普遍作息规律的研究,人类思维最活跃的时间是睡觉前和醒来后的一小时内,在这个时间段,人脑中的杂念最少,也是最适合记忆的时间段。

也就是"睡前醒后",早上记忆能有效避免以前内容的干扰,睡觉前记忆也能避免以后记忆内容的干扰。换句话说,中午的记忆力是最差的。

以上就是四种最佳的记忆方法,都是经过专家多年经验实践得来的,非常奏效。

无论怎样,父母对孩子记忆力的锻炼一定要重视,记忆力的提升最主要的是后天培养,要抓住培养记忆力的高效期,才能让孩子终身受益匪浅。

你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