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投資理財到現在,已經多久了?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美美的美食


第一次知道“財務自由”是上大三的時候,經常看看金融方面的書,知道了什麼是基金,什麼是股票。那時候就想什麼時候才能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

真正開始接觸理財的時候是在實習的時候,那會工資2500一個月。然後去銀行開通了基金賬戶。每個月的工資除了手上600塊錢都分別買了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因為那會單身吃住都在公司600塊錢也夠用了,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強制自己存錢。轉正後的工資後的工資有6000.留了1000做生活費其餘的每個月定投2000買了貨幣基金,1500買了債券基金。1500買了股票基金華安科技動力。這隻股票基金還是不錯的,15年的時候幫我賺了2倍的錢緩解了我當時的困境。

隨著收入的提高我的理財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對賺錢的慾望也變大了。我開始側重於股票基金,後來一直研究股市蠢蠢欲動,終於在2014年10月份去開通了股票賬戶,投了5萬塊錢進去,我入市的時機還是不錯的那會在股票市場上就是撿錢隨便買一隻股票都能賺到錢,很快我賬戶的資金就達到10萬,到15年我膽子變大了天天追漲停股,期間還打中一隻股票翻了好幾倍。賬戶裡最多的時候接近40萬。才工作兩年就掙了那麼多錢,當時的我根本沒有心思上班。說來也是我運氣好,15年年初的時候我爸打電話讓我買房,開始我是不想買的,但呦不過我爸天天唸叨,便取了股票的15萬還有基金裡面的10萬塊錢付了首付。

我以為自己在股市會一直風生水起,誰知天有不測風雲,2015市經歷股災,接著熔斷機制……我終於是被上了一堂課。賬戶上最後就5萬多,期間股市暴跌的時候我還去炒過原油,結果也是虧了幾萬塊錢出來,慶幸的是我爸讓我買的那那套房子漲了100多萬。

後來了總結一下自己投資經驗,這個過程中有好的開始,則有自己的盲目追求,這些都是寶貴的會讓我以後更加理智。


默小謙


我從13年就開始理財,到現在已經六年了。

1.我第一次理財是餘額寶,那時候餘額寶的收益能達到6%左右,對我一個剛畢業走出社會的新人自然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它。但是由於資金不足利息並不多,不過從開始的一天幾毛錢利息到後面的一天兩三塊錢一天,心裡別提多美了!

2.14年開始知道了p2p,看到20%左右的收益,立馬心動了,於是將餘額寶的錢都投了p2p,本著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原則,我同時投了三個平臺,而且都是投的短期標不超過三個月,果然有一個平臺在我撤退以後不久就爆雷了,投資者損失慘重,值得慶幸。以後我再也沒碰過p2p了!

3.14年國慶過後,在網上看到好多人說牛市來了,想著p2p不安全,於是便將資金都投入了股市,剛開始那大半年真是好日子,很快我的本金就從5位數增長到了6位數,那真是一段好日子!不過快樂是短暫的,15年6月開始股市行情急轉直下,在15-16年的股災中我將賺到的收益都虧完了,還傷到了本金。在後面反反覆覆折騰到18年也沒回本,於是便將資金撤出來思考下一步怎麼做!

4.終於經過仔細思考我覺得也許基金定投比較適合我,於是便找書學習了一段時間,就開始基金定投了,斷斷續續一直投到現在,收益比較穩定,沒股票那麼刺激,關鍵就是要堅持!

5.10月份我知道了個人自媒體這回事,於是便果斷註冊了頭條號,準備開始我的副業生涯,畢竟頭條君的大名我可是久仰好些年了,不能錯過!希望我能在頭條君這裡用我腦袋裡面的知識和經驗、結合手中的筆能在頭條君這裡發光發熱,能讓一些讀者從我這裡收穫到一些知識那我就真正開心了!

最後,希望大家無論選擇什麼投資,一定要堅持。只要是靠譜的,國家支持的,就堅持到彩虹出現的那天!





小張理財成長記


最大的感悟便是:積少成多,堅信複利將會改變我的人生!

先說說個人經歷吧,開始做投資理財是在畢業之後,我是15年畢業的,到現在也就是4年了。

畢業第一年,剛開始工作,每個月取除日常生活所需總能剩下一些錢,然後喜歡

把錢放在餘額寶裡,當時餘額寶的收益率還有4%左右,還是蠻高的。還記得當餘額寶裡的錢超過1萬快的時候,每天有接近1塊錢的收益,看著收益不斷的增長,心裡美滋滋的。

畢業第二年,工作一年後手裡開始有點積蓄,想著開始做一些其他的理財。當時就瞄上了股票這個投資品種,因為我覺的賺錢太慢了,想要通過股票暴富。於是就把工作一年的積蓄,直接投了進去,大概也就3萬塊左右吧。當時由於不懂,還買了很多書籍回來看,什麼《量及分析》和《日本蠟燭圖技術》等等技術分析的文章,但還是走了很多韭菜該走的路,追漲殺跌,完了一年虧了8k左右,心塞。

畢業第三年,也就是2018年,年初的時候我還積蓄追加了資產進入股市。最終在股市單邊下跌的情況下,積蓄虧錢,心態炸裂。不過那一年還是有收穫的,由於股票被“深套”了,所以開始對股市失去興趣,連券商軟件都不想打開。然後有一天,我在偶然的情況下接觸到了關於巴菲特和芒格的一些書籍。驚奇的發現,

股神巴菲特在過去的50年時間裡,每年投資股票的收益不過在20%左右,通過連續50年的複利,才有了今天的財富。之後便開始閱讀大量關於價值投資理念的書籍,包括高毅資產邱國鷺的《投資中最簡單的事》和《投資中不簡單的事》,芒格的《窮查理寶典》等等......。

畢業第四年,也就是今年以來,開始嘗試價值投資以及資產配置,降低自己每年的投資預期,希望自己每年理財可以綜合收益在15%作為目標,不再追求暴富。同時學習一些低風險套利的投資技巧,例如可轉債等等。現在的我堅信財富是需要積累的,積少成多才是適合我的理財方式,堅信通過不斷的複利,是可以提前退休的。


如果您認同我的回答,請點個贊吧,謝謝!

<strong>

<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

修行路上的韭菜


從90年代開始工作時我就喜歡存錢,那很小的一張存摺紙我看得滿心歡喜。工資獎金開了就攢起來,夠50塊就去存下來。那時候我的工資98塊,獎金從幾塊到20來塊不等。後來結婚了也喜歡存錢。不過就限於存銀行。到了1994年銀行出現了貼息存款,而我工資已經漲到了500多。記得當時建行存一萬一年可以得1800的利息。再後來接觸到股市,接觸到銀行各種保本理財產品,國債,基金,餘額寶,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理財真的是一門學問。有理財意識,會理財,懂理財,即使你的收入不高,也會比身邊不理財的同事朋友生活質量高。我就是例子,跟我一起同年上班一個單位的,我們現如今的生活狀態完全不同。如今步入不惑之年,我已經幾乎可以說財務自由了。有兩套剛置換的新房,兒子一套,我們夫妻一套養老,無按揭貸款。目前手裡銀行存款,理財產品若干,股市股票若干,活動資金餘額寶放點,雖然不多但是日子踏實。而我同年開始工作的一好姐們,從來沒有理財,甚至沒有存錢的習慣,九幾年的時候,我連礦泉水都不捨得多買的時候她可是健力寶可口可樂隨便買來喝,漂亮衣服更是隨便換。我呢,僅買自己日常之需,一年幾次偶爾拿到利息獎勵自己一件喜歡的衣服或者飾品。她因為不存錢,老公賺的就不願意拿出來~後來自然是離婚了。現在雖然也又成家了,但是首套房也才買了不太久,還等著退休去裝修。我們夫妻都是踏實人,我不隨便亂花錢,哪怕是我自己也賺得並不比老公少的情況下我也不超額開支,所以老公從來不存私。我們一條心,生活不摳門,但是絕對不會鋪張浪費,計劃開支,合理理財。這一路走下來,我們面對即將步入老年的生活也就很淡定了。所以願意理財,會理財對於生活狀態真的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綠色紫羅


我的第一次理財是在2007年1月18號。

很清楚的記得,當年是在江門工作,我們公司的財務是江門本地人,對我們說,說買基金賺錢,叫我們買基金。當年對是啥叫基金也不懂,就買了1萬塊寶盈策略(代碼213003)。之後還買了很多其它類型的基金。


當年有同事叫我炒股,我說炒股是賭博,玩不得,很反感。但買了基金後才去瞭解,原來基金是怎麼回不,後來對炒股不反感了,就開始炒股,這個時候也大概就在2007年4-5月份。


從第一筆基金,第一次炒股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10多年了。這10多年以來,收穫頗豐,車子,房子,主要都是從股市裡面賺的錢。最大的改變,就是每天都看新聞聯播,經常看財經頻道,天天覆盤。


決戰漲停板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從90年代開始工作時我就喜歡存錢,那很小的一張存摺紙我看得滿心歡喜。工資獎金開了就攢起來,夠50塊就去存下來。那時候我的工資98塊,獎金從幾塊到20來塊不等。後來結婚了也喜歡存錢。不過就限於存銀行。到了1994年銀行出現了貼息存款,而我工資已經漲到了500多。記得當時建行存一萬一年可以得1800的利息。再後來接觸到股市,接觸到銀行各種保本理財產品,國債,基金,餘額寶,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理財真的是一門學問。有理財意識,會理財,懂理財,即使你的收入不高,也會比身邊不理財的同事朋友生活質量高。我就是例子,跟我一起同年上班一個單位的,我們現如今的生活狀態完全不同。如今步入不惑之年,我已經幾乎可以說財務自由了。有兩套剛置換的新房,兒子一套,我們夫妻一套養老,無按揭貸款,銀行存款,理財產品若干,股市股票若干,活動資金餘額寶放點,雖然不多但是日子踏實。而我同年開始工作的一好姐們,從來沒有理財,甚至存錢的意識,九幾年的時候,我連礦泉水都不捨得多買的時候她可是健力寶可口可樂隨便買來喝,漂亮衣服更是隨便換。我呢,僅買自己日常之需,一年幾次偶爾拿到利息獎勵自己一件喜歡的衣服或者飾品。她因為不存錢,老公賺的就不願意拿出來~後來自然是離婚了。現在雖然也又成家了,但是首套房也才買了不太久,還等著退休去裝修。我們夫妻都是踏實人,我不隨便亂花錢,哪怕是我自己也賺得並不比老公少的情況下我也不超額開支,所以老公從來不存私。我們一條心,生活不摳門,但是絕對不會鋪張浪費,計劃開支,合理理財。這一路走下來,我們面對即將步入老年的生活也就很淡定了。所以願意理財,會理財對於生活狀態真的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資金流動論智庫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大三的時候在圖書館看了一本金融的書籍,介紹了巴菲特的在股市裡神一樣的存在,知道了什麼是基金,什麼是股票,什麼是外匯,那時候開始有了理財觀念。

真正開始理財的時候是在我2013年實習的時候。我清楚記得那會實習的時候工資是2500,發了工資自己留600,因為那會單身住公司宿舍,上班的時候都在公司吃飯所以600塊錢夠用了。剩下的都買了貨幣基金,我研究了一下單買貨幣基金的收益會比銀行定存要高。還是很保守的。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都格外珍惜,實習了6個月,我也沒有細算往裡存了多少錢,除了必要的開支都買了貨幣基金。後來畢業工資漲了,第一個月發了6000,我的理財觀念也開始發生了變化,我在想雞蛋不能同時放在一個籃子裡,自己留了1000,2000買了貨幣基金,1500買了債券基金.1500買了股票基金,我還記得股票基金是華安科技動力,因為這隻股票基金後來幫了我大忙。後來隨著工資的增加我都會把它分成四份分別買入這些基金。

14年的時候,自己膽子也大了起來,一直在觀察股票,總是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終於在10月份的時候去開通了股票賬戶,把公司的獎金分紅5萬塊錢投進去了,一開始的時候特別保守,只敢買低股價的股票,雖然賺了但是不多。後來到15年年初的時候買什麼都掙錢,我開始天天追漲停股,那會錢真好掙隨著我的不斷投入股票賬戶裡的錢都有了30多萬,那會真的開始飄了。覺得掙錢是那麼容易,說來也是運氣好,我爸那會打電話讓我買房子,我那會哪肯出來,已經掉錢眼裡了,但呦不過我爸天天說,我就取了15萬出來打回家。留了20萬在裡面現在想來我特感謝我爸的眼光看得比我遠,果然15年中旬股宰來臨,我賬戶的資金虧的就剩5萬不到。慶幸的是我基金的錢提前撤出來了翻倍了華安科技動力股票基金整整翻了2倍多。後來我用這些錢買了車裝修了房子。

之後我總結了一下這個過程,我的理財觀念沒有錯,拋開股票講,起碼我有強制存錢的習慣,慢慢的積少成多,雖然我在股市也曾瘋狂過,但是我堅信一個原則,只會拿閒錢去炒股,那會很瘋狂但是我也從來沒有拿基金裡面的錢去買股票。現在我依然有自己的理財方式。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熱轉印之家


有差不多10年了,剛出社會的時候不懂的投資理財,拿到手的工資沒幾天就花的差不多了,導致要真正用錢的時候沒錢,從那一刻開始我就開始學習投資理財,目前投資了銀行理財產品,股票。

投資理財帶給我的是財務上相對自由,生活水平比以往提高了些,想出去玩的時候能出去玩,想買的東西能買。


美美的美食


理財三年多,最大的改變是做事先思考成本收益比。

一、理財之前的生活

1、理財之前,生活就是靠心情。

2、買東西就是為了一時爽,且買東西不分時間,想買就買。

二、理財之後的生活

1、理財之後,生活越來越有條理。

2、年初時候會做全年預算和月度預算,全年該花的錢不省,不該花的錢也不浪費。

3、並且花出去的錢都有清晰的出處,年底覆盤也容易看出全年消費去向,及時對下一年的消費做調整。

三、理財的好處

理財的好處簡直不要太多,自己感受到的是:

1、花錢有計劃,事後容易總結,不會衝動消費。

2、消費開始以自我需要為指導,不再囤積物品。

3、消費之前會區分該產品是“資產型”還是“負債型“,越來越愛買“資產型”的產品。

4、財務狀況明顯好轉,積累財富的速度隨著本金增大,增速也逐漸加快。

以上就是關於理財給生活帶來改變的地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正在更新關於基金定投和理財規劃的小文章,感興趣的話歡迎翻閱和關注。


伍角理財


2005年進入證券公司工作,從那時起我就開始理財,一直到現在,已經14年過去了。

這14年中,理財對我的改變可以說是方方面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財富是慢慢累積,然後產生質變。在沒有學習理財之前,我認為財富不需要管理,只管拼命掙錢就是,會花錢才能掙錢就是我的財富、金錢觀。理財之後才知道,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個理。在開源的通時,更加強調節流,養成了記賬習慣,對金錢的安排更好計劃,幾乎每一筆用信用消費在刷卡之前就安排好了用那些收入來還款。

第二:看任何問題都會從經濟學的角度思考,格局高了一些。以前壓根就不思考經濟現象,比如降準、降息、CPI這些數據,後來逐漸理性思考了。比如家裡現在討論再買一套房,我就想到整體信貸環境,房地產未來的走勢,如果我貸款買房,如果房價上漲加租金能否跑贏GDP,不過有個弊端是,總是將任何問題都與經濟聯繫起來,有點過的感覺。

第三:學會了用機會成本來看待問題。如果我今天有一筆可消費,也可不消費的開支,我就一定不會消費,我會想到如果我將這消費就算放在餘額寶,那明天的買菜錢是不是就有著落了呢?

第四:合理看待資產回報,幾乎再也不看媒體上那些暴富的報道。比如曾經負債幾千萬的打工仔,現在身價過億,不再對這樣的事情好奇,進而想自己是不是也會很幸運。對所有新出現的金融產品、理財都抱著懷疑觀望的態度,直到我認為的確風險較小才會參與,但這也錯失了一些機會。

總體來說,從理財經歷中,我變得更理性、更佛系。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