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一句話刺痛中國父母:你不逼孩子,將來生活會逼他!你贊同這句話嗎?

中學教育研究工作室


“你不逼孩子,將來生活會逼他!”

不管這句話是誰說的,是董卿說的也好,是其他大文豪或者教育專家說的也罷,只要不是把孩子逼到去輕生的程度,那麼我都贊同這句話。

隔壁學校有一位老師,她對自己女兒的要求非常嚴格:雙休日或者節假日無論學畫畫還是練書法,無論是學舞蹈還是學古箏,這位家長都給孩子排得滿滿當當的。更為難得的是,這位家長的孩子不僅琴棋書畫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而且在學習方面也能勝人一籌。

當這個孩子在彈古箏的時候,有一個部分內容談得不滿意,她就對她媽媽說:“媽媽,要不你打我幾下,說不定你打我幾下之後,我這一部分就能談得更自然一些……”這樣的孩子,她媽媽對她嚴格要求,同時她自己也對自己的要求相當狠。這孩子將來會不會成為傳說中的“國民才女”我不清楚,但這樣的孩子未來的路肯定會比別人走得更順一些。

當然,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單單逼孩子是不夠的,家長還要學會逼自己。“如果爸媽能夠把逼迫我的狠勁用在自己身上,沒準我現在已經是一個富二代!”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忍俊不禁,也可能會笑出眼淚。但是,家長在“逼迫”孩子的時候,有沒有把自己逼迫成孩子學習的好榜樣呢?我們羨慕武亦姝能夠成為詩詞大賽的冠軍,羨慕武亦姝這一“國民才女”能夠考上清華大學這樣的最高學府,但我們何曾想過武亦姝的父親從下午四點半開始就關閉手機——逼迫孩子不看手機,首先自己做到不看手機,這一點又有幾個家長可以拍著胸脯做到呢?

從教17年,見識過形形色色的家長,也見識過各種各樣溺愛孩子的家長。曾經有一個學生,智商不錯,但語文成績非常差,歸根結底在於這位男生太懶,連作業都懶得做。而一個連作業都沒做的學生,語文成績比較“精緻”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聯繫過這位家長,這位家長對我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那就是“老師別太操心了,順其自然就可以了!……”如今,這個孩子已經高中畢業了,聽說現在已經在某個工地當普通工人。不管怎麼樣,但願這孩子將來能夠發大財,成為傳說中的人中之龍吧!

總而言之,無論是逼迫孩子讓孩子校準學習態度,還是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孩子走上正道,對孩子的成長成才來說都是非常有用處的。


微雨潤苗


董卿的話是對是錯,不敢妄加評論。

但我倒要反問董卿:你現在榮獲“央視一姐”稱號是父母逼得嗎?你為了自己的孩子順其自然獲得美國綠卡,跑到美國生孩子,也是父母逼出來的?你生孩子到美國,就是為了今後的生活不逼孩子嗎?

董卿一姐:不要以為電視觀眾都是你教育對象,瞎扯亂噴,忽悠老百姓。你在《開學第一課》主持“愛五星紅旗”,“愛國”熱淚盈眶,該不是人民群眾逼迫的吧?但是,當你看到臺下孩子也跟著你感動嚎哭,想到將來自己孩子生活在美國不被逼,把此心情“移花接木”到電視主持現場?特別興奮涕淚交加。這就是你“以假亂真”的真功夫。孩子們純潔的心靈被忽悠了。

董卿“一姐”,難道你還要用“父母現在不逼孩子他,將來生活會逼他”的感悟,來教訓家長們?可惜,董卿你現在的言行舉止不配位,沒有說此話資格!


木易拙見


我就以一個在加拿大的華人身份來回答吧。我這裡有一對姐弟,姐姐在私利學校,弟弟在公立學校。姐姐每天寫作業到半夜,弟弟是快樂教育,天天3點下課。其實這裡的競爭一點都不小,公立學校只提供基本的教育,如果父母需要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就要自己花錢去買,往往公立學校的孩子下課後,很大一部分去補課班了,回家的都是一般家庭。這裡用經濟手段悄悄地把社會進行了分層,你沒錢,孩子就是沒辦法進行精英教育。學校的經費來源於本地的房產稅,富豪區的學校甚至有游泳池,這可是需要24小時恆溫的。而窮的學校就只好畫個籃球場即可。黑人區的房子都比較便宜,房產稅少,所以學校建不起游泳池,大家也就理解為啥游泳美國運動員沒黑人了,從小遊不起!冰球運動員基本白人,因為也是需要24小時恆溫,衣服器械隨年紀而更換,窮人真心負擔不起。還是中國好,政府就以行政手段讓能力強的孩子得到精英教育,家長不必擔心經濟問題。而且一定告訴孩子好好學習英語!那是進入高層的基本條件之一,取消英語必修課是忽悠窮人呢!


碧海青天4455


問:董卿一句話刺痛中國父母:你不逼孩子,將來生活會逼他!你贊同這句話嗎?

我贊同這句話。

我和我哥哥從小几乎是“放養式”長大的,因為父母每天的工作特別忙,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就顧不上管我們。

由於他們養育孩子的觀念還停留在“能把孩子餵飽,無病無災地拉扯大就夠了”的程度,所以他們的心裡並不是特別重視教育,也很少會逼著我們去學習之類的。

我的哥哥自稱“有字的書都不愛看”,一點都不愛學習,也絲毫沒有學習的自覺性,後來到初中,他開始頻繁逃課去網吧玩,最後沒讀完初中就輟學了。

而我對學習就自覺很多,但其實也並沒有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必要的自律,於是到高中後,當學習的難度和強度相比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呈指數級增長時,我就越發力不從心了,最後也沒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學。

而我的表妹表弟他們,也都是在放養式養育中長大的,和我哥哥一樣,他們早早輟學並從此開始打工的生活——如果不能幹點什麼別的小營生,他們唯一的就業選擇只能是去工廠裡當流水線上的工人。

我的兩個表妹甚至還早早就嫁了人。其中一個表妹生完寶寶後告訴我,她特別後悔自己小小年紀就這樣結婚生子了,身上肩負的巨大生活重擔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後來我得知她的丈夫家裡特別貧困,心裡不禁無限唏噓。

“你不逼孩子,將來生活會逼他”,的確是這樣的。

雖然對天性愛玩兒的孩子來說,被父母逼著去學習是件殘酷的事,但如果父母不逼著孩子好好學習,而是任由ta早早脫離學校、進入社會的話,孩子這輩子可能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你是願意逼孩子一把,還是眼睜睜看著ta的後半生只能在底層裡掙扎呢。

父母為什麼需要逼孩子?因為很多孩子對生活的苦是沒有概念的,他們沒辦法在小小年紀就領悟到奮鬥對於人生的重要性。

他們在放棄學習的時候,不會懂得小時候偷的這些懶會讓ta在今後碰多少壁。而當他們終於後悔的時候,前半生就已經賠進去了,想要再重來,也不會再有機會了。

如果父母在人生的前期能監管到位,逼著他們上進、努力,讓他們不長歪,他們本可以有機會過上更好的人生。

這個社會本來就是殘酷的,沒有競爭力的人,很容易會被時代拋棄。

一個人的競爭力體現在哪裡?無非是做人、做事靠譜。而逃避學習、草率放棄、沒有遠見、對自己的未來不負責任的人,從大概率上來說,是不會擁有這種“靠譜”的品質的。

孩子缺乏自制力,目光不長遠,必然只會重視眼前的玩樂,這是孩子的特性,也是人類的天性,但社會需要的是能夠自律的人。

家長有義務從小培養孩子自律的好習慣。

所以父母逼孩子關鍵是要“逼”什麼呢?

——逼孩子成為一個自律、擁有必要的逆商、懂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人。


老頑童聊育兒


董卿一句話刺痛中國父母:你不逼孩子,將來生活會逼他!你贊成這句話嗎?

我不知道這句話是不是董卿說的,但是我不贊成這句話。因為這句話的提出者絕對是個特別焦慮和功利的人。



採用逼的辦法太極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氣質和潛能,孩子也一樣。如果不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就是一個逼,往往會逼死人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如果只是一刀切的逼迫,往往並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我同學的表弟,上初中時父母對他的學習逼得緊,有次又因為學習的事,跟父母起了衝突,孩子一氣之下,從陽臺上跳了下去,雖然命是保住了,但是造成了終身殘疾,對孩子的未來影響巨大,父母也是懊悔不已,可是一切都晚了。



董卿的確很優秀,因為父母從小的逼迫管教,讓成年後的董卿說到父親對自己的管教還落淚,可見父親對她的傷害有多大。

前段時間的藥家鑫案件,也讓我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雖然父母都想孩子成龍成鳳,但是首先應該要保證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讓孩子做有用之人

德國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國家,他們的孩子根據自己的天賦,有的進入大學,出來後是白領;有的進入職業學校,學一門手藝,出來的是藍領。而這兩種職業的人並沒有覺得不妥,也並未覺得前一種人就是成功。



而在我們國家,一般把前者看作成功,後者當作失敗,所以即使我們的孩子考上了大學,也往往生存能力較差。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壓力,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未來的路能夠走得輕鬆點兒,但這只是願望,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想走什麼樣的路,還是要尊重孩子自己的興趣愛好才好,你在他6歲時可以逼迫他暫時聽你的,可是到他16歲了你能怎麼辦?

別人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無需羨慕

有很多人可能會拿成功人士朗朗的例子教育你,如果沒有朗朗父親的逼迫,就沒有今天功成名就的朗朗了。但是如果朗朗沒有彈琴的天賦,你再怎麼逼,也不會逼出一個鋼琴家來。

智力更多的是先天的,但孩子的性格要後天養成,一個人怎麼都可以生存,也能生活得好,但是一個有性格缺陷的人,他的一生都會生活在不順中。

父母能做的不是逼,而是在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的基礎上,引導孩子,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國高級育嬰師,多年母嬰護理經驗,多網絡平臺原創作者。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同時也是二孩媽媽,育兒路上我們在一起!歡迎關注銀花育兒!

銀花育兒


這句話我完全贊成,但是有些用詞不當。好孩子不是逼出來的,是教育和培養出來的,一味的逼迫也是行不通的。好的孩子不但有一個嚴格要求的父母,自己也能很好的自律,有著很強的自控能力。



董卿是主持界的臺柱子,有著央視一姐的稱號。她的成功也絕非偶然,記得前幾年在一個訪談節目裡,董卿談了她小時候的故事,她的父親從小對她就非常嚴格。每天早上都要讓董卿在操場跑7圈,一年365天雷打不動,直到現在董卿依然保持著每天跑步的習慣。董卿說,家裡每次吃過飯的碗筷,都是由她來洗的,從小父親就讓她養成了分擔家務的習慣,這些都對她未來能當好一名主持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風雨,如何能見到美麗的彩虹。一個優秀的孩子不單單要學習成績優秀,更要培養堅韌不拔的品格,要有逆水行舟的毅力,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生活中立足於不敗之地。


遠山的呼喚


今年三月份和幾個老闆一起在黃浦江邊的咖啡廳聊起當時很熱的一個話題:

996(早九晚九,一週6天的工作制)。當時馬雲也發表了看法,然後有很多人開始抨擊,說互聯網這樣的工作制度不合理,違反勞動法,沒有人權等等。

我在想,中國這些年的快速發展,靠得不就是這個嗎?美國修橋需要6年,中國只需要43天。什麼是中國速度?就是拼出來的速度。當時任正非沒有發聲,而且大家心裡都知道,華為的加班可是遠超996的,為什麼華為沒有聲音?

後來貿易戰打響了,我有個華為的朋友在歐洲休假,他老爸直接發微信跟他說:“結束休假吧,趕緊回來戰鬥”。這才是有血性的中國人。

話說會那天一起喝咖啡聊天,我朋友說了一句特別經典的話:“現在不努力,現在不加班,難道等五十歲以後來加班,來努力嗎?”

這句話與董卿的話是同一個道理,人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事情需要做,在學生該學習的時候,就該努力的學習,努力也是一種習慣。如果現在沒有努力的習慣,以後就會有嗎?以後一遇到點困難,就退縮,那個時候讓他努力,他能做到嗎?

人,不就是從小一點點逼出來的嗎?

反觀那些能成功的人,要麼家裡比較貧窮,被生活所逼;要麼家裡比較富裕,父母懂得如何教孩子,父母逼迫孩子;而那些優哉遊哉,在學生時代過得非常快活的人,最後都過的很累,至少這是我見到的。

大家可以舉幾個反例,一起探討一下。


朱文亮


戲子的話不必當真!孩子不是逼不出來的,是培養出來的!看看董卿她在中國辛辛苦苦扒錢,兒子放在美國接受西方文化教育,她呆在孩子身邊了嗎?怎麼逼?她是在培養兒子接受西式文化!董卿瞭解中國文化,中國人的教子:棍棒底下出孝子!然後尼她給國人灌湯一一忽悠死你!


求其不可求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饋您!


老穆有話說

老穆認為,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一次,老穆不講大道理,只講生活中的故事,或許對大家有所啟發。

他叫羊羊,是老穆的初中同學,家裡非常有錢,而老穆,則家境貧寒,很難與他相比。

老穆當時一個月的生活費是80塊錢,而羊羊一個月的生活費則是老穆的三倍,240元,著實讓人羨慕。

記得初二的一個夏日,烈日炎炎,學校的小賣部生意紅火,擠滿了買冰棍或冰水的同學。

老穆從小賣部門口路過三次,又看了看口袋裡的錢,思前想後,還是決定離開了小賣部。

“才五毛錢錢一支,好便宜啊!”

“那你有本事買10支呀!”

“買就買!誰怕誰啊!”

老穆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原來是羊羊和阿浩。

他倆可是我們班出了名的“小霸王”,就連老師也要讓他倆三分。

不一會兒功夫,羊羊就和阿浩從小賣部出來,但見羊羊手中提著一個紅色塑料袋,裡面裝滿了冰棍。

他倆回到教室後,就忘我地吃了起來,發出很大的聲音,全然不顧同學們的感受。

說句實話,老穆當時很想吃,但還是強忍著,帶著“憤怒”,將一道“二次函數”的應用題給解了出來。

初三畢業後,老穆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城最好的高中,而標榜快樂學習的羊羊,則落榜了。

後來,聽說他跟著父親做生意了,這看起來也挺不錯的!

前年同學聚會時,得知星星出事了。究竟是什麼事呢?

他參與賭博,一下子輸了將近100萬,連續三個月沒有出家門······

【故事感悟】


【1】作為父母,不要只給孩子錢,而不管孩子的教育。

【2】錢再多,倘若行為不端,思想不正,即便有億萬家產,也不夠敗的。

【3】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要嚴格管教,不可採取“放養式”教育方法,否則,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4】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接受挫折教育。不要孩子一哭鬧,家長就妥協了。你現在不逼他,將來生活一定會逼他的。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試答如問如下:

我的經歷告訴我,贊同。

我一出生,就有成分高的“待遇”,母親告訴我們弟兄三人,如果你要不比階級成分好的人強,可能會討不到老婆的。

她“逼”我們從就小做家務、做農活、認真讀書以及坦誠做人、真心做事……。我們今天還算小有成就。

回頭看,感謝老媽!感謝老媽當年的“逼”。


孫慶國:讀了不到2年高中,教了不到3年學(民辦教師),參加了4次高考(自學高中教材)的機械工程師。

孫慶國:業餘時間專注中高考30年,對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頑固不化”、“一如既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