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縣四座窯村名的由來

費縣四座窯村名的由來

在連綿的蒙山中部,華皮嶺的南側,有一座不太高但十分險峻的山頭。山半腰處,有四個並列著凸起的高阜,這就是費縣四座窯村。這個名字帶給人們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

戰國時期,蒙山上住著一位叫鬼谷子的隱士,孫臏和龐涓一同在這學藝。為了測驗她倆的智愚,鬼谷子先生對他倆說:“天要變冷了,你們找些無言的乾柴來,以便生火取暖,我給你們10天時間,怎麼樣?”

孫臏和龐涓聽了都面帶愁色。天下之大,到哪裡去找無煙乾柴呢?但師傅既然吩咐了,也只好回去想辦法。

龐涓腿快,跑遍了蒙山,在山溝裡專揀那種幹了不知多少年的枯樹枝,不出三天,便弄了一大垛。他跑到孫臏那兒,只見孫臏正對著一堆鮮樹枝發愁,龐涓不禁暗暗高興,他想:哼!真笨!老師不是叫無煙的乾柴嗎?他怎麼就弄了些溼的呢?於是他便把乾柴送到老師那裡去了。鬼谷子先生看了看,只是微微一笑,並未言語。

9天過去了,直到第10天上午,孫臏才挑了兩個筐兒慢悠悠地交差來了。鬼谷子先生看了看筐子,裡面全是燒好了的木炭。他笑了笑,滿意地點了點頭。

隨後孫臏招呼龐涓一同去挑木炭。走到孫臏壘的四座燒木炭的窯前,龐涓才恍然大悟:乾柴雖幹,卻還有煙,木炭不但沒煙,著起來還旺,他不禁羞愧地低下了頭。

後來,人們為了躲避戰亂,遷來一些人家,住在這山中四座窯裡,日久天長,逐漸形成了村莊,就叫“四座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