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批評書法大師沈尹默:字太俗!沈尹默是怎麼做的?

關於沈尹默的名字,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沈尹默原名沈君默,因其在北大擔任教授時少言,被同事調侃說"要口乾嘛",建議其“君”改為“尹”,隨後沈便改名沈尹默。這樣一改,名如其人,和他的性格更貼切了。

陳獨秀批評書法大師沈尹默:字太俗!沈尹默是怎麼做的?

沈尹默早年赴日本留學,回國後任北京大學教授、校長等職位。他是有很強學術背景的知名學者,也是詩人和教育家,更是近代最負盛名的書法家之一。在書壇,和于右任,有“南沈北於”之稱。是“北大書法史上兩巨匠”之一,謝稚柳稱讚他“數百年來,書家林立,蓋無人出其右者”。即使沈尹默的書法這麼好了,也免不了被人批評,批評他的人正是陳獨秀。

陳獨秀批評書法大師沈尹默:字太俗!沈尹默是怎麼做的?

當時沈尹默和陳獨秀還不熟悉,初次見面,快言快語、性格直率的陳獨秀,當面對他的詩和字評頭論足:“昨在劉三壁上見了你寫的詩,詩很好,而字則其俗在骨。可謂詩在天上,字在地下!” 劉三是誰呢?指的是江南名士劉季平,曾和陳獨秀、沈尹默等一起東瀛留學歸來,他們幾人都是常在一起詩酒風流的名士。


陳獨秀批評書法大師沈尹默:字太俗!沈尹默是怎麼做的?

大部分人聽到這句,不生氣甩臉子就不錯了,就是諷刺對方几句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和對方還不熟,第一次見面就把別人的專長踐踏到這種地步。先給個甜棗,再打一巴掌有幾人能消受得起?陳獨秀的這個評價即使中肯,總是讓對方面上掛不住。

陳獨秀批評書法大師沈尹默:字太俗!沈尹默是怎麼做的?

沈尹默,是怎麼做的?他不生氣,也不反唇相譏,更不會記在心上。相反,後來沈尹默入北大任教,還把陳獨秀推薦給了當時的北大校長蔡元培,並委以文科學長一職。足見以沈為代表的舊時學者,謙虛寬博的胸懷。巧的是,沈尹默還寫過 “謙虛”二字,但寫字雖易,做到卻難,沈對陳獨秀批評的回應,是大寫的謙虛。

陳獨秀批評書法大師沈尹默:字太俗!沈尹默是怎麼做的?

陳獨秀批評沈尹默的字“俗在骨”,實際上也透露了他個人的書法審美。沈尹默尹默早年即有“民國帖學第一”的封號,一般以帖學為宗的書法,若無厚實的北碑為底,用筆單調柔弱,確實容易滑向“媚俗”一路。反觀陳獨秀自己的書法則是碑帖結合,寫得汪洋閎肆、兼備眾體。我們今天所見的陳獨秀的書法作品,以書札、詩稿為多,其中大多為率性而作的狂放大草書,銅板鐵琶,大江東去。

陳獨秀批評書法大師沈尹默:字太俗!沈尹默是怎麼做的?

陳獨秀的這次棒喝使沈尹默猛醒。沈尹默是那種外柔內剛、極有韌性之人,他一旦立志則發憤異常。他知道要改變過去的壞習慣和壞習氣,必須從零開始。他索性把自己當作一個初學者,從執筆做起,“指實掌虛,掌豎腕平”,每天取一刀尺八紙,用大羊毫蘸著淡墨臨寫漢碑,一紙寫一字;等乾透,再和墨稍濃,一張寫四字;等再幹,翻轉來隨便不拘大小,寫滿為止。這樣,一張紙發揮了三張紙的效用。

陳獨秀批評書法大師沈尹默:字太俗!沈尹默是怎麼做的?

沈尹默此後又刻苦習魏碑,貫通篆、隸、楷、行、草於一脈,細窺其書清潤中內涵汪洋之勢,雋秀裡透剛勁之力,筆鋒墨意越過同鄉趙孟頫,直逼宋代米芾門下。

沈尹默也有自己的堅持,在後來學術界的《蘭亭序》之爭中,態度堅決、立場鮮明,從不懷疑《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的真實性。這不僅是學術的問題,也顯示出沈尹默對帖學書法的熱愛。

陳獨秀批評書法大師沈尹默:字太俗!沈尹默是怎麼做的?

沈尹默擅長楷書和行書,他的楷書多從褚遂良而來,但他將褚的自由無羈稍加收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標準楷書”。 50歲時才開始專攻行草,由宋入唐,上溯二王,行草風格漸趨成熟。《澹靜廬詩剩》為他66歲時所書,精氣瀰漫,盡顯風華。

陳獨秀批評書法大師沈尹默:字太俗!沈尹默是怎麼做的?

沈尹默不僅書藝絕佳,還大力發展書法教育。他創建了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書法組織——上海市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他力圖創造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字體,讓廣大國民認好字,寫好字。

陳獨秀批評書法大師沈尹默:字太俗!沈尹默是怎麼做的?

做人當如沈尹默,敢於接受批評,從批評中汲取營養,讓自己變得更好,才是王道,才是對批評最有力的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