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正解明夷,光明陷落的黑暗时刻不止是韬光养晦这么简单

【中国人是这样想的】系列问答 050 周易正解明夷第三十六,光明陷落的黑暗时刻不止是韬光养晦这么简单

周易正解明夷,光明陷落的黑暗时刻不止是韬光养晦这么简单

阴暗的天空

明夷第三十六 ,下离上坤

明夷,利艰贞。

光明失去,陷入黑暗,利于在艰难困苦中坚持正道。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彖 曰:光明隐于地中,所以卦名明夷。本卦内含文明而外呈柔顺。在蒙受大难的时候,周文王就是用此卦脱险。所谓利于在艰难困苦中坚持正道,是说隐藏起他的聪明才智,身陷危难而能端正志向,萁子也是这样做的。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象曰: 光明陷入地中,就是明夷的卦象。君子在面对民众,外部事务的时候,就要掩盖、隐藏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保持自己内心的光明和清醒。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叁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第一爻 处光明殒落的时代,君子飞逃出走,像低垂着翅膀的鸟儿。逃亡中君子数日不食。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人的责怪。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君子避世出走,理应不求食禄。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第二爻 光明殒落,伤及到了自己的左大腿,用健壮的马来拯救,吉祥。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六二的吉祥,是在于他的表现是柔顺的,并没有表示出反抗的意思,而是坚持了自己本分的原则。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第三爻 光明陨落,在南方狩猎,有大的收获,不可急于求成,守正吉祥。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决定在南方进行狩猎活动的决心,是因为在这个方向会有大的收获。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与出门庭。

第四爻光明陷落,已经 深入到了左腹,对臣属的怀疑、猜忌已经是根深蒂固了,了解、明确了他的这种心意,就应该脱离他的势力范围了。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深入左腹,了解、明确了他的怀疑和猜忌是根深蒂固的了。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第五爻 萁子对待光明陷落的情况,是保持了自己的守正。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萁子的守正,是说自己品德的光明是不能失落的。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第六爻 没有光明,天色昏暗,一开始还能照亮天空,后来就像坠入了地下一样。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初登大位的时候还能光照四方。后来却象太阳坠落于地下一样,这是因为他失去了应有的原则。

周易正解明夷,光明陷落的黑暗时刻不止是韬光养晦这么简单

火把照亮弱小者的前路

问答:

明夷,下离上坤,下火上地。光明陷入地下之象也。

光明陷入地下,世间缺少了光明,世道自然是黑暗的。

这应该是周易的主要作者之一,西伯昌对商纣王的控诉吧?

商朝的末代君王商纣王的的昏庸残暴对于取而代之的周朝而言,这个结论自然是肯定的。

明夷卦里也列举了两个具体的例子。

一是西伯昌自身的经历。商纣王接到其他诸侯的举报,囚禁西伯昌于羑里。西伯昌在这种情况下的外在表现是柔顺的,并利用这段时间推演了先天八卦成为了后天六十四卦。所以说是“内文明而外柔顺”,并最终脱离了商纣王的控制。

另一个例子是箕子。箕子,名胥余,因封地在箕,其爵位是子,故称其为箕子。箕子与纣同姓,是殷商的贵族。既是同姓又是贵族,箕子应该是和纣王一个族内的人。

箕子性情耿直,有才能。

据说曾在商纣王时期任太师的职位。

因见商纣王开始使用用象牙做成的筷子,箕子就在自己的家里叹息道:用了象牙做的筷子,就要用玉做的杯盘来匹配,然后就会追求其他珍奇稀有的物品,这是奢华享乐的开始啊。国君一旦开始讲究奢华享乐了,国家还怎么能治理好呢?

事实证明,商纣王也是越来越荒淫残暴了,比干,微子,箕子等大臣纷纷进谏,但商纣王却执意不听。比干还因进谏而被商纣王处死。

箕子听到比干被商纣王处死的消息后,慨然评判道:

你比干“知不用而言”,这不是自己愚蠢吗?

你因为执意进谏而被商纣王所杀,这不是反而彰显了商纣王的残暴吗?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你虽然因为自己的耿直死了,却彰显、反衬出了商纣王的恶,这不是忠臣的表现。

箕子是不赞成比干这样的行为的。他的做法是装疯、隐退。虽然还是被商纣王囚禁了起来,但周武王灭商后就把他释放了出来,还向他请教 了治理天下之道。

明夷,君子用晦而明。面对晦暗的局势,更要明确自己的形势和方向。

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还能顾得上吃饭的问题吗?事有缓急,义不食也。

因为“明夷”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但还没有伤及到自己的根本, 还是要坚守自己的本分。

接下来就要考虑在晦暗局势下的外围有所动作了。

如果上层对自己的怀疑、猜忌是根深蒂固的了,就要考虑脱离这个“门庭”了。

像箕子那样处理处在晦暗局势下的做法,是吉祥的。不能因为局势晦暗就失去自己的品德。

掌握权势的初始阶段往往还是正大光明的,时间久了就会容易失去应有的原则,从而走向腐朽与黑暗。

周易正解明夷,光明陷落的黑暗时刻不止是韬光养晦这么简单

危机关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