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管”樓院終於乾淨了 蘭州城關區耿家莊社區老舊小區整改見成效

“三不管”樓院終於乾淨了 蘭州城關區耿家莊社區老舊小區整改見成效

自行車停放整齊 李沛珂 攝

原標題:“三不管”樓院終於乾淨了 耿家莊社區老舊小區整改見成效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沛珂

在我市的老舊小區中,城關區耿家莊社區是問題較多的一個社區。在今年的老舊小區整改工作中,該社區通過不懈努力,讓社區內各個小區和樓院的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為居民營造了整潔有序、安全舒適的宜居生活環境,並逐步建立了長效管理機制,取得明顯的整改成效。

不拋棄不放棄“三不管”樓院終於乾淨了

城關區耿家莊社區45-48號雖然地處中心城區,但這裡都是些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磚混結構的老樓,其中還有一些破舊的平房,這是一個標準的“三不管”樓院。整治前,院子裡堆放著樓上居民拋棄的廢舊傢俱、爛花盆、爛木板,還有居民亂搭亂建的煤窩棚,自行車、共享單車、三輪車在院子的角落裡到處都是,還有一個簡易的水衝式廁所,上面搭建著亂七八糟的彩條布,院子裡一塊少有的公共區域,幾輛車胡亂地停靠在一起,因為沒有規範的停車區域,這裡也常常成為車主們因為停車而引發矛盾吵架的地方。

近日記者來到這裡時看到,院子裡堆放的破舊傢俱被環衛局清理了,亂搭建的煤窩棚也被拆除了。院子裡很多坑坑窪窪破損的地方用水泥修補平整,整個院子看上去整潔多了。“以前院子的牆角處都是私搭亂建的煤窩棚,現在不燒煤了,我們就地進行了清理。”耿家莊社區副書記董藝林告訴記者,該樓院是“三不管”小區,沒物業、沒看門人,很多原住居民都將房子出售或者租給了外來人口,老舊樓院整治難度比較大。因為這裡有平房區,之前的住戶冬天還燒煤生爐子,現在社區用電暖氣換煤炭換木柴的方式,把電暖氣送到居民家中,把煤炭和木柴收走,但是之前留下的煤倉子還存在,社區對煤倉進行清理以後,給居民們開闢了一塊曬太陽休閒的寬闊場地。

建設公共晾曬點老小區曬出文明新面貌

耿家莊社區190號,是一處老舊院落,曾經也是個“三不管”樓院。院內也存在亂搭亂建,樓道亂貼亂畫現象,如今經過整改,院落面貌大為改善。尤其是在空地上集中安裝公共晾衣架,設立文明宣傳欄,標明瞭“公共晾曬區”字樣。以前在這一類的老舊小區晾衣難一直都是個比較令人頭疼的問題,因為沒地方晾衣曬被,有的居民便自己拉起晾衣繩,這些晾衣繩縱橫交錯,衣服被子掛得到處都是,有些居民甚至把衣服、被子晾在小區電線杆上,不但影響小區美觀,還有一定的安全隱患。現在,這種集中晾曬點的設置,既能保持小區環境的整潔,又滿足了居民晾曬衣物的需求,做到了便民利民,彰顯了文明城市的內涵,受到了居民一致歡迎。

董藝林說:“當時確定設立便民晾曬點後,社區又對晾曬點的位置、晾曬架的規格做了反覆的推敲和設計。既要考慮到採光,又要防止頑皮的小孩把晾衣架當成單槓,排除安全隱患。此外,我們還要設立宣傳欄,既能引導居民文明晾曬,還要達到宣傳目的。”

居民們也表示:文明創建貼近生活,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了文明創建帶來的實惠。以前在綠化帶上曬衣服、被子,現在終於有地方曬了。社區規劃公共晾曬點、安裝公共晾衣架不僅僅是一種便民服務,更是文明的“標杆”,文明創建需要人人參與,共同維護,文明晾曬更要曬出“文明”,改變將文明“晾”在一邊的現象。

設置自行車停放區徹底杜絕亂停亂放

在耿家莊社區的各個小區樓院的牆角處都能見到新設的自行車停放區,記者看到所有的共享單車和私人單車都規規矩矩地停在線內,並由附近值班的保安就近進行整理擺放,既保證停放方便,又不影響行人和車輛的正常通行。為實現長效化的管理,社區還發動黨員和居民骨幹,開展日常性志願巡查和引導,現場勸導亂停放單車的使用者,現在自行車亂扔亂放的現象完全不見了。小區居民劉文章說:“以前由於這塊沒有人管理,所以有些人用完共享單車後就隨便扔在小區路邊,本來我們這裡就特別狹小,自行車亂停亂放以後,看起來混亂,而且影響居民行走,現在這種現象不見了。”

“我們做的還不夠好,下一步,我們將會學習借鑑其他社區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加大我們社區內小區的整改工作力度,提升管理水平。”董藝林如是說。她表示只有這樣,才能持續發動最廣泛的社會力量,積極為廣大居民營造一個整潔、有序、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進一步改善提升城市形象,不斷提高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數,創造出讓政府放心、讓社會滿意的社區管理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