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包裹多,如果快遞小哥沒有及時送到,還請多多理解

雙十一包裹多,快遞小哥安全第一,請不要上演“速度與激情”!

喬志峰

雙十一購物高峰來了,國家郵政局數字顯示,全國快遞行業郵遞件業務量將達28億件,210萬名一線快遞員平均每人每天要送240多件快遞!(11月11日IT之家)

雙十一包裹多,如果快遞小哥沒有及時送到,還請多多理解

雙十一到了,剁手族們買買買,快遞小哥要送送送。有很多很多的包裹,等著他們來送到消費者手中。快遞小哥穿梭在大街小巷,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卻也經常上演著“速度與激情”的場景,不免令公眾擔憂。快遞小哥闖紅燈、逆行等現象至今沒有絕跡,在一些地方甚至還較為嚴重。類似問題早已引起人們的關注,在網絡上,就流傳著不少關於快遞小哥騎車在車流中飛快穿梭的視頻和圖片,讓人為他們的安全捏著一把汗。

快遞小哥為什麼那麼“拼”?原因是多方面的。消費者對送貨的速度和效率有要求,一些快遞小哥就怎麼快怎麼騎,力爭第一時間將貨送到,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也能多掙點錢。而一些平臺的考評機制,將送貨時間跟員工的收入掛起鉤來,也給快遞員施加了較重壓力。這當然是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但不管怎樣,安全都應該是第一位的,遵守交通法規都應該是最重要的。要知道,萬一出了事故就欲速則不達,既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也給快遞員本人及其所在企業製造了風險,往往得不償失。另外,快遞小哥使用的交通工具往往是電動車、三輪車,交通執法難度大、違法成本低,讓一些人產生了僥倖心理。

雙十一包裹多,如果快遞小哥沒有及時送到,還請多多理解

讓快遞小哥告別“速度與激情”、安全起來,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企業要為騎手安全負責,一定要建立起嚴格的安全制度。一是在招收快遞員的時候,就要嚴格把關,對快遞員的安全意識和法治觀念都有所要求;二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定期進行安全常識的培訓和教育。雖然這會付出一定的時間和人力成本,但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相對於可能出現的交通意外,這點付出是非常值得的;三是要對那些不守規矩的快遞員有一定的監督和懲處機制,發現了就要批評教育甚至給予經濟等方面的處罰,不能睜隻眼閉隻眼,更不能出於種種目的而變相縱容、聽之任之。這不光是對騎手個人的保護,更是對企業正常運營的保障。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快遞區域的劃分和路線的安排,要在實踐中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考評機制也要力爭更加科學合理,在提高效率的同時,減少快遞員的勞動量和時效壓力。

雙十一包裹多,如果快遞小哥沒有及時送到,還請多多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