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惠州地區的介紹和規劃如何!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是國家建設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惠州地區的介紹和規劃如何!

惠州介紹和未來規劃

惠州是整個粵港澳中不限購的城市,到底惠州未來發展怎麼樣,惠州是東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處在客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匯地帶。毗鄰深圳、香港,北連河源市,東接汕尾市,西鄰東莞市和廣州市,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惠州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2區3縣,並設有兩個開發區: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粵港澳大灣區,惠州地區的介紹和規劃如何!

大亞灣區規劃發展和介紹

大亞灣轄陸地面積29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300平方公里,是199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大亞灣四個片區的特點和功能,首先是西區,作為深惠融合發展的重點區域,無論是在道路交通還是軌道交通方面,發展都十分迅速。隨著龍海一路、龍海二路分別與深汕公路、丹梓東路打通,加上此前已連接錦繡東路的石化大道,以及在建的龍海三路即將打通連接蘭竹東路,大亞灣西區正形成東西四條橫向主幹道對接深圳。除此之外,以大亞灣西區為中心的四橫一縱立體交通網絡,進一步加強了惠州各區域之間的聯繫。

粵港澳大灣區,惠州地區的介紹和規劃如何!

惠陽規劃和發展介紹

惠陽區總面積915.6平方公里,現轄淡水、秋長、三和3個街道和沙田、新圩、鎮隆、永湖、良井、平潭6個鎮,其中淡水是惠陽區行政服務和經濟中心,也是整個區域毗鄰深圳近的惠陽區和大亞灣區更是與深圳的坪山新區僅一路之隔,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距離香港的海上距離只有47海里,通過海上航線到達香港只需要30分鐘,天然的地理優勢就已經奠定了惠州的未來發展前景,惠陽和大亞灣更是未來前景中為靚麗的明星。

惠城規劃和發展介紹

惠城區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面臨新一輪產業變革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為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目前,區發改局正在開展《惠城區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0年)》編制工作,圍繞建設國內一流中心城區的目標任務,以高標準高定位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融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東部產業高地、開放高地和創新中心。“目前規劃編制工作正處在調研認證階段,未來惠城區將規劃重點發展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裝備製造業、健康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等四大產業。

粵港澳大灣區,惠州地區的介紹和規劃如何!

惠州博羅發展介紹

惠州博羅在既有的發展履歷可謂輝煌,而當前,在惠州爭創國內一流城市的新徵途裡,博羅又有了新的雄心。近日,惠州市住建局、博羅縣住建局同時公示了《博羅縣縣城總體規劃(2011—2035 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博羅總規2035”),博羅總規2035對區域資源和形勢作出全方位的梳理,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機遇和惠州的發展方向,作為珠三角東岸輻射粵東北的樞紐門戶城市的定位,全力構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惠州西部現代化山水田園城市。

惠州惠東發展介紹

惠東縣歷來是粵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地,享有“嶺東重郡”、“粵東商埠”的美譽。惠東縣初步建立起以電子、機械、建材、服裝、製鞋為重點,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個體私營經濟初具規模,以黃埠、吉隆兩鎮為代表的個體私營製鞋業已發展成為惠東的支柱產業。2017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52.6億元,比上年增長8.0%。

粵港澳大灣區,惠州地區的介紹和規劃如何!

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仲愷高新區”),隸屬於惠城區管轄,因位於廖仲愷先生的故鄉而得名,是全國168個國家級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於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仲愷高新區位於深莞惠區域核心,南靠深圳,西接東莞,毗鄰廣州、香港。

仲愷高新區交通便利,內有惠鹽、惠河、潮莞高速公路以及京九、惠大、莞惠和贛深鐵路經過,臨近廣州、深圳、香港和惠州的機場以及惠州港和鹽田港。

惠州龍門發展介紹

龍門縣土地廣闊,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全縣總面積2295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龍門縣轄7個鎮、2個街道、1個鄉、2個鄉級單位。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32.68萬人。2017年11月14日龍門縣獲“全國文明縣城”稱號。

2017年龍門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90.77億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34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83.54億元,增長1.8%;第三產業增加值81.89億元,增長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