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莫與這三種“好人”走得太近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與君子在一起,會學得謙謙有禮;與惡人在一起,會學得蠻不講理;與生意之人在一起,必學會套套生意經;與豪爽俠義者在一起,必學的豪爽大氣。

從小到大,長輩們一直教育我們要與“好人”在一起,要“學好不能學壞”。然而下面這三種“好人”,卻是千萬不能走得太近了!這樣的“好人”,我們實在做不得啊!於社會於本人,都沒有什麼利處啊!

做人,莫與這三種“好人”走得太近

“老好人”

“老好人”指生活中那些不論在任何場合都充當好人的那種人。這種好人,因為永遠保持中立的態度,所以,從來沒有得罪過人。不論是甲的問題,還是乙的問題,他們從來不表明自己內心的觀點,永遠是兩邊不得罪,兩邊都討好。讓他提出中肯的建議,“老好人”永遠是一副“和稀泥”的態度。

生活中,遇到這樣的“老好人”,千萬別和他們走得太近!因為他們是非不明,好壞不分,遇到事情很容易左右搖擺,兩邊討好。這樣的人,必缺少忠誠的態度,因此在事業上不能擔當重任,在生活中不能走得太近,“老好人”根本不會忠於哪一方,因此信任這樣的人,就等於給自己添麻煩。

做人,莫與這三種“好人”走得太近

“東郭先生”此類好人

眾所周知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東郭先生一次行走于山中,遇見一隻被獵人追趕的狼。狼看見東郭先生後,像遇見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他請求東郭先生救他一命日後必定報答。東郭先生見狼實在可憐,動了測隱之心,讓狼蜷縮著身體裝進了口袋裡。獵人趕到後問東郭先生有沒有看見一隻逃跑的狼。東郭先生撒謊說,沒有看到,狼可能從其它的岔路口跑了。獵人聽說後,繼續追狼去了。

待獵人走遠,東郭先生把狼從口袋裡放了出來。狼對東郭先生說:“東郭先生,你救人救到底吧,我現在餓極了,讓我吃了你吧。”說完,狼就撲向了東郭先生。東郭先生一邊躲避著狼的撲咬,一邊說狼太忘恩負義。這時,一位農夫扛著鋤頭路過,東郭先生就拉著農夫講道理,狼失口否認東郭先生救了他。

做人,莫與這三種“好人”走得太近

聰明的農夫對狼說:“這個口袋這麼小,怎麼能裝得下你呢。”狼就蜷縮起四腿讓農夫再把自己裝進了口袋。農夫對東郭先生說:“這種傷害人的野獸怎麼會改變本性變好呢?你真糊塗啊。”說罷,他舉起鋤頭打死了狼。

像東郭先生此類的人,就屬於特別糊塗,善惡不分,好壞不明,對惡人報有幻想,於是為自己帶來災難。

做人,莫與這三種“好人”走得太近

“救蛇的農夫”此類好人

一個農夫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裡,看見一隻在路上凍僵的蛇。心生憐憫把蛇放進懷裡暖著。很快,蛇在農夫的溫暖下,醒了過來。醒過來後,蛇第一反應,以為農夫要加害於他,就一下子咬傷了農夫。幸好,有位過路的人,懂得醫治蛇傷,把農夫給救醒了。農夫醒了之後,非常不明白,自己救了蛇,蛇為什麼還反咬他一口。其實,道理很簡單啊,蛇屬於冷血動物,一個內心冰冷的人,怎麼會有溫暖的想法呢?在他們的內心裡,始終處在防範與攻擊之中,而不是互相信任與理解。

做人,莫與這三種“好人”走得太近

毋庸置疑,前面提到的三種人,都不是壞人,甚至可以稱為沒有害人之心的“好人”。

“老好人”類型的人,就屬於缺乏正確的認知,為了明哲保身,不會站在正確的一端,怎麼能與這樣“和稀泥”的人走得太近呢?

“東郭先生”類型的人,就屬於為人糊塗,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好壞不分,是非不明,濫用仁慈,對壞人抱有幻想,結果卻栽在了自己的仁慈之中。

“救蛇的農夫”錯在始終不懂得本性的意思。有些冷血之人,你對他再好,他都不會感恩的,反而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態,猜測打擊,從而傷害到你。這樣幾種類型的“好人”的人,我們又怎麼能走近呢?

我們做人,要保持做人的原則,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傳遞陽光正能量。而不是做這三種是非不明,稀裡糊塗的“好人”。對惡濫用善良,終會害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