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杰出人物志|朱思昊:归来仍是少年

看朱思昊的微信,给人的印象是积极自信、博学多才,看头像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精英。等见到了真人,竟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份青春朝气扑面而来,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开创校园民谣的高晓松、老狼、沈庆、郁冬这些人,充满活力且独立善思。


中国房地产杰出人物志|朱思昊:归来仍是少年

呆住.Dasein 联合创始人,联席董事长CEO、原合生创展集团北京公司总经理、天津公司董事长朱思昊


与朱思昊的访谈,约在他的呆住.幽蘭酒店。

那天,天很蓝,流云似水。

听他的故事,从晴朗的秋日早上开始。

2003年,朱思昊还是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的在读大学生。一个偶然机会,他做了秦兵、舒可心的助理,由此初次接触到房地产这个行业,心向往之。 “帮舒老师助选过程中,认识了一位法官朋友,偶然通过他知道合生创展在校招,于是投了简历。”当时竞聘者众,他并不占优势,但他以实践经验取胜,大学还没毕业就进入了公司工作。

他在合生创展的第一个岗位是客服部门的签约律师,负责帮助客户签订买卖合同。当时北京房产交易还没有实行网签,合同条款都需要人工填写,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

半个月后,他给领导提交了一份规范提升工作流程和业务衔接的建议方案。因为这件事,朱思昊被调去法律室做诉讼律师。

“第一天上班,带教师傅曹律师让我写份交通事故法律意见,那时候我没有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也没有任何经验,多亏曹哥耐心教我。他带着我一起,从证据整理到写代理词,让我的法学知识真正与实际应用接轨。”

第一次独立出庭也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当时都快开庭了,领导临时有事离开,留下我自己出庭抗辩。因为紧张,结束后我的衬衫都湿透了。但自此后我成为了可以独立办案的公司律师。”

“做法律工作需要大量时间去取证,领导教我白天的时候去各个部门收集证据,下班写答辩状,看似下班晚了,其实工作效率高了。”

工作第一年,朱思昊处理了46个案件。圣诞节前一天,他被甄选进入董事局办公室工作,成为主席秘书。

不到一年完成三级跳,朱思昊觉得自己完全是幸运。其实谁的幸运背后没有默默的付出与艰辛的努力呢?

“刚做老板秘书的时候最有意思,开会我都是站着做记录,老板也一直喊我‘小王’。直到两周后各项工作都进入状态,老板才真正认识我是‘小朱’,会议桌边也有了我的座位。” 他笑着回忆。

外界曾有传言,朱思昊是因为和朱孟依有亲戚关系才进的合生,在公司十三年来顺风顺水。事实上,朱思昊是湖南长沙人,父亲是文革前北医毕业的老大学生,一位药物化学专家,与远在梅州的朱老板并无关联,“此朱非彼朱”。对这些八卦他幽默的说道,“父亲对我是生养之恩,老板对我是再造之恩。”

做朱孟依秘书的三年,是迄今为止朱思昊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是一辈子的财富。

“有一次,陪老板一起吃饭,老板的小孩跟他讲粤语。老板说,‘有其他人在场都要讲普通话’,这句话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简单的一句话,教会我们时刻谨记尊重别人。”

还有一次,老板和新入公司的大学生开会。一个大学生对公司各种抱怨。老板说,你到窗户旁边去,看到了什么?他答,有保安、保洁。老板又问,他们在干什么?答,看门扫地啊。老板说,你错了,他们在创造价值。保安在创造安全价值,保洁在创造清洁价值。你在提问题,而他们在解决问题。

“有问题才能有机会,解决问题才能推动发展”,这句话在朱思昊的价值观里是很核心的一点,这也是朱孟依对他的影响。

做过三年董秘之后,朱思昊进入集团人力资源部做人事行政管理。他干过最具挑战的工作,是在一周之内把当时刚刚面世的霄云路8号项目营销团队招聘到岗。也是那年,他结识了陈云峰,担任了中经联盟人力资源专委会的首任主任。

2010年,他被派往一线,主管北京地区的投资开发,并兼任珠江帝景项目总经理。那一年,他28岁。

他在一线完成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项目和开发团队将合生汇从居住公寓定位调整为集中商业,还打造了北京第一个地下地铁和公交在地下实现衔接的商业项目。“当时没有人相信这个事能办成。”

2014年,朱思昊被任命为北京公司总经理,正好遇到市场寒冬。2016年,朱思昊又调任集团投资开发公司总经理兼天津地区公司董事长,在这个被业界视为“合生之痛”的地方再次直面挑战。那几年,每周末他都坐在售楼处里观察客户,观察销售谈判,经常开会到深夜,研究产品、卖场、政策、人员各方面的应对措施。

“困难是财富,挑战更是财富。”对此,他说得云淡风轻,“年轻人多经历才是幸运。时间是有长度、有密度、有质量的,我幸运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密度和质量都比较高。”

经历了房地产的黄金10年,朱思昊也有很多思考,做房地产是建房子卖房子卖资产。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空间更好的为人服务?从业十三年,他想,应该要把美妙的空间向美好的生活深处再延伸一点。

于是,他和金渭涛一起创办了“呆住”。“呆就是止,住就是定,呆是一种全新的状态,安住现在的状态。“安住现在”这个词在欧洲叫Dasein,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指“缘此,动态中静止的本质。”朱思昊解释说。

他们最开始是做民宿酒店类的产品,随着公共空间的增加,他们发现,很多人喜欢在呆住聚会,聚餐,办活动,这些给了他们新的启发,摸索中他们找到了一个新的空间物种,“社群共享空间-Da sein Hall”。

朱思昊说,“好的关系能带来好的生活体验。社群的活跃背后就是对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更好关系体验的追求,希望好的关系能够更深入、更长久、更广泛。这就需要适合的空间的来承载美好关系的延展,面对面的互动是互联网无法替代的。”

呆住空间正是这样的关系体验空间。它以生活美学、人文情怀、善意关系、众生故事作为文化底色,给各类社群提供一个能够放松,放慢,激发美好关系的所在。

朱思昊有清晰的理念,更有超强的执行力。呆住.幽蘭,呆住.清音……一年间,“呆住系”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城市运作了8处空间。

在东四南大街的呆住.幽蘭,会让人不经意间想起木心的《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脑中会浮现“繁华似锦觅安宁,淡云流水度此生”这样的情景。

这样的空间,是可以穿透阶层,穿透阶段,穿越周期的。经济好或不好的时候大家都需要沉淀,也需要思考,需要交互分享。我们找到了激发的元素,底色是人们心中美好和善良这个最大公约数,这是朱思昊所思考的“大道”。

当被问及对创业的看法,他说,“出来创业,首先也是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我一直在思考,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认为创业该是以被人尊重的方式获取财富,然后被社会尊重。”

朱思昊的微信签名是他很喜欢的一句话:新故相推,日升不滞。我们在企业工作的十几年一直是深受责任感熏陶的。我们的思想、经验和阅历,都是过去赋予我们的。所以,我们创业一定要做些美好而又有意义的事情,才对得起这些帮助、这些经历和这份责任。

这位曾经的职业经理人,他成熟坚定、精力旺盛,而与众不同的是,他身上有一份无法掩饰的少年感,这或许就是他如今出走创业的初心之源。愿这份初心能开出灿烂的花朵。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