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李啸:奇巧的楷书

李啸的楷书给人的印象就是洁净,让人想起晋人笔下的小品,“濯濯如春月柳”,“轩轩如朝霞举”。由于洁净的笔墨带来了清雅、清新、清劲等一些新鲜的元素。

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李啸:奇巧的楷书

李啸书法

为文、为书的洁净之美,可以借此窥探作者的心境、胸际,对作品也持有一份认真细致的把玩心情,以表示对作者的尊敬。如李啸这样创作态的并不普遍,见得多的作品更趋向粗糙、残破、缺损甚至脏乱、昏暗,汤汤水水浑沌不清。李啸营造了一个洁净的空间。

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李啸:奇巧的楷书

李啸书法

那么,他是如何具体地表现呢?

首先是保持了精工的用笔。

从李啸的楷书分析来源,既有取法唐楷中的清秀者如褚遂良,又有北碑气息,还有行书笔意,三者融为一道。因此认为是楷书,又比楷书流丽、姿媚。

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李啸:奇巧的楷书

李啸书法

用笔精工可以体现在每一笔画的过程中。起笔、运笔、收笔,都交代得完整无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啸是笔法熟练胸有成竹的,指腕灵巧直达笔画最细微之处。譬如用笔的轻重对比鲜明。善于用对比来使笔画调节视觉,重者下笔沉实、缓慢,任墨汁渗入内而饱满;轻者提笔拂过,虽纤如丝缕,却有力拄其间。无论笔画轻重,均精细无舛误。

李啸的楷书字数繁多,在繁多字迹中表现如此一致、统一,可以联想到平和的心境和这种心境的持久。用笔除了精工之外,还有用笔之巧。

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李啸:奇巧的楷书

李啸书法

李啸楷书得益于巧。

巧中得妙,巧中见柔,笔画中多弧度,弧度软化了硬度,于是婉丽相矜,体状润泽,博众人欣喜。李啸的楷书有着普遍的欣赏者,即便不谙书艺者,也会觉得美观,这大概是比较符合“雅俗共赏”的一种形式吧。

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李啸:奇巧的楷书

李啸书法

李啸楷书无论字如何多,幅式或大或小,欣赏时都不会感到拥挤、紧迫。究其原因是利用了空间之“松”,从单字结构看,字形是向外拓展的、宽博型的,而字内却异常宽松,框架空隙大,留白多,加之字距宽,行距也宽,便如秋之草木空旷疏朗。

书写者行笔从容,观者亦心绪坦然、恬静。

如前所说,李啸的楷书中有碑和行书意味在内。譬如横画的起始就有碑之味,刚劲方整恍如刀刻,动作利落。

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李啸:奇巧的楷书

李啸书法

李啸把握点画分寸恰当,字洁净而有风骨,点富于跃动多变,画则不论长短、粗细,都有筋脉。这使他的楷书很坚挺、爽朗,重而不浊,细而不弱,力居其中。而且要提及的是,综观李啸前前后后创作的楷书,水平都很稳定,不妨认定,李啸的楷书创作已很成熟。

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李啸:奇巧的楷书

李啸书法

当然,李啸的楷书还是需要改进的。

譬如缺乏进行态,每一个字都写得珠圆玉润,每一个单字在用墨上都如一着色,看不到上一字与下一字有些许差异或联系。因此读李啸楷书,就是在阅读单字,一幅作品就是许多单字的堆积。

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李啸:奇巧的楷书

再如书写过程中也过于摆弄,如戏台上伶优搔首弄姿而不自知、而不节制。过于巧丽、扭摆也就趋于媚、趋于俗,不如质朴一些为好。同时,楷书的圆满表现,说明了功夫,给人的印象的确是好看,或者很好看,却又没有可资回味的因素。一眼看过,这也是很危险的。

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李啸:奇巧的楷书

李啸:江苏省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