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真的降本65%了嗎?

簡華義


1. TESLA 銷量成長史

Tesla自2003年成立以來,通過營銷區域的快速擴張、產品型譜的精準投放、數字化功能與服務的不斷迭代,從早期的上千臺銷量攀升至全球突破20萬臺銷量級,並通過建設上海工廠進行本土化擴張等戰略舉措向全年跨越全球40萬臺級銷量衝刺,近5年年複合增長率達到近80%。

從車型上來看,2013年,是特斯拉上市Model S純電動車的第一個完整銷售年份,並依靠該車型實現當年銷量2.25萬臺,隨著Model X及Model 3相繼在2015年及2018年上市,2018年全年完成24.5萬臺的新車交付,相當於自成立以來至2017年銷量的總和,其中,Model X交付145,846臺,一舉成為全美最暢銷的豪華純電動轎車,Model X與Model S合計交付99,394臺。

隨著產能問題得到階段性的解決,特斯拉逐步掌握如何運用規模化工具降低單車成本從而在價格端發力提升銷量,2019年第一季度生產62,950臺,交付50,900臺,二季度生產72,531臺,交付77,634臺,三季度生產79,837臺,交付量為79,703臺,並計劃全年實現產量達到50萬臺,但從結構上來說,特斯拉對於Model 3依賴度的上升是基於Model S與Model X產量的放緩,該兩款車型在三季度產銷量均同比下滑接近40%。

2. 2019年3單月扭虧為贏的背景及點評

2019年10月23日,特斯拉召開了電話會議並公佈了2019第三季度財報,向外界披露了幾項關鍵信息點:

首先,財務方面,第三季度營業收入63.03億美元,同比下滑7.6%,淨利潤1.43億美元,雖然同比下滑54%,但實現扭虧為盈,單車利潤率提升至22.8%,運營成本同比下降16%至9.3億美元,單車盈利能力的改善主要來源於產能爬坡問題的改善、Autopilot和FSD等功能選裝率的提升等利好因素;

其次,上海工廠方面,特斯拉已於8月完成工廠建設,目前國產版Model 3開始生產下線,而其建造成本比美國Model 3生產線降低約65%,且生產系統成本的支出可降低50%左右。

從上述信息可以得出,特斯拉無論是在美國本土還是作為未來一大核心市場的中國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為接下來的Model Y車型的提前生產和上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 Tesla臨港項目回顧

2018年5月10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註冊成立。7月10日,特斯拉公司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計劃於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年產能規劃將達50萬輛,從而正式拉開全面進軍中國市場序幕。

9月26日,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掛出一則土地出讓公告,出讓臨港重裝備產業區04PD-0303單元Q01-05地塊,出讓面積達864,885平方米,准入產業類型為新能源車整車產業製造,並要求平均每畝土地的投資金額不低於1,085萬元,而其出讓對象正是特斯拉,並於10月17日共同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合同交易金額總計9.73億元。

2019年1月7日,特斯拉舉行上海超級工廠(一期)開工典禮正式破土動工,總投資高達500億元,其中,一期投資160億元用以率先建成組裝生產線並確定主要生產Model 3與Model Y兩款車型。

歷經8個多月的建設工期,一期項目於8月19日完成全部竣工驗收,並獲得綜合驗收合格證,上海超級工廠也正式成為特斯拉繼內華達和紐約之後的第三座超級工廠,開始逐步推進生產動力單元和電池的二期建造。

目前上海超級工廠已開始進行Model 3的生產下線,計劃在今年從周產1,000-2,000輛爬坡至3,000輛Model 3,並預計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將年產能提升至50萬輛,涵蓋生產另一款車型Model Y,首條Model Y生產線預計將在明年10月開始投產,在年底之前達到周產量2,000臺。

根據工信部10月17日公示了申報第325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特斯拉已正式獲得了在中國生產電動車的許可,現於全國多個地區啟動招募大量交付體驗專員為後續終端營銷做好充分準備。

4. Tesla臨港項目意義——堪比“上汽大眾”合資項目

特斯拉臨港項目的快速順利推進源於其在先進製造工廠建設上已具備相當豐富的工程項目經驗,而更重要的因素是其獲得了中國政府的鼎力支持。

首先,為進一步擴大開放,2018年4月,國家發改委宣佈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並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股比限制,為特斯拉以全資形式進入中國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礎,上海超級工廠成為中國史上首個全外資汽車工廠;

其次,特斯拉獲得了以多家國有銀行為首的資金支持,其中,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浦發銀行及招商銀行等累計向特斯拉發放貸款高達85億元人民幣,為特斯拉的深耕發展保駕護航;

再次,上海工廠的建設僅用3日便獲得了臨港管委會的綜合驗收,在驗收過程中獲得了臨港管委會政策輔導、熱線聯絡、流程簡化等全方位的配合支持,刷新了臨港地區的綜合驗收審批新紀錄。

綜述所述,特斯拉臨港項目對於中國來說,是中美兩國貿易爭端的緩和劑,更體現了中國對於擴大開放、引進外資的信心與決心。如果說當年上海大眾成功開創了中國乘用車合資企業的發展歷史,那麼特斯拉作為新的樣板工程,其影響力與示範性將開創新時代外資獨資企業的美好未來。

5. Tesla國產車成本猜想。

2019年2月,在經歷多次裁員後的特斯拉CEO馬斯克在Twitter上公開表示,在節省了約8000美元(摺合人民幣約54197.6元)的信貸和燃料成本後,特斯拉Model 3的成本降至為3.5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3.7萬元)。相信本次臨港項目國產化並大規模上量後,成本可進一步降低。

而近日,普天蓋地宣傳,特斯拉Model 3成本比國內低65%。本君特別提醒,是生產裝備成本降低65%,不是車輛成本降低65%。


吉行天下Club


1. TESLA 銷量成長史

Tesla自2003年成立以來,通過營銷區域的快速擴張、產品型譜的精準投放、數字化功能與服務的不斷迭代,從早期的上千臺銷量攀升至全球突破20萬臺銷量級,並通過建設上海工廠進行本土化擴張等戰略舉措向全年跨越全球40萬臺級銷量衝刺,近5年年複合增長率達到近80%。

從車型上來看,2013年,是特斯拉上市Model S純電動車的第一個完整銷售年份,並依靠該車型實現當年銷量2.25萬臺,隨著Model X及Model 3相繼在2015年及2018年上市,2018年全年完成24.5萬臺的新車交付,相當於自成立以來至2017年銷量的總和,其中,Model X交付145,846臺,一舉成為全美最暢銷的豪華純電動轎車,Model X與Model S合計交付99,394臺。

隨著產能問題得到階段性的解決,特斯拉逐步掌握如何運用規模化工具降低單車成本從而在價格端發力提升銷量,2019年第一季度生產62,950臺,交付50,900臺,二季度生產72,531臺,交付77,634臺,三季度生產79,837臺,交付量為79,703臺,並計劃全年實現產量達到50萬臺,但從結構上來說,特斯拉對於Model 3依賴度的上升是基於Model S與Model X產量的放緩,該兩款車型在三季度產銷量均同比下滑接近40%。

2. 2019年3單月扭虧為贏的背景及點評

2019年10月23日,特斯拉召開了電話會議並公佈了2019第三季度財報,向外界披露了幾項關鍵信息點:

首先,財務方面,第三季度營業收入63.03億美元,同比下滑7.6%,淨利潤1.43億美元,雖然同比下滑54%,但實現扭虧為盈,單車利潤率提升至22.8%,運營成本同比下降16%至9.3億美元,單車盈利能力的改善主要來源於產能爬坡問題的改善、Autopilot和FSD等功能選裝率的提升等利好因素;

其次,上海工廠方面,特斯拉已於8月完成工廠建設,目前國產版Model 3開始生產下線,而其建造成本比美國Model 3生產線降低約65%,且生產系統成本的支出可降低50%左右。

從上述信息可以得出,特斯拉無論是在美國本土還是作為未來一大核心市場的中國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為接下來的Model Y車型的提前生產和上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 Tesla臨港項目回顧

2018年5月10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註冊成立。7月10日,特斯拉公司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計劃於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年產能規劃將達50萬輛,從而正式拉開全面進軍中國市場序幕。

9月26日,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掛出一則土地出讓公告,出讓臨港重裝備產業區04PD-0303單元Q01-05地塊,出讓面積達864,885平方米,准入產業類型為新能源車整車產業製造,並要求平均每畝土地的投資金額不低於1,085萬元,而其出讓對象正是特斯拉,並於10月17日共同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合同交易金額總計9.73億元。

2019年1月7日,特斯拉舉行上海超級工廠(一期)開工典禮正式破土動工,總投資高達500億元,其中,一期投資160億元用以率先建成組裝生產線並確定主要生產Model 3與Model Y兩款車型。

歷經8個多月的建設工期,一期項目於8月19日完成全部竣工驗收,並獲得綜合驗收合格證,上海超級工廠也正式成為特斯拉繼內華達和紐約之後的第三座超級工廠,開始逐步推進生產動力單元和電池的二期建造。

目前上海超級工廠已開始進行Model 3的生產下線,計劃在今年從周產1,000-2,000輛爬坡至3,000輛Model 3,並預計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將年產能提升至50萬輛,涵蓋生產另一款車型Model Y,首條Model Y生產線預計將在明年10月開始投產,在年底之前達到周產量2,000臺。

根據工信部10月17日公示了申報第325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特斯拉已正式獲得了在中國生產電動車的許可,現於全國多個地區啟動招募大量交付體驗專員為後續終端營銷做好充分準備。

4. Tesla臨港項目意義——堪比“上汽大眾”合資項目

特斯拉臨港項目的快速順利推進源於其在先進製造工廠建設上已具備相當豐富的工程項目經驗,而更重要的因素是其獲得了中國政府的鼎力支持。

首先,為進一步擴大開放,2018年4月,國家發改委宣佈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並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股比限制,為特斯拉以全資形式進入中國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礎,上海超級工廠成為中國史上首個全外資汽車工廠;

其次,特斯拉獲得了以多家國有銀行為首的資金支持,其中,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浦發銀行及招商銀行等累計向特斯拉發放貸款高達85億元人民幣,為特斯拉的深耕發展保駕護航;

再次,上海工廠的建設僅用3日便獲得了臨港管委會的綜合驗收,在驗收過程中獲得了臨港管委會政策輔導、熱線聯絡、流程簡化等全方位的配合支持,刷新了臨港地區的綜合驗收審批新紀錄。

2019年8月,國務院宣佈上海臨港新片區的正式成立為坐落於區內的特斯拉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打造吸引了延鋒百利得、聖戈班安全玻璃等一大批零部件配套企業的落地,也匯聚了海內外高端先進製造業及互聯網人工智能人才,幫助特斯拉進一步提升研發與生產效率、降低配套材料及物流成本,與此同時,新片區所推出的一系列以投資貿易自由化為核心的政策制度體系,為其在未來打造成為亞太區出口基地,享受出口免稅、退稅及所得稅優惠,建立跨境資金池等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綜述所述,特斯拉臨港項目對於中國來說,是中美兩國貿易爭端的緩和劑,更體現了中國對於擴大開放、引進外資的信心與決心。如果說當年上海大眾成功開創了中國乘用車合資企業的發展歷史,那麼特斯拉作為新的樣板工程,其影響力與示範性將開創新時代外資獨資企業的美好未來。

5. Tesla國產車成本猜想。

2019年2月,在經歷多次裁員後的特斯拉CEO馬斯克在Twitter上公開表示,在節省了約8000美元(摺合人民幣約54197.6元)的信貸和燃料成本後,特斯拉Model 3的成本降至為3.5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3.7萬元)。相信本次臨港項目國產化並大規模上量後,成本可進一步降低。

而近日,眾多媒體普天蓋地宣傳,特斯拉Model 3成本比國內低65%。漁夫特別提醒,是生產裝備成本降低65%,不是車輛成本降低65%。

而對於更細節的成本結構,漁夫特別想搞一輛Model 3過來親手拆解一下,可一來沒那麼壕,二來沒那個時間,還是借用一張網上比較流行的圖,供大家參考吧。

而多家媒體預測Model 3國產化後的價格約在3.5萬美元(送新能源車牌),相比某些國產特斯拉們,還是非常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值得期待。

6. 主要相關股票分析

回到正題,說說大家最關心的股票。朋友圈、微信群裡已經有了不少Model 3 國產化受益股的圖片,這裡借用國金證券圖一張:

漁夫仔細看看挑出幾個比較有意思的,供大家參考。

1) 旭升股份(603305),最純正的特斯拉標的

特斯拉一級供應商,特斯拉為公司第一大客戶(2018年佔其業務收入的61%)。公司以模具加工業務為基礎,逐漸延伸至鋁壓鑄業務。與特斯拉的合作始於 2013 年,並逐年擴大市場份額及配套量,目前已配套多個細分產品,具體如下:

財務數據如下,接近40%的毛利率和25%以上的淨利率,在汽車零部件行業絕對屬於頭部水準。

2018年客戶結構如下:

漁夫大致估算了一下,旭升股份給Model 3供應的鋁合金壓鑄件的單車價值超過3000元,具體對上市公司帶來多少業績增量,有興趣的可以算算。

2) 拓普集團(601689)

一家做汽車NVH起家的公司,目前已向輕量化底盤和汽車電子業務發展,16年進入特斯拉供應鏈,為期提供兩根鍛鋁控制臂及底盤結構件;

3) 三花智控(002050)

全球製冷控制元器件龍頭,多個產品全球市佔率前三;其子公司三花汽配為Model3供應7個熱管理部件:帶電磁閥的熱力膨脹閥,電子膨脹閥、電子油泵、油冷器、水冷板、電池冷卻器、壓塊,單車價值應該超過1000元。

其他股票大家有興趣自行研究吧,就不多說了。

另外坊間傳言,LG 化學已在其位於中國南京的工廠開始批量生產Tesla Model 3的鋰離子電池,有興趣的粉絲可以去翻翻LG產業鏈,找找動力電池領域的受益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