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改新,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的“商鞅變法”

日本(倭)在二世紀左右建立的“邪馬臺國”並不是統一的王國,而是由近三十個小國組成的國家聯盟。到了五世紀的“倭五王”(贊、珍、濟、興、武五王)時代,經過了激烈的戰爭形成統一的大和王國,但國家也並未形成中央集枚式的統治狀態。雖然邪馬臺國時期的小國不存在了,卻出現了許多氏族集團,倭五王所代表的王族是這些氏族中比較強大的一族,因而被推舉為王。但王族若想要更為有效地統治國家,必須聯合擁有眾多氏民、強大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的氏族首領,由此氏姓制的統治方式應運而生。至於日本為什麼沒有像中國一樣出現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後面再找時間論述。

大化改新,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的“商鞅變法”

大化改新,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的“商鞅變法”

氏姓制的中心內容就是國王利用向強大的氏族首領贈姓的方式控制他們,再利用氏族首領控制氏中的普通民眾,從而達到統治全體日本人的目的。有關日本的姓氏可以參見前文

這些氏族首領擔任的職務是世襲罔替的,而且權力很大,常常能夠左右國王的廢立。在七世紀初,此時勢力最大的氏族是以蘇我馬子為首的蘇我氏。

645年,乙巳之變中,當時掌權的蘇我氏的首領蘇我馬子之孫蘇我入鹿遭到孝德天皇的暗殺,隨後一族幾乎滅亡。為了廢除氏族壟斷政權的體制,完善了日本的統治制度,孝德天皇宣佈模仿中國建立年號“大化”,次年,以“中大兄”為首的改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為藍本,參照日本的習慣,從經濟到政治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體制,史稱“大化改新”。

在政治方面,大化改新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一是,收皇室和豪族的私有土地歸國家,是為公地公民,對大夫以上高官貴族賜予食封,以下的官員、百姓賜予布帛,作為俸祿。

二是,劃分行政區劃,將全國分為畿內七道,建立京師、國、郡、裡等功能性地方行政組織。

三是,改革統治機構,完善軍事、交通制度,組織中央集權的全國性行政組織,建立京師和地方行政機構,設立關塞、防人(戍邊軍)及驛站,各置職官。為樹立中央集權專制思想,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立誓“天覆地載,帝道唯一”。

647年制定七色十三階冠位,649年制定十九階冠位。又於649年詔令國博士高向玄理與僧曼設“置八省百官”;在地方上設立國,由國司治理;設立郡,由郡司治理;設立裡,由里長治理,這樣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權行政體制。

大化改新,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的“商鞅變法”

在經濟方面,大化改新以土地政策為主,效法隋唐的均田制;

一是,造戶籍、計賬(賦稅簿賬),實行“班田收授法”。班田六年一班,即政府每隔六年,班給六歲以上的男子口分田二段,女子為男子的三分之二,私奴婢為公民的三分之一,公奴婢同公民數;受田人死,口分田歸公。廢除皇室屯倉,把貴族的田莊及部民全部收歸國有。

二是,改革租稅制度,施行租庸調新稅法。班田農民交納租、庸、調,收貴族土地歸國有,把部民轉化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分土地給農民耕種,定期向農民收取賦稅。

三是,確定官馬、兵器、仕丁(勞役的一種方式,每50戶選所謂正丁兩名服勞役)、采女(侍候天皇的宮女,主要是膳食等,由郡司進獻)等制度。

大化改新,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的“商鞅變法”

在大化改新一千年前的中國秦國,商鞅主導的變法也是以土地政策為主,推行中央集權制,視為中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開端。因而大化改新儘管仿照隋唐律,但也被視作是日本的商鞅變法。

大化改新,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的“商鞅變法”

但大化改新卻遠遠沒有商鞅變法那麼成功,主要原因是

政治方面

大化改新後建立起來的所謂中央集權制的官僚制度,其核心仍然是從氏姓制轉化而來的貴族體系,大化改新的重要目標就是改革這種氏姓制,建立中央集杈的國家政治制度,但氏族制的影響仍然很強烈。

第一,官吏的選擇是從維護由氏族首領轉化而來的貴族的絕對統治地位著眼。

第二,貴族出身的官吏的社會地位崇高,待遇非常豐厚,享有很多特權。

第三,官吏繼任和升遷的依據是世襲制。

經濟方面

班田制並不適合當時日本社會,土地來源,唐朝的均田制的土地來源是戰亂後出現的大量荒蕪土地,而日本班田制度的土地來源是剝奪現有貴族的土地來源。因而在實際推行過程中受到來自“氏族”階層的強烈抵抗。

大化改新,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的“商鞅變法”

大化改新是以“中大兄”為首的改新派,以“法制完備"的唐朝中央集權制國家為典範,為建立天皇中心主義的律令制國家而進行的政治改革。改新派執政後,自上而下,變法革新,以班田收授製取代“部民制”,奠定了新興國家的基礎,改變了政權性質,讓新的封建經濟基礎服務的上層建築。通過大化改新,把廣大部民(農民)從貴族的控制下解放出來,作為公民授予口分田,負擔一定的租庸調,地位有所改變,提高了生產積極性,解放發展了生產力,穩定了社會生產環境,發展了社會經濟,奠定了日本繁榮發展的基礎。

改新確立了律令制的中央集權,把從前佔有土地和部民,獨立性很強的貴族改造成為律令制服務的官僚,削弱了其貴族特權,確立了一套頗為先進的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了日本的政治統治制度,限制了為爭奪土地和人民而進行無休止的鬥爭,天皇制的中央集權國家由此而建立,為經濟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比較穩定的社會環境,是日本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誌。

在大化改新的不到二十年後,遭遇了唐倭第一次戰爭,參見前文 ,改革派和保守派又發生了劇烈的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