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前感觉月薪一万好高,毕业后真的一万了,反而感觉不高了,这是为什么?

勋章6043


这个现象非常普遍,我当年也是同样的感觉。

后来我学了心理学,慢慢明白了这个道理。

当你没有得到一样东西之前,你觉得它很美好;当你得到以后,却觉得它非常普通。

这其实是人性的“弱点”,没有得到前,你关心的都是它好的一面,而得到后关心的却是它不好的一面!

下面,结合我自己的经验,给大家做一些分析,仅供参考!

一、毕业前你很“弱”,所以一万元月薪真的很了不起

大学毕业前的我们,除了少数同学会勤工俭学或做兼职打工,大部分人都还是专注自己的学业,毕竟这个也是学生的“主业”。

也就是说,作为学生的我们,那时候很“弱”。基本要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或者说即便去打工也赚不到什么大钱。

所以,你听到某某学长一毕业就月薪一万,会非常羡慕。

羡慕的原因很简单,你是拿现在的自己去和现在的对方去比较的,你还是一个无法赚钱的学生,对方已经毕业工作,这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如何同日而语呢?

这其实就是人性,当自己“弱”的时候,总是崇拜那些“强者”,希望自己能达到和对方一样的“强”。

当我们了解了心理学的原理,你就更懂得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

所以,毕业前不妨就承认我们自己还很“弱”,但是那不代表我们一直就很“弱”,等到毕业后自己也可以工作赚钱时,也许你比当初羡慕的那个学长月薪还要高。

这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维,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毕业后你“强”起来了,一万元的月薪反倒觉得不高了

大学毕业后的我们,变得更加成熟了,也有了真正赚钱的能力。

赚钱的这种能力,并非毕业这个节点给你带来的改变,而是在你读书时期就已经逐步积累沉淀在那,到了毕业求职,你拿到的offer,就代表了你过去十多年寒窗苦读的一种“身价”。

所以这就是为何一般的研究生都要比本科生起薪更高,而985、211毕业生的薪资比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薪资也要略高的原因所在。

那么此时你已经变得“强”起来,有机会拿到一万元月薪了,为啥还觉得收入不高了呢?

我想大致有以下两点原因:

1、身边的人都赚钱了,圈子不同导致的

读书时期,你的圈子都是学生,99%的人都不赚钱,那就是月薪0和月薪0的比较。可你工作以后,作为一个职场新人,起薪也许是公司里所有的同事中倒数的。比如你毕业后去华为、阿里做程序员,给你月薪一万,可你周围那些工作几年的程序员们都拿月薪两三万元,那么你就是相对的最低,此事你还会觉得月薪一万很高吗?当然不会。

这就是圈子不同给你带来感觉上的差异。

2、生活消费更大了

毕业前,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相对还是不高的,毕竟学校的食堂定价都有管控,学生口袋里的生活费不高,所以也都收着消费。

而毕业后踏入职场了就完全不一样,灯红酒绿的,完全就和市场接轨了。有些年轻人一毕业还要买房买车,有了各种贷款,我想压力不只是成倍地增加了!

三、职场上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设定奋斗的目标

很多毕业生踏上职场后,往往就显得非常迷茫,因为大学里会有老师、家长督促着自己考高分或者参加比赛,但是到了职场,完全依赖个人自主的规划和努力了。

为什么有些人工作几年觉得月薪一万也很不错,而有些人月薪两万都不满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职业规划目标的不同。

如果你的目标设定的是毕业后三年要实现月薪两万,那么你起薪只有五千时,你会非常努力,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会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而你什么目标都没有,就好像船舶在大海中漂泊,漂着漂着就容易颓废了。

所以,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我想说一句,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合理地设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你工作起来才有激情和动力,你的人生也会更加有趣。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欢迎转发本文,并点击关注我,@丁路遥知事,每日为您解答职场问题,分享职场信息。


丁路遥知事


题主觉得月薪1万不高了,和毕业不毕业没什么关系,主要取决于这3个因素。

为什么达到月薪一万的人,反觉得不高?

在我毕业的前三年,都觉得月入1万好多啊,特别羡慕。

还记得那时老婆在某企业上班时,电梯里有人讨论,这个月能够领取8000元薪水,回家给我说这件事还说了半天。

对于大多数人,月薪1万太难了,但为什么达到这个水平又觉得不多了呢?原因在以下几点:

①你身边的人层次变高了:

实话实说,现在我月薪近3W了,兼职收入还有1万,我觉得我太穷了。因为身边朋友,不是年薪60W以上总经理,就是年入百万的老板。而这些人曾经都是自己的同事,当初和自己一样屌丝,现在呢?别人一步步走向光明,自己还在赚辛苦钱。

如此对比,不说月薪1万,月薪3万都觉得不高。

每个人都是这样,到一个阶层了,从不会向下对比,永远都是向上,除非到了马云那个层面,否则永远都不会满足。

② 你开支变大了

有个陷阱叫“中产阶级陷阱”,简单来说,为了表面自己“身份”,消费水平也会强行提高对于阶层。于是发现,收入变多了,但存款还是没变,仍旧感觉很拮据。;其实题主也是如此,之前在大学开支非常小,当然觉得1万元多,现在踏入社会,方方面面都要花钱。

③你麻木了

初拿1万元时还是非常兴奋的,但时间久了,就没什么感觉了。

就好比马云说的:我对钱没什么兴趣。

持续久了,再多钱也会这样。

总结:

为什么月入一万都觉得不高了:

①你身边的人层次变高了。

② 你开支变大了。

③你麻木了。


给自己定个目标吧,朝着月入2W、3W、5w继续出发!


鹏君的职场江湖


看见这个问题,想起了我毕业那年的事。

我是2006年毕业的,当时在哈尔滨,找工作时,当地工资都只有一千多点,有的公司以我们是应届生为由,压价压倒700元一个月,管吃不管住,还和我们说找个床位很便宜。

我是抱着“父母在,不远游”的态度一定要回大连的,根据其他老乡的经验,我觉得1500到2000都是我能接受的范围,毕竟学机械的女生找工作真的太难太难了。

好在我回家后的第二个月就找到工作了,1700元,有五险一金!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什么税前税后,只知道到手工资。因为当时全国已经实行五天工作制,那家公司周六算加班有50元加班费,我的到手工资基本还是1700。

可是和初中老师的一次偶遇,让我知道我的工资有多惨。

和老师见面寒暄过后,他问我工作怎么样,工资能不能达到三千。我想这可能是其他同学的收入水平了吧?初中同学中考上大学的并不多啊!

于是三千成了我的目标。可在这家公司干了四年,工资虽然有波动,但除了春节发几百过年前,就从来没超过两千。

于是跳槽、找一个月薪三千的工作进入我的日程。

好在一切都顺利,我很快找到了这样的工作,税前三千,依然五险一金,等工资到手我才知道,原来五险一金要扣那么多啊!于是我又有了更高的目标,并且在这个公司一步步实现了。

当我发现这家公司已经无法再达到我的目标时,我又跳槽了…

但其实,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满足,因为物价在上涨,生活水平在提高,父母在一天天变老,还有孩子的出生和培养,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还有通货膨胀要抵抗…

我记得上大学时,我家曾经的房子只要三千一平,现在那个房子已经超过一万一平了,房价也许是虚高,但物价是实实在在的在增长,这些恐怕在学校里都不会想到,因为那时候,大部分花的都还不是自己挣的钱。


榴莲猫觉主


有这种感受是人之常情,因为在毕业前呆在学校里面,吃住和在校外相比,相差不止一个档次。


毕业之后进入社会,吃喝拉撒都需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同时还要照顾家人等,需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即使一万的工资在有些情况下也可能满足不了生活所需。


出入社会后感觉工资不够花的原因有很多,下面来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一、毕业前学校里面有各种隐性补贴,待遇福利较好


记得以前在校的时候,中午就餐的话一荤一素只要5.5元,而且管饱,有些时候还能免费提供汤水,可以说是很好的福利待遇。


有时想要和朋友加餐的话可以几个人一起整一个火锅,平均摊下来一个人要不了20元钱,非常地划算。既能吃饱也能增进大家之间的友谊,免费空调,免费调料,免费座位等等,这些在外面都是享受不到的。


国家非常注重教育,每年也投入大量的资金进教育行业,为的就是能够给广大学子提供一个安全有力的保障,让学生们能够安心地学习,快乐成长。


二、毕业之前对社会现实不充分了解,毕业之后各种困难接踵而至


学校与社会之间有一个严重的过度,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不用为了生计而发愁,比如房贷、车贷还有其他一切杂七杂八事项等。、


毕业之后有了工作一切都要精打细算,哪怕是一分一厘也要仔细琢磨。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房租、上下班通勤花费,还有买衣服等生活开销也是一大笔花费,稍不留神工资一下就没有了。


生活不易,出了门就要花钱。毕业前后的巨大差距给刚入职场的学生们来了一记沉重的打击,一万月薪不算少,但是真正需要用钱的时候多少都觉得不够花。


不断磨砺,砥砺前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祝好~~~

[文:新学堂 图: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来自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职场领域新知识,欢迎关注新学堂,记得多多点赞,谢谢合作!]

新学堂


毕业前感觉一万月薪好高,毕业后真的一万了,反而感觉不高了,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这种感受。记得我当年在学校时,看着亲戚朋友每月都有两千左右的收入,那可是真的羡慕啊,想着等自己工作后也有这么多钱,不会为基本的生活发愁了,想想都高兴。可是等自己工作后真的有了两千多后,却不这么认为了。原因如下:

第一:生活开销不同

学生时期主要工作就是学习,考虑的也是怎么好好学习,怎么找个好工作,除了日常的生活学习方面的开销外其他方面的花费比较少。工作以后就不同了,生活标准比以前高了。人情世故方面开销大了,同学结婚、同事办酒之类的都要花钱。孝敬父母长辈、过年给小辈的压岁钱都要花钱。有些男同学工作以后要考虑结婚买房的问题,需要开始存钱了。所以工作后的收入不仅觉得不高,反而感觉时常不够花。

第二:体验不同

以前我们没有亲自体验赚钱的难处,觉得有一万的收入蛮不错。当我们真正自己通过辛苦努力赚到一万后,体验到了赚钱的不易,付出跟收获基本对等,也就不会觉得多,反而有时会感觉少了点。有时我们通过努力完成一件刚开始期望值很高的事情后,没有刚开始那么兴奋,因为这里面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有这样的结果是正常的。

第三:参照物不同

以前的圈子以是同学为主,大家基本差不多。工作后接触到了比我们收入更高的人,做对比的参照物不同了,现在是拿月薪三万的人来做对比,所以会感觉不高了。

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毕业前的月薪一万和实际工作中的月薪一万会感觉不同,希望我的回答能为你排忧解惑,不足之处欢迎在评论区一起探讨!


茶馆老九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共鸣。说说我的经历和心情的变化吧,或许能有一点共通之处。

我是大专肄业,只上了一年,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没有继续读完。早早出来工作,从酒店端盘子起,月薪600。中间摸爬滚打换过很多工作,最后走上销售行业,终于在2015年第一次拿到一万元工资。

说几个给我触动很大的经历和当时的心情吧。2006年,我在合肥某五星级酒店西餐厅打工,当时轮岗,到送餐部工作,送餐到某房间,一位女士开门,挺健谈的,跟我聊了几句,我就随口问了她为什么选择我们酒店(当时心里想的是合肥有很多便宜的酒店啊,这里要500多一晚),她说: 我也不知道有哪些酒店啊,随便选了一家……尼玛,这是多有钱,五星级酒店随便选一家……住一晚加吃一顿送餐,顶我一个月工资……所以,第二个月我就辞职了……心里暗暗发誓,以后我一定也要这么牛逼,五星级酒店随便挑……如今虽然住得起,却不会真的跑去住,心态跟之前差别很大了。

后来2008年左右,去了宁波,做跟单。看着出入星巴克的白领们,夹着苹果笔记本,喝着顶我一天饭钱一杯的咖啡,想象着自己某天也能这么光鲜……如今做到了,笔记本两本,macbookpro加一个windows超极本,嫌苹果本子重,出门带超极本。在高铁机场等出发的时候一般都会去星巴克坐着,去到陌生城市也不爱窝在酒店房间,喜欢去星巴克喝杯咖啡,办办公(最开始几次总觉得自己在装逼,如今真的毫无感觉了)。

再到2015年左右,工资第一次上万了,兴奋之情无以言表!!!简直觉得自己牛逼极了!我竟然也是传说中的(请原谅我的浅薄)万元户了!然而,渐渐地发现身边的朋友,同事们,友商小伙伴们,跟我级别差不多的,似乎收入都比我高……好吧,继续发粪涂墙!激动的心情很快平复下来,开始攒钱买车。

2016年贷款买了车,2018年还完了车贷。今年开始考虑买房……

以上是一个从草根阶级摸爬滚打,渐渐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的伪年轻人这些年的经历(非常幸运,我还没有秃顶,而且我悲哀地觉得自己仍然处于草根阶级)。

从我自己的体验来看,曾经觉得难以企及的万元月薪,在真正达到甚至超越之后,会发现其实也就那么回事。欲望是无止境的,月薪3000时生活可以过,月薪上万时生活好一些,但欲望也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合理地利用欲望,能够刺激自己发愤图强!(例如我在酒店和路过星巴克的心路历程)

下一阶段目标,希望能在5年内,先把房买了,再把车换了!




Sales行者


看到这个,突然想到一句话,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到的却有恃无恐!话糙理不糙。当你真正拿到1w的时候,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1. 没有真正理解税前和税后的区别

毕业前,大家都是大学生,还没真正上过班,仅仅听到月薪过万实在是太让人项目了。雷哥刚刚大学毕业的时(2015年),找的工作刚好月薪就是1w。说实话,当时挺开心的,身边90%的同学都是1w左右的工作,完全没落差。想着月薪1w,以为到手后也差不多1w,当时对未来是充满希望。


等我真正入职后,才发现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公司社保和公积金缴纳的基础是10000元,补充公积金5%,计算后到手7K+。 真正到手后,才明白自己可支配的钱原来只有7000多。

2.生活成本的差别

我们读书的时候,住宿舍空调独立卫生间,住着很舒服,每年才需要1200元。吃饭是食堂,一天十多块钱撑死了。 可是毕业后呢,1w的工资,到手7千多,每个月的房租2千,每天午餐50元(早饭5块+25块+20晚餐),每月1500元左右,电话费100元,买水果200元,朋友聚餐,买衣服,买书,周末上培训课.....


最后发现每个月真的存不下钱.......

此时才发现,月薪1w真的是很苦逼的。所以当我们真正月薪1w的时候,工资真的不高。

3.人的欲望无止境的

人的对金钱的欲望真的是无止境的,即使现在月薪10w+,估计也会很焦虑,感觉也不多。雷哥拿到1w的月薪时候感觉3w月薪应该挺多的了,如今真正的月薪不到3w,感觉其实也就那么回事。真的是不多。

因为你月薪提高的同事,各方面的花费也就提高了。今年报名学习的课程就花了不到5w。

总结

人们对金钱的欲望确实是无止境的,无论赚钱多少,生活开心最重要。您说是吗?

如果事少钱多离家近,那就爽了。

最后祝大家财源滚滚,2019撸起袖子加油干!!

欢迎大家关注【头条送书小王子】雷哥office,每周免费送书/分享职场办公神技,希望我的分享可以提高大家工作效率,从此不加班~

雷哥office


欲望不同;

大学时,你的女朋友喜欢coach,两三千块钱的包,攒攒钱还是能经常给她惊喜;

工作后,她身边同事都是lv,你发现即使不吃不喝,也要攒小半年的钱才能买个她喜欢的款;

大学时,你坐火车去旅游都能很开心,因为有的是时间;

工作后,你发现旅游只能趁着黄金周假期,机票动不动就上万;

大学时,喜欢听歌的你买了个500块钱的高保真耳机能高兴一周;

工作后,森海赛尔HD800放在面前,顶多能抽时间听一两回;

大学时,200块钱就够几个好友大一吃顿;

工作后,情人节高档餐厅一个人就要1314元;

大学时,梦想买个卡西欧MRG,要一万多

工作后,你了解到一个牌子叫百达翡丽,基本款20万起

无限膨胀的欲望,挣多少钱也满足不了


异乡置业


因为我们现在的环境不一样了,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了。以我自己的例子为准:

毕业前:

1、向父母要钱,基本不会为了钱而困扰。

2、基本食堂吃饭,偶尔外面小搓一顿,所以吃饭上面开销基本不大。

3、谈个女朋友,平常送点小礼物即可。

4、对未来没有规划,不知物价水平。

毕业后:

1、自己赚钱,月月空成了常态。

2、公司单位食堂可能只有饭补,每个月都要额外贴钱吃饭,加之公司食堂还那么难吃,去外面吃成了常态。

3、约会吃饭都是按几百计算,送个礼物都是几百上千计算。

4、未来渺茫,感叹物价好高,同龄的人已经拿到上万的工资了,好棒棒。


总结:其实几年的时间,物价飞涨,让我们感觉钱很好花了。加之我们毕业后,都是用自己的钱,觉得钱不够用。以前不知钱为何物,现在才知何物为何钱。


老戴和小戴


13年大学毕业,到现在也6年多了,期间物价上涨,房价上涨,原来4元的煎饼果子现在8元也封不了顶了。说白了,钱变得更不值钱了。

其实题主月入过万已经超过了很多人,已经很优秀了,那为什么大学之前期待的薪资到手了反而觉得没有那么多也没那么幸福了呢?

首先我们来看下大学里面的消费主要在哪些地方,吃饭+购物+其他消费。

我以我自己为例,大学期间吃饭基本上就是依靠学校食堂和学校外面的小吃街,10-13年那会儿,食堂的饭菜8元左右就能一荤一素,吃的算是可以了。外面小吃街麻辣烫自选,10元左右就可以吃的很好。炒饭炒粉基本版5元一份,等我大三的时候就涨到7元了。

购物可以去的地方比较多了,市中心的商场还有小商品市场都可以,淘宝没有现在这么便利,但大二学校内也实现了收件自由。

其他消费例如有条件的去景区玩啊,学校附近有很多收费或者免费的景区,古城什么的。逛街游玩都很方便。

再者那个时候有周末,有时间也有钱,没有工作压力和各种烦恼。那个时候生活费1000元都感觉幸福感满满,想着哪天工作了月入过万了,那真的是生活的很舒服了。

回到6年后的今天,消费结构变了,那1000元能买来的幸福感现在1万元可能也满足不了了。还是以我为例,目前主要的消费集中在吃+穿+住+行。

目前吃主要是自己买菜做饭,偶尔去外面吃饭。穿以淘宝为主,很少逛街。要还车贷要还房贷,每天上班老公开车我电动车。这些基本的生活成本加起来6000左右。这些还是基本,没有孩子,家里人不生病,没有朋友结婚,暂时不上交父母钱。

所以离开了校园之后,特别是有了家庭之后,一万元真的不多。一方面物价水平在这,工资水平在这,另一方面生活压力也在这里。

学校里面只要按时上课好好学习就完了,不用考虑明天的钱从哪里来,因为那个时候是靠父母的供给。现在呢?业绩完不成焦虑,家里一堆事焦虑,即使是到手工资比较多了,也少了那个时候的一种轻松,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都不容易。

然而题主也是幸运的,毕竟收入已经超过了很大一部分人,而且题主还年轻,肯定还有更高的收入空间。合理规划努力工作,虽然我们没有了学校里那种轻松的心态但社会上的历练,会让你成为一个更有责任感的人,感恩父母的付出,照顾好自己的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