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的理财险应不应该买?

联和品牌


保险公司就是做保障产品的。也就是解决某个需求的。

保险公司有一些万能险带分红或者年金保险,他的作用不是理财。他是保证以后的刚需费用,比如教育,比如养老。他是一个复利的账户,可以说前面10年甚至20年利息并不高,甚至有的保险公司账户里10年才能看到回本,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本金加利息成为新的本金,会有一个原子弹爆炸的效果。

一般建议35岁之前的人作为被保险人,如果家里有孩子,孩子做被保险人是最好的,理论上假如按照平均年龄80岁来算,活的越长,账户里的钱就翻倍越快。如果50岁才买,那么有可能人离开了,账户里的钱也没有发生翻天变化,最多翻一倍而已,如果去抢购的财富产品可能会更高收益。前提是你所投保的这个保险公司资金够雄厚,增长够稳定,盘子越大约稳。他是保证你活着就有钱领,越老越有钱,但是主体是被保险人,而不是钱。一旦被保险人离开,所有钱的复利就会终止,财富累积就停下来了。

如果你想解决未来养老,实现财富传承,需要避债避税或者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隔离,可以买这样的保险。

短期想看到收益,三五年拿出来用掉就不建议你买这样的保险产品。


李惠晶说保险


保险的理财能买吗?算一笔账就知道了。

20年前,我丈夫的工资每月三百多元,当时我的工资 还不到三百,就给孩子买了一份婚嫁金。每年交 三百元,交十七年,孩子到了二十多岁能领一万二千多元。当时买保险的时候,还认为一万元是天文数字,到时足够孩子 结婚用的。可是看看现在的一万元够什么,哪个孩子的婚礼不得十几万。

也是在20年前,给儿子买了教育金,每年交460多元,交满14年后,到18、19、20、21岁,每年领1000元,22岁领2000元,24岁领4000元,就领完啦。一共才领8000元,当时认为这些钱,足够孩子完成学业,现在看看一年的教育金都不够。20年前,这里的房价每平才400多元,如果这些钱用来买房,现在该是一笔多大的财富。

所以理财不能致富,特别是保险理财。但是保险的意外险和重疾险还是很好的,值得购买。他们是护城河。

货币的超发,带来的物价上涨,使得存在银行的钱,购买力越来越小。所以钱不是财富,只有带来现金流的投资才是财富。

所以要学会投资。


广州的南方妹VLOG


保险公司的理财险可以买。

保险公司的理财险不能仅仅看收益,并且与市场上相比较,因为通过收益比较,你会发现怎么计算都不合适。但你又经常听说很多明星大佬都买大额的理财型等保险,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理财型的保险更多的作用是这几点:

一是藏富(一般保险资产在财务统计与盘点的时候不作为选项),因此可以起到藏富的作用。

二是避税避债,保险资产是免征遗产税和即使客户破产,保险资金也不会用于还债,二是属于受益人的直接所得。

三是锁定长期利率,市场上的理财都是不断变化的,而目前国内像普通存款等都在像负利率时代发展,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将净值化,采取浮动收益,而保险有一个长期锁定的保证收益加浮动收益制度。

四是用于传承、养老等规避未来不可预测的风险。未来房产等资产继承都要征税,因此意味着子孙在继承时,付出的成本更高,因此保险科技解决该问题,人的一生会有各种意外,重疾、意外、生意失败等,因此储蓄险个亿提前规划自己的养老问题。这也是即使理财型的保险收益不高,但有钱人也热衷于购买大额的理财保险。

五,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可用资金不多,保险理财流动性差,收益低,作者是不建议配置的,但普通家庭必备的是每个成员的重疾险,防止因病致贫。

我是理财师果冻,致力于做一个有温度的理财师,希望可以帮到你!


果冻的果冻


很多人对储蓄型保险特别是年金险抱有很深的成见,包括我:

既没有保障功能,收益率又很一般,买少了没意义,买多了又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流动性又差,简直是个鸡肋的产品。

而且早些年我是看不上年金险这点收益的。

2013年余额宝也有6个点了吧,P2P每年10—20个点很正常,15年的牛市动辄一天好几个点的收益也是没谁了。

但后来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随着HG经济下行,金融GJC改革,去刚兑,余额宝已经降到了2左右,2018年P2P不断暴雷,牛市之后的指数摧枯拉朽,只剩下一地鸡毛……

去年底以来,我不断地清理在P2P平台投入的资金,很幸运,雷潮滚滚的2018年,我并没有踩到一个。(客观来讲是比较怂)

但是,经历过市场的残酷教育,我显然不愿意再冒这样的风险。那么问题就来了:家庭对流动性资金的要求并不高,从P2P里面退出来的钱,接下来要投到哪里去?(几种选择)

1、投资P2P,股市?

无论过去、现在、将来,P2P和股市一样,都是高风险的投资品种,养老资金实在太过重要,输了无法重来。

2、银行理财,跑得赢通货膨胀?

中国目前基准利率1.5%,从90年代的10个点一路下滑,保本理财已经降到了3%左右,非保本理财降到了4%左右,收益低还不算,大部分都是中短期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我很难接受。

考虑到中国现在的通胀情况,未来一定跑不过他!

中国的通胀情况

3、房产

买房投资可以吗?可以,但现在有点晚了,房产投资很难有像过去一样明显的机会。

而且有房在手,那也是资产,而不是现金流,无法变成每个月的生活费用。

4、私募和信托

固定收益类信托或私募倒是不错的选择,但是金融GJC改革,而且去刚兑的形势下,近两年来爆雷的也不少。

而且这些产品都只有高净值人士才有资格购买,屌丝恐怕还要奋斗三五年。

也许是因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对家庭和社会认知的改变,年轻时觉得很遥远的养老问题,现在开始考虑了。

而且所有的理财投资渠道能满足“安全保本、灵活使用,稳定增值“的就只有年金险这一个工具了。

年金险的好处在于无惧牛熊,穿越整个经济周期,用固定的看得见的投入来对抗几十年后的不确定性。


清流保


保险公司的理财最好不要买,保险公司的很多理财产品最后算下来年利率不到1%,连余额宝都拼不过,何必去买他们的理财产品呢?

保险公司最大的作用就是风险管控,给家人买个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寿险等等,的确是有必要的,在风险发生的时候,保险公司的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至于理财,我的建议就是你最好自己开始学习理财,要不就是找专业的理财顾问,帮助你打理家庭财产。

总之,不要再不该偷懒的地方偷懒,比如说学习,如果因为懒惰,把理财这件事交给保险公司,最后吃大亏的一定是自己。


关注文英成长空间,我会伴你阅读更多投资理财经典,打造富人思维,训练自己对财富的洞察力,抓住身边发财的机会。


文英成长空间


你读了这篇文章,估计你就不会轻易买了,否则很容易被套路了。

年金险的本质。年底了,开门红期间,很多公司都推销这类产品,本人拿点时间总结一下,继续把扒扒皮。一篇长文分享如下:

我先说一下年金险的“前世今生”。

上个世纪90年代,属于一个高利率的时代,或许我们80后的父母感受很深,当时我们这一帮80后还没有出道,基本都在上中学。

那个时代,银行利率维持在10%左右,甚至五年期银行利率超过了12%。很多公司的年金险回报率在8%左右,甚至超过10%,因为利率写在了合同里,随着银行利率的下降,那个时代买到这样的长期的年金险,(固定利率+刚性兑付),简直是赚大了,的确尝到了甜头……

月有阴晴圆缺,经济上的利率和汇率都也会有波动风险。经历90年代“年金险事件”,国寿、平安等知名公司巨亏,也只能忍着委屈继续经营……

这个事件,也给中国的管理层上了深深的一课,毕竟成长都需要代价的,包括一个国家和企业。

所以当下,理财年金险,再想占到保险公司的便宜,很难了。

第一, 有了前车之鉴,监管部门也有经验了。

为了防范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当下把约定利率规定到了最高4.025%。即3.5%的1.15倍的上限值。2017年下半年也约束并限制了万能险,目的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市场秩序,打击保险领域的中短期资金的存续。利率太高,保险公司的负债就会越高,风险也就越大。

第二, 保险公司也算吃一堑长一智,现在精算师都是高学历的“人精”。

无论何种年金类的返还,已经事先彻底的精算过了。现在保险公司也学精了,虽然有“保底收益”,但是保底以上的收益是不确定的,收益分为所谓的中档、低档、高档收益,这也仅仅是承若。另外分红险,也是不确定的,少的时候可能为零。所以这也是无法推荐年金类保险的原因。(因为折合成年化收益,真的很难去计算,因为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

市面上很多销售的产品,表面那么美好,更多的都是美丽的陷阱。

年金险其实本质就以下属性:

第一, 安全性。第二,收益性。第三。流动性。

1、 安全性,不再解读。

2、 收益性,10-30年的收益,也就维持在3%—4%。

3、 流动性性。

弱流动性,5-10年变现的可能只能拿回现金价值,而不是本金,言外之意,退保可能会带来损失。银行储蓄流动性很强,任何时候的变现也不会有资金损失的。

认可以上1-3点,才是选购年金险的前提!

牢记这三小句话:3%-4%的低收益率,极高安全性加极低的流动性。



府台丶


想让空调有电视的功能,想让微波炉能洗衣服,这混淆了物体间功能价值的界限,也就是所谓的抬杠。虽然有很多跨界产品,但是常识上一个物品的出现一定是背负着后面强烈的产生需求。可是为什么到了保险着大家就乱了,期待保险能高收益能跑过通胀能如何如何,这和让微波炉洗衣服本质没啥不一样都是强求了。保险发展几百年到现在,保险理念更是贯穿人存在的始终,保险的意义和核心价值就是杠杆,是风险分摊,再高级的保险产品本质上如果没有保障功能没有杠杆也就没有的配置的意义,至于每个人眼里的保障功能刚需功能是有差异的,工薪阶层健康险意外险是刚需,学生教育金是刚需,老人养老金是刚需,富人资产传承是刚需。同样资金可以帮你稳定的提升回报率实现复利滚动增长或者杠杆比增加,就是保险配置的核心思想。保险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确保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有确定的解决方式和能力支持就是它区别于其他资金运用方式的核心价值。相信其他哪种方式能真正的保证,没有吧。所以为了高收益买保险为了非保险核心价值而让保险负责,这对保险是不公平。


唤省力财富办公室


该不该买保险理财产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家庭所需。我们家就买了很多各色保险,有理财产品也有纯保险,也有两项功能兼顾的。所谓不让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的理解购买理财类的保险要关注的指标主要是首先是本金的安全,其次是投资回报率的合理性,最主要要结合自己的财力合理配置短、中、长期的投资需求。


慌的要死的狗子


赞同府台的回答,

想要高收益,就不要选保险了,保险是强制储蓄,能确保自己年老时有一笔可以自由支配的钱。

对于有的人来说,把十万放在银行账户,过个二三十年不一定能留下钱,但是这十万放在保险账户,二三十年后肯定还在。

最后呢,考虑理财险是在基础保险配齐后有余力再考虑。


KatePan159


要想搞明白这个问题,我先问你几个问题,你知道保险理财和其他理财的区别吗?你知道如果购买保险应该先购买那几方面的产品吗?

我的回答是你如果有富余的钱,想要一个确定,确切的结果,保险是很不错的一种产品。因为市面上还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保证收益率在多少年,一直持续多少以上!

欢迎继续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