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人居環境 提升市民幸福感

出拳、滑步、沉肩撤肘、靜中帶動……伴隨著悠悠古韻,在蘭州市安寧區沙井驛同心廣場,太極拳協會的會員們身著一襲紅衣,沐浴著朝陽,在波光粼粼的池塘邊整齊排列,靜靜體味一招一式,感受健身的樂趣。“這是我們社區第一支太極拳協會,社區各類文體活動的開展,為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提升社區精神文明水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沙井驛涉農社區負責人俞年彬說到。

蘭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行時 | 優化人居環境 提升市民幸福感

  這支太極拳隊伍只是沙井驛街道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中的一個縮影,沙井驛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姬少婷說:“2019年以來,沙井驛街道認真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各項工作,落實創建責任,強化督查考核,街道社區迅速行動,廣大幹部群眾積極參與,形成了‘全街動員、全民參與、人人支持、共建共享’的創建氛圍。”

蘭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行時 | 優化人居環境 提升市民幸福感

  穿過整潔的居民小院,一陣悠揚的歌聲傳進耳朵。這是沙井驛街道藝術團的團員們正在排練。“參加合唱團讓我的業餘生活更加豐富!”“團長對我們的耐心教導讓我更加熱愛這項活動了。”“我們要登上更大的舞臺,唱響祖國,唱響家鄉!”面對記者的採訪,大家七嘴八舌地描述著參加合唱團帶給自己生活的變化。沙井驛街道藝術團副團長周勝祖今年70歲,他說:“現如今大家生活好了,住的好了,過的好了,就需要培養興趣愛好,讓生活更加充實有趣。”“街道在2017年為我們建成太極武術館、秦腔戲曲館、統戰教育館等,採取新穎的思維和模式滿足居民的精神文化追求,為群眾娛樂搭建了多元化的平臺。”居民李桂芳說。

蘭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行時 | 優化人居環境 提升市民幸福感

  除了合唱團,街道還定期開設道德講堂,年過70歲的居民李月娥說:“這裡講述的每一位英雄人物都讓我熱淚盈眶,每一個故事都讓我體會到關於責任道德、義務使命的真諦,我會帶孩子們來這裡聽一聽學一學,讓他們從小樹立積極正確的價值觀。”

  在沙井驛街道辦公樓3樓,正在進行的一場義診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就診。黃女士今年60歲,剛退休不久,對於義診服務她連連誇讚:“這個活動好啊,讓我們的健康有了保障,感覺隨時隨地可以諮詢醫生,貼心服務讓我們心裡也暖得很。”

蘭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行時 | 優化人居環境 提升市民幸福感

  居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居住的環境更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便捷的交通網,完善的居民服務中心、為老中心,健身廣場和設施的建成更滿足了居民們的日常生活。

  蘭州市安寧區劉家堡社區居民徐園懷說:“蘭州變化大!汙染也小了,地面乾淨道路整潔了,黃河風情線是蘭州的驕傲,創建文明城市讓環境有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劉家堡城市社區黨支部書記李靜說:“自創建以來,我們打造基層治理新格局,帶動轄區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居民們幸福感、滿足感、獲得感、社區歸屬感都提升了。”

蘭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行時 | 優化人居環境 提升市民幸福感

  自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各個街道社區各展所能,從改善環境、優化服務,提升群眾幸福感入手,為創建文明城市助力加油。暢家巷社區依託志願服務隊開展豐富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街子社區“鄰聚離”工作品牌發揮居民自治能力,引導居民維護文明樓院、文明小區、文明家庭建設。各個街道社區在整治環境衛生、為居民解決困難、提升硬件設施,完善居民服務等方面積極努力,讓居民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變化。

蘭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行時 | 優化人居環境 提升市民幸福感

  金塔巷社區居民劉老先生說:“家園變美了,我們是最大的受益人!路寬了,樹多了,地上乾乾淨淨的,人們素質都提升了,街上再也看不到亂丟垃圾的人了。”蘭州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成為每一個蘭州人最直觀的感受。85年出生的正寧路社區居民小李說:“中學時代我們都騎車上學,冬天很冷大家都戴口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每次取下口罩後就會發現口罩上鼻孔處是黑的。現在和外地同學們聊天,說起居住環境,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誇蘭州,覺得這些年來蘭州市空氣質量水平直線上升,成為新一代宜居旅遊網紅城市是實力拼出來的。”

蘭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行時 | 優化人居環境 提升市民幸福感

  華林山社區居民巨女士是一名出租車司機,說起蘭州的變化,她說:“文明禮讓讓司機和行人有了和諧與默契,也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加溫暖。作為市民我也會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文明人,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從自己做起,共同維護越來越好的城市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