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13338家餐飲單位實現“明廚亮灶”

記者11月7日獲悉,作為首批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近年來,唐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奮力開拓“五條路徑”,強優勢、補短板、抓落實,全面鞏固提升創建成果,著力叫響“安全食品唐山造”品牌,唐山市連續三年在省政府食品藥品安全考核評價中位列A類等級。

餐飲單位100%實現“明廚亮灶”

在生產環節大力推行風險清單式監管,梳理研判全市680家食品生產企業26大類產品的風險點,強化對問題突出品種的飛行檢查。2019年以來,唐山全市共檢查食品生產企業873家次,責令整改139家次,停產9家。三年來,本土食品生產企業在國家、省、市三級監督抽檢中實物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同時,大力推進HACCP認證工作。建立重點培育企業庫,一企一策進行指導,目前全市通過認證企業108家,全省第一。制定全市區域食品整治時間表,現已完成了遷安、遵化粉條,灤南、曹妃甸大米,樂亭速凍果蔬,豐潤熟肉製品等6個聚集區的整治提升,企業標準化、自動化、園區化生產水平大幅提升。

在流通環節自2016年開始,在全省率先引導183家大中型食品銷售企業建設食品安全快檢室,實現入場自檢,今年已開展食用農產品自檢共計275296批次,檢驗合格率99.99%。此外,採取“以點帶面、分類指導、統籌推進、分步實施”的方式,對全市28家食品及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進行整治提升,目前已有18家順利通過了評價驗收,全市整治提升率達到64%。

在餐飲環節,大力實施餐飲食品安全提升工程,全市13338家餐飲單位實現“明廚亮灶”,實施率100%;11860家達到“清潔廚房”標準,佔比89%;集中用餐單位、大型餐飲單位、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等級優良率達到93%,其中學校幼兒園食堂達到97%。

食品信息“碼上就有”

大力推廣食品生產電子追溯系統,每批次產品的用料、生產、檢驗、銷售等信息實現“碼上就有”和“追根溯源”。目前共208家食品生產企業納入其中,乳製品、肉製品、白酒、食用油等高風險企業實現全覆蓋。鼓勵5家大型超市(市場)試點建立了“智慧商超”管理系統,具備一站式信息公示、群眾實時滿意測評等多項功能,併為26所市直院校食堂統一配置食品追溯查詢機。

此外,唐山市作為2017年全省地市級檢驗機構整合改革唯一試點,對7家單位進行整編,組建新的唐山市食品藥品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副縣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檢驗參數可達到1540項。2019年全市計劃完成食品抽檢43718批次,總批次達到5.5份/千人以上,覆蓋了31個食品類別和轄區全部獲證生產企業。

投放“食安封籤”100萬個

紮實開展食品安全方面損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問題。一是加強餐廚廢棄物回收、運輸、處置體系建設,建成唐山環潔能源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項目,覆蓋8個主城區的5000餘家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集中處置率99%,受益人群339萬。二是以市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2019年度推進食品小攤點進入政府劃定區域經營的實施方案》,鼓勵和引導食品小攤點進入集中區域經營,2019年底食品小攤點進入政府區域經營佔食品小攤點備案總數的比例,各區不低於70%,各縣(市)不低於50%。三是以農村小作坊、小商店、小攤點、小餐館、小商販和農村集市、食品批發市場等為重點,紮實開展打擊防控“山寨”食品專項整治。目前,已檢查相關場所17944個,梳理排查問題645個,查辦案件281起。四是與餓了麼、美團外賣共同舉辦了網絡訂餐食安封籤啟動儀式,鼓勵所有網絡餐飲服務經營者參與使用“食安封籤”,避免餐品在配送過程中受到二次汙染,全市已投放“食安封籤”100萬個。集中開展網絡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共檢查入網餐飲服務經營者3828家,責令整改332家,下線網絡餐飲服務經營者507家,全市網絡訂餐店鋪亮證率達99%。

打通食品隱患排查“最後一公里”

一是嚴查。通過培訓常態化、檢查規範化、公開制度化等多項舉措,全面提高基層一線的履職能力和執法水平。今年來,全市突出旅遊景區、高速公路服務區、食品“三小”、校園食品、網絡訂餐、“山寨”食品等開展排查整治,共檢查各類食品生產經營者38125家次,責令整改5094家,立案627起。二是真督。成立14個督導組,由唐山市市場監管局各相關負責人帶隊分赴各地開展調研指導和明察暗訪。對工作停滯不前、進展緩慢的,由唐山市市場監管局各黨組約談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三是夯底。織密食品安全工作網底,著力建立以村(居)委會為責任主體的食品安全工作站和7213人組成的協管員隊伍,統一了協管員工作職責、工作證件。在此基礎上,指導各縣區健全上崗培訓、績效考評等配套機制,結果直接與鄉鎮街道對村幹部考核掛鉤,將協管員納入村居日常管理,打通了食品安全隱患排查的“最後一公里”。

推廣食品安全責任保險

在全省率先出臺《關於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市縣兩級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食安委主任,市委、市政府連續三年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為民辦的實事之中。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多次就食品安全工作進行會議研究和實地調研,要求做到“有人幹事、有人管事、有錢辦事”。2019年市本級安排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經費4219.72萬元,較2018年增幅6.72%。

部署開展食品安全“一市一科普基地、一縣一科普公園、一鎮一科普站、一村一科普欄”建設,確保2020年底實現全覆蓋。與市衛健委、市農村健康科普協會合作創辦《唐山健康科普專刊》,將科普知識送到群眾家門口。積極開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識進課堂、中小學生食品安全手抄報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此外,堅持把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推廣作為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化解風險的有效手段,按照“試點先行、分步實施、梯次推進”的工作原則,率先在學校、醫院食堂、高風險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等重點領域開展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目前,全市在保單位905家,保費121.68萬元,保額達14.87億元。(燕都融媒體記者 閆漪 通訊員 田愛華 金大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