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武漢拿地玩法悄然轉變,已有34宗地塊採取預申請制度

楚天都市報11月10日訊(記者朱澤)上週,武漢中心城區五宗地塊開始接受預申請,廣受關注。

事實上,自今年3月份武漢土地交易中心發佈第一號預出讓公告以來,截至目前已有34宗地塊採取預出讓規則出讓,全部位於中心城區,其中不乏地段絕佳的住宅土地。

何為用地預申請?對於房企和普通購房者而言,影響幾何?

34宗優質地塊尋實力買主

今年3月22日,武漢土地交易中心發佈第一號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預公告,位於江岸濱江商務區的一宗地塊,成為武漢“用地預申請”模式的首宗地塊。

何為用地預申請?即國土部門提前公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供地計劃,單位和個人對地塊有使用意向的,可提出用地預申請,並承諾願意支付的土地價格。該單位應參加競投或競買,且報價不得低於其承諾的土地價格。

楚天都市報記者梳理發現,34宗地塊均位於中心城區,且大部分地段絕佳。如按照編號來劃分,1號地塊位於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五期,2號位於武昌徐東大街與中北路交會處,34號位於武昌石牌嶺路與工大路交會處。

業內專家介紹,與目前主要採用的掛牌出讓形式不同,這些預申請地塊可謂是“地找人”,即如果有意向競買人,就可以根據其意圖、要求對供地方案和交易條件做出調整,然後進行正常的掛牌出讓流程;如果沒有,則不進行掛牌。

土地市場將更加理性透明

對於預申請制度,武漢市國土部門表示,該模式旨在全面瞭解需求狀況,合理掌握供應規模和節奏,方便意向競買人及時掌握土地出讓有關信息。

業內人士指出,究其原因,隨著政策調控不斷深化鞏固,房企拿地更趨於理性,樓面均價及平均溢價率呈下滑態勢。

而今年以來,銀行對房企信貸申請的門檻及監管進一步收緊,不少房企融資受限。與此同時,房企資金回籠週期加長,“錢緊”難題困擾著不少開發商,這也影響了房企的拿地情緒。

業內人士分析,採用預申請制度,既不會因無效掛牌浪費時間和資源,也可避免因土地流拍影響市場預期。數十宗土地採用該制度表明,武漢在土地出讓方面越來越科學、透明,開發商也應適應這種變化,量力而行。

而對於普通購房者來說,土地市場的透明、穩定,直接影響著“麵粉”的價格和品質,傳導至樓市,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