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水鄉新城最新規劃重磅出爐

東莞市城鄉規劃委員會辦公室召開第四屆市規委會第8次控規與城市更新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了《東莞水鄉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等11個項目。

東莞水鄉新城最新規劃重磅出爐

未來,水鄉新城的定位是

粵港澳大灣區及廣深創新走廊的創新節點、對接穗深港臺國際發展的合作門戶、東莞城市副中心和水鄉經濟區核心區。

本次規劃範圍

北至中心大道、南至橋東路、東至粵暉路、西至望沙路,總用地面積14.53平方公里。

規劃範圍示意圖

東莞水鄉新城最新規劃重磅出爐

道滘、洪梅、望牛墩發展定位

產業定位方面

水鄉新城未來產業以總部經濟為核心,重點發展以國際交往、商務金融為核心,創新創意和綜合服務為支撐的總部經濟集聚區,帶動新城周邊五鎮的產業發展。最終,構建新城總部+特色產業小鎮的發展格局。

未來,水鄉新城產業將突出對總部經濟、創新創意、綜合服務和產業帶動等四類產業發展進行引導。在空間上,總部經濟佈局在以東莞西站為核心新城核心區,創新創意佈局在水鄉新城南部及北部副中心、道滘產業園、梅沙村等區域,綜合服務佈局在核心區和各個功能單元的綜合服務中心。

在空間結構上

以“水上新城、組團生長”為特色的框架,構建多中心、開敞的特色水鄉結構,打造“一核兩心串多點,一帶兩環擁九片”的空間格局。

“一核兩心串多點”

一核:以望洪樞紐為核心的總部經濟核心區;

兩心:以創新為主的北部總部核心和以金融為核心的南部總部中心;

多點:特色中心、片區特色節點。

以水系為特色的南北複合共享活力帶;吸引集聚廣深外溢的企業總部、外來企業華南分支總部、本地企業總部。

“一帶兩環擁九片”

一帶:

兩環:以水、綠、慢行三網融合的特色水環;

九片:依託三條不同主題的三條江形成的九大功能片區。

以望洪樞紐為核心推動T0D開發

在功能區中部建設具有水鄉特色的大公園,公園水系與外圍水系互通,圍繞樞紐與公園佈置商業、辦公、體育、文化、休閒等功能,使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有機融合,建設成為水鄉新城商務辦公、旅遊服務、交通集散以及文化展示的綜合性窗口。

東莞水鄉新城最新規劃重磅出爐

東莞水鄉新城最新規劃重磅出爐

利用道路、水系等要素,傳到樞紐輻射,構建北部服務核心,預留北部片區作為承載總部經濟的重要載體。規劃總部經濟拓展區以商業商務、文化休閒、生活居住等功能為主,功能隨未來需求動態調整變化。

東莞水鄉新城最新規劃重磅出爐

洪梅鎮區處於總部經濟的輻射範圍內,是現狀洪梅鎮主要的服務中心和居住集聚中心,鎮內商業服務業已有一定規模,但現狀建設水平較低,舊村、舊城和舊廠混雜。規劃對洪梅鎮區進行分析,對不同的區域採取綜合整治和全面改造的方式,提升鎮區品質,逐步發展為以居住、生活、商業服務等功能為主的宜居特色小鎮。

東莞水鄉新城最新規劃重磅出爐

充分體現濱水空間的公共屬性,沿濱水佈置休閒、體育、商業等功能,通過功能複合的手段為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閒遊憩的空間,在豐富城市景觀的同時,提升了城市土地價值,營造良好的生活空間,完善城市功能。

東莞水鄉新城最新規劃重磅出爐

打造民俗文化村落,以花燈文化體驗、手工藝術為主題,營造文化與工藝製作相結合的特色村莊。

1、打造濱水特色商業街,形成商業服務、文化創意設計、手工藝製做與體驗一條街;

2、提升社區廣場、濱水工藝,打造民俗體驗特色場所;

3、引風俗體驗項目:引入水鄉特色飲食,結合現有公共空間、民宅街區,打造若干露天文化集市,開展體驗式文化旅遊活動。

東莞水鄉新城最新規劃重磅出爐

對洪梅鎮洪屋渦水道西側原有工業廠房進行升級改造,重點發展文化創意、傢俱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引進藝術大學,提升文化創意藝術水平,增加文化創意園區人氣,激發創意產業園區活力,從而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

對北海水道東側的道滘鎮原有工業進行綜合整治,引入職業技術學校,完善科研配套設施,逐步建設成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產業集聚區,成為水鄉新城科技研發的主要集聚區。

東莞水鄉新城最新規劃重磅出爐

把握區域文化消費趨勢,延伸樞紐輻射,打造高品質人文旅遊、創意生活的街區。以嶺南水鄉文化為主題,以生態環保為理念,以創新型商業為主題,引入田園綜合體理髮展理念,將主題商業與人文旅遊、休閒娛樂和文化創意融為一體,整合休閒、餐飲、溼地公園等多元業態,展現水鄉特色。

東莞水鄉新城最新規劃重磅出爐

依託濱水田園生態資源,結合農田、水塘、河流等自然要素,建設溼地公園,引入水上運動、田園休閒、農耕體驗、水生態教育等綠色旅遊項目,將半島打造成現代城市中的農業綠洲,成為城市居民生態體驗、認識農耕的重要場所。

東莞水鄉新城最新規劃重磅出爐

東莞水鄉新城最新規劃重磅出爐

開發動態圖 ▼

東莞水鄉新城最新規劃重磅出爐

空中擬打造二層連廊串聯各地塊

核心區二層連廊系統由4部分組成,包括軌道R1線望洪佔二層非付費區設置與北側地塊連通的二層連廊、穗莞深城際站設置與西側合利地塊連同的二層連廊、城際車站出入站平臺設置與綜合開發地塊連同的二層連廊以及核心區各地塊間的二層連廊四部分組成。

將圍繞二層連廊組織主要商業活動,構建“天街”。值得一提的是,二層連廊將軌道站點、城際站點與城市功能區、開放空間串聯起來,通過步行即可從站點抵達核心區各地塊。

天上連廊,地下成網。《控規》還對地下三層以上的空間進行了功能引導。其中,地下一層為軌道交通站廳層、地下街、過街通道、下穿隧道、利用軌道交通即過街通道的首層效應形成的地下商業及公共空間、配建停車即其他市政設施等;地下二層功能為軌道交通站臺及線路層、地下環路系統、核心地塊公共停車、高層建築的地下停車等。

水鄉新城共規劃14處教育設施

品質水城將緊扣創新企業、人才需求,通過區域協調、分層分級,打造“共享軸+服務中心+生活圈”。按照“地區級-新城級-社區級-小區級”構建四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並通過採用空地新建、拆遷捆綁、遠期預控、現狀保留等多種方式,建設公共服務設施。

在空地新建國際會議中心,游泳館、北側體育公園,學校8所,社區公共中心4處。通過拆遷捆綁的形式,建設演藝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南側體育公園、專科醫院,學校2所。此外,遠期預控,建設國際醫院、學校3所,社區公共中心2處。

按照規劃,水鄉新城共規劃14處教育設施,其中9所小學、3所初中、1所高中、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現狀保留與空地新建的教育設施佔總體64%。

除此之外,規劃還融入市政建設發展新理念。例如,落實海綿城市建設,借鑑杭州城市經驗建設“城市數據大腦數據中心”,推進綜合管廊建設,集約用地實現市政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等。

交通規劃:適度發展無人駕駛的雲巴

目前,對外交通聯繫單一,主要以公路為主,並缺乏與珠三角城市、東莞市區的快速直接聯繫的公共交通方式。此外,軌道方面莞惠城際和穗莞深城際初步建立尚未通車,軌道R1線處於施工階段。

未來,水鄉新城將依託東莞西樞紐,打造“對外快捷、網絡完善、系統協調、品質優越、富有特色”的綜合交通系統。水鄉新城規劃構建空中連廊、步行路徑、自行車路徑和水上交通等多層次的慢行系統。

加快水鄉大道和望洪路升級,規劃形成“五橫三縱”的主骨架路網體系,以及規劃立交13座。其中,規劃的立交13座,分別為沿河次幹道下穿水鄉大道、沿河次幹道下穿實驗路等。

另外,水鄉新城公共交通發展以軌道交通+常規公交為主,適度發展特色公交——中運量系統。中運量系統採用比亞迪雲巴系統,可實現全程無人駕駛,搭載人臉識別系統、實時流量監測、車載電池供電等智能科技。

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個全新的水鄉新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