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素 新面孔 新零售——“雙十一”走過十一年觀察

新元素 新面孔 新零售——“雙十一”走過十一年觀察

今年的“雙11”,各大商場都推出了各項優惠。

新元素 新面孔 新零售——“雙十一”走過十一年觀察

“雙11”活動吸引了眾多消費者。

從2009年到2019年,“雙11”已走過11年。

從11年前的初試牛刀,到如今成為全民參與的購物節日,“雙11”爆發式增長的背後,是中國電商跨越式的大發展,反映了經濟社會、居民生活質量的大提升。今年的“雙11”有什麼新元素、新面孔、新理念呢?11月上旬,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新元素

賣車賣房,新元素加入“雙11”“全家桶”

很多人上網買東西,並不是只圖便宜實惠,還因為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許多在實體店難以找到的東西。近年來,網上的商品種類不斷豐富,包括汽車在內的大件商品也開始在網上交易,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2016年,某知名車企與天貓商城合作,在線上推出了首批100臺新款旅行車。這些車在18秒內被消費者搶光,營銷總額突破1億元,隨後商家又追加了500臺該款車輛。成功的網上營銷為更多的商家拓寬了思路,越來越多的品牌逐漸採取“線上+線下”運營模式。網絡營銷不僅形成了成熟的模式,而且能夠有效降低成本,產品種類更豐富、價格更低廉,帶動了消費者消費方式的改變。

房子也開始在網上銷售,成為今年“雙11”新的關注熱點。據瞭解,阿里、京東均在今年“雙11”啟動賣房,其中阿里會推出上萬套特價房源參與“雙11”活動,覆蓋了全國範圍內多個城市的熱門學區房、地鐵房和景區房。而京東則一次性提供全國各類房源6000套,新房全款5折起,優惠額超3億元。“我在西安已經生活3年了,現在還在租房住,一直想著買套小戶型房子在西安安家,但沒找到合適的。我看‘雙11’期間網上推出的房源優惠力度很大,希望像這樣的房子多一些,能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在西安高新區一傢俬企工作的李毅龍說。

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從“買便宜”“清庫存”到“5折風暴”再到買賣全球一體化,跨境消費成潮流;從PC端到拿著手機逛遍線上和線下,吃喝玩樂全覆蓋;從機器人分揀快遞到刷臉取件……可以說,“雙11”走過11年,不斷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在滿足人們日常需求的同時,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新面孔

消費升級,“小鎮青年”成為掘金新陣地

今年天貓618數據顯示,醫美消費同比增長572%,智能門鎖同比增長100%,電動牙刷同比增長91%,車釐子同比增長139%……京東“戰報”也顯示,高價位的手機產品賣得更好,高品質、大品牌、綠色環保、智能產品更受消費者歡迎。

“以前每逢‘雙11’,我主要購買的是衣服和日用品,今年我準備購買智能門鎖、電子貓眼、智能電源。我已經有好幾次忘了帶鑰匙進不了家門,有時候外出旅遊時也擔心家裡的安全,有了這些智能產品,就再也不用為這些事情擔心了。”咸陽市民耿晨陽說。無論是醫美產品,還是智能門鎖、車釐子,都是消費升級的代表產品,購買更好、更高品質、更有個性的商品以獲取品質生活,已成為消費升級的大趨勢。

在一二線城市網絡購物持續火熱的同時,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網絡購物規模在迅猛增長。寶雞市民周樂東向記者展示了他今年“雙11”的購物清單:小米冰箱、西門子洗碗機、喬丹最新款球鞋等。“家裡人給我把房子和車子置辦好了,我工資雖然不高但沒有負擔,購物時還是傾向於購買大品牌的產品,總覺得大品牌質量更有保障。”周樂東說。像周樂東這樣的年輕人,他們在中小城市過著相對安逸的生活,在沒有過重的經濟負擔下,更傾向於提高生活品質。

新元素 新面孔 新零售——“雙十一”走過十一年觀察

11月7日,在渭南師範學院快遞自提點內,學生正在取快遞。如今,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青年消費能力逐漸增強。

有數據顯示,今年天貓618下沉市場用戶對品牌好貨有著強勁的需求,三線及以下城市購買用戶數和購買金額同比增長雙雙超過100%。10月21日,在“雙11”到來前,天貓就開啟了預售。預售開啟當天,僅知名品牌產品消費而言,三線及以下城市的購買用戶數增速規模就超過500%。據瞭解,京東還專門確立了以站內大秒殺業務和站外“京喜”為基礎的下沉市場雙輪驅動戰略。

“雙11”如今已走過11年。這11年間,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消費市場成為電商巨頭寄予厚望的新戰場,甚至有句話叫“得小鎮青年者得天下”。

新零售

線上線下,帶給人們與眾不同的生活

“網上下單、門店自提這種購物方式,既節省了逛街時間和快遞費用,還可以現實體驗到所購買產品的質感。”11月6日,家住西安市南二環雁塔區凱德廣場附近的陳晨說,“我是優衣庫品牌的忠實愛好者,每逢上新款或者有設計師合作款,各大優衣庫門店都會人滿為患,試衣間門口會排起長長的隊伍,實在是不方便。現在,可以直接在優衣庫APP上下單,下單後直接去附近門店自提即可,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無人便利店掃碼進店,即拿即走,免密支付;盒馬鮮生,線上下單門店發貨,5公里內30分鐘內送達……事實上,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很好地解決了線上銷售缺乏體驗感等問題。越來越多的商家選擇了“線上+線下”運營模式,線上和線下逐漸從原來的相對獨立、相互衝突逐漸轉化為互為促進、彼此融合,實體店也因此迎來發展的良好時機。

我們可以感受到,“雙11”走過11年,新零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們的生活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有業內人士指出,新零售融合了線上線下資源,改變了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效率和方式,變相降低了消費成本,改善了消費環境,增加了消費預期,有利於挖掘潛在的消費需求,從而擴大市場的消費總需求。

其實,無論是通過何種渠道,“買得到” “買得好”“買得放心便利”是消費者始終不變的追求。“雙11”掀起的,不僅是購物的熱潮,更是經營模式、經營理念的創新;“雙11”帶來的,不僅是機會,更是機遇。

新元素 新面孔 新零售——“雙十一”走過十一年觀察

11月6日,在優衣庫門店,網上下單、門店自提的廣告牌十分醒目。

記者手記

“雙十一”的變與不變

馬黎

隨著“雙11”的到來,連日來已經有不少買家在“購物車”裡存貨,等待著“雙11”當天享受購物的快樂和實惠。眾多商家也是精心“備戰”,推出琳琅滿目的商品和各種優惠舉措,期望取得優異的銷售業績。

“雙11”自開始以來,內容和方式一直在變,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由一家有些噱頭式的“獨奏”,演變為一場廣泛參與、聲勢浩大的全民“購物節”。參與的商家數與消費者人數呈現爆發式增長,交易額更是一年邁上一個新臺階。銷售平臺也由網絡交易轉變為線上線下互動,越來越多的實體門店也瞅準了這一特殊“購物節”的巨大商機,推出各種優惠活動與增值服務,與網絡賣家共享商機、互利共贏。

購買的商品在變。人們在“雙11”平臺上可以購買的東西越來越多,由最初的小件商品、生活日用品到現在的汽車甚至房屋,由實物到服務,可謂包羅萬象。人們選擇網絡購物,既有價格方面的考慮,同時也越來越多地考慮到品質,知名品牌商品在網絡上的銷售日益火爆。

購物群體也在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髮展和智能接入設備的普及與豐富,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隨時隨地上網購物。互聯網不僅能夠通過減少中間環節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也讓人們可以在偌大的市場中極為方便地找到、購買自己需要的商品和服務,使一些新產品、個性化產品極大地縮短銷售鏈和推廣週期。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不僅成為一個巨大的商品交易平臺,也催生了許多新產品、新服務。對於生活在中小城市的人們來說,可以和大城市的人們在網絡上共享一個市場,購買到新產品、新服務,提升生活品質。

當然,“雙11”也有不變的方面。對大多數消費者而言,選擇在這一時間節點購物,最多的原因仍然是期望享受到更為實惠的價格。過去,由於供應鏈過長、交易環節繁雜,既導致了低效,又導致了高價。網絡交易的發展,倒逼實體商家提升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讓人們能夠購買到更為實惠的產品。

人們對商品品質的追求沒有變。相關數據顯示,無論是在網上交易平臺,還是實體門店,消費者對知名品牌商品的偏好熱度不減。在商品供應日益豐富多樣的市場上,產品品質依舊是企業賴以贏得市場的根本。在信息傳遞非常快捷的環境下,高品質產品會讓企業迅速搶佔市場,劣質產品可能會使企業一夜間失去市場。

消費者對產品求新求異的需求沒有變。創新性的、個性化的產品一直受到消費者青睞。功能上的一些改善,設計上的一點提升,包裝上的一個創新,甚至是推出替代性的新產品,都有可能讓一個產品很快熱銷。對於企業和商家來說,創新和個性是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題。本報記者 馬黎 實習生 雪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