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要麼極奢,要麼極儉?

現代年輕人的消費方式,已經發展處兩種極端,同樣是月薪五千,有的人滋潤得好像月入五萬,而有的人拮据得好像月入五百,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要麼極奢,要麼極儉?

我有個空姐朋友,她每個月工資六千左右,雖說女孩子的消費水平通常不會低,但是她的消費水平卻遠遠超出了薪資水平,為了維持現在的體面,不惜透支自己的未來。

每次到了信用卡的還款日期,就慌慌張張地四處找人借錢,還進去再借出來。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她習慣了用高檔產品,用不來低檔次的。儘管如此,她依舊相信自己能夠出人頭地,遲早能填上這個大窟窿。

甚至幻想萬一哪天釣上了金龜婿,也就不用為每個月都緊還慢還的信用卡煩心了。

每當我問她能否節約點,她就會說,自己工作那麼辛苦,獎勵一下自己怎麼了?

於是我很疑惑,現在的辛苦是為了以後過上好日子,但你把未來都給預支了,那再辛苦有什麼意義呢?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要麼極奢,要麼極儉?

明明生在普通家庭,過得卻像富二代,盲目的自信以及對自己的懷疑,這兩種矛盾的心理,讓這群生活得像年薪百萬的年輕人騎虎難下。

與之相反的,還有另一種年輕人,明明月薪過萬,卻活得不如狗。

我一位很好的朋友在北京工作,每月工資稅後一萬出頭,在五環租房子住。

看起來薪資還不錯,然而一個月的租金接近4000塊,加上衣食行各類開銷,一年下來根本存不了多少錢,買房這兩個字更是不敢奢望。

這還是他單身的情況下,如果有女朋友,那更是需要省吃儉用,才能在這座城市活下去,更別想著體面了。

在很多人看來,月薪過萬已經走在了80%的人前面,然而面對現實,依舊無力。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要麼極奢,要麼極儉?

相信每個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學會的第一件事,大概率都是節省,從方方面面去省錢,吃飯去食堂,偶爾吃外賣看到5塊以上的配送費,自己果斷放棄,找到一家味美價廉的店還要沾沾自喜,給同事瘋狂安利。

很多人保持單身的原因,有部分原因是因為沒錢,不喜歡在最窮的年紀遇上最想照顧一生的人。

等到談婚論嫁的時候,壓力更大,現在結婚的標配就是房子,沒有房子基本不用考慮結婚,沒有房子作為前提,兩邊家長都會站到你們的對立面去。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分歧?

不過是思維和眼界有差異,因為天底下只有兩種人,假如得到一串葡萄,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後吃。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要麼極奢,要麼極儉?

無論好壞,這兩種消費方式,都很輕易地將一些人的人生給定格了。

活在當下,並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