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香火最旺道觀 已有千年歷史 藏606噸全國最大石鼎卻少有人知


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西北部的蒙山,是道教的發源地之一,景區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眾多,自古被譽為“華夏神山,天下宗”。坐落在蒙山南麓平邑縣境內的萬壽宮,是江北地區最大的道觀,也是攀登山東省第二高峰——龜蒙頂的起點,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萬壽宮原名古蒙祠,最初為祭祀山神的廟宇,宋代改為道觀,名玉虛觀、顓臾王廟,後易名萬壽宮。山門外的萬壽坊,高16.6米、橫跨18.8米,石坊上雕刻著游龍戲鳳、盤虎座獅等栩栩如生的精美石雕,體現了“福壽萬年”的美好祝願,被譽為“蒙山第一山門”。

道觀佔地面積120畝,共分為三進院落,規模宏偉,殿閣錯落,院內栽種有喬松古檜700餘株,遠近觀之,宛若洞宮仙府,千百年來曾吸引無數抱道之士在此隱修授徒。明代詩人王世貞在《玉虛觀》一詩中稱讚:“霞矗黃金界,虹飛白玉橋。帝居開顯赫,天路入岧嶢。”


走進門殿,前方有一座石橋,橋下的水池裡放生著紅鯉、錦鯉、山龜等生靈。院落西側的素膳堂,是魯南蘇北地區最大的素膳場館,可同時容納300餘人就餐。道教注重養生,雖然每日布衣蔬食,但長命百歲者大有人在,這與道教注重營養搭配的膳食大有關係。

跨過石橋,前方正對的是山神殿,殿內供奉著蒙山山神及靈官。早在夏商時期,中華民族始祖太昊伏羲氏的後代顓臾王在蒙山建立了顓臾國。西周時分封諸侯,顓臾王代表周天子專祭蒙山。數千年來蒙山祭祀雖時有中斷,但祭典猶在。

北宋末年,推崇道教的宋徽宗趙佶封顓臾王為英烈昭濟惠民王,並將原來顓臾國祭祀蒙山的古蒙祠改稱顓臾王廟,用以祭祀顓臾。萬壽宮自此人氣興盛,據說在最鼎盛時期,宮內道眾多達310人。如今每年農曆三月三日,萬壽宮均會舉辦盛大的廟會,遊客雲集,香火旺盛。


山神殿後面便是萬壽宮的主殿——玉皇殿,殿前院落兩側分別栽種著文冠果樹和古槐各一株,其中古槐的樹齡已有500餘年。玉皇殿內供奉著一尊高約2米的玉皇大帝塑像,道教認為玉皇大帝是三界萬神的最高首領和宇宙間至高無上的主宰,每天都有很多信眾前來祈福祭祀。

三清殿是萬壽宮唯一的雙層建築。據金章宗承安五年《蒙山祈雨記》記載:道士賈文應蒙山當地官府及百姓之請,在龜蒙頂舉行求雨儀式,他封大小淨瓶十餘隻,懸掛于山頂靈泉之上,不一會淨瓶水滿而溢,膏雨普降農田。金廷大喜,下詔為賈文興建了這座三清殿。

三清殿西面的碑林,保存著關於萬壽宮歷史的眾多古代碑刻。其中一塊刻於宋神宗熙寧八年的熙寧殘牒石碑,記載了朝廷冊封顓臾王為潛應侯之事。還有一塊刻於明萬曆三十三年的石碑,記載了朝廷加封潛應侯為英烈昭濟惠民王之事。


在萬壽宮外的蒙山文化廣場上,矗立著一尊用純天然黑墨玉青石製作的“福壽康寧鼎”。該石鼎直徑6.19米、高9.99米,為圓形設計,頂部兩耳高聳,鼎身三足分別由三隻贔屭托住,共用料近500方,重達606噸,是目前國內最大、最高的石鼎。

蒙山自古就是道教養生修煉的聖地,福壽康寧鼎在設計理念上也承載著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蘊,整個寶鼎上圓下方,象徵天圓地方,此外,它還採用了道家推崇的數字3和9,鼎身三足分別對應福、康、寧三字,鼎上刻有999個壽字,寓意健康長久、福壽無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