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征:我在湖南第一师范的三年


徐征:我在湖南第一师范的三年

作者照片


1957年7月我从零陵二中毕业,本想报考普通高中(零陵一中),将来考大学。但毕业前父亲对我说,你初中毕业能找个工作更好,不行就回家帮我种田,读高中还要花钱,家里确实负担不了。我说,那我就考师范学校,不要学费,吃住也不要钱。父亲同意了我的要求。于是我报考了湖南第一师范和零陵师范。

考完后我回到家里帮父亲干农活。一天中午邮递员在离我家几百米就喊我的名,快领通知书,你考上湖南第一师范了。真是喜从天降,家人都为我高兴。宏叔说,这个学校可是个名校,也是毛主席的母校,考上这个学校不容易啊。事后我才知道,第一师范(以下简称一师),是在全省招生,当年在我们零陵地区只招了两名学生,我是其中之一,不过我也没有因此而狂傲。

开学前,父亲送我到零陵地区的泠水滩上火车去长沙。火车到站后,父亲帮我把行李放在架上便立即下车。我从车窗伸出头看见父亲站在那里,向我挥动草帽。我仿佛看见他脸上额上的皱纹。他还不到四十岁,苦难的岁月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脸上。我暗下決心,到校后一定要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他。火车徐徐开动了,父亲还站在那里向我挥动草帽,直到他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他……

徐征:我在湖南第一师范的三年

入学后,我被编入149班,班里同学来自三湘四水,虽是同省之人,然语言各异,尤以湘乡、湘西话难懂,几个月后才便于相互交流。学校位于长沙市城南书院坪,宿舍在妙高峰上,打开窗户,便可见滔滔北去的湘江,“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岳麓山。开学那天,湖南省副省长兼第一师范校长周世钊给我们作报告。他和毛泽东主席是一师第8班的同学,关系甚密。他给我们讲一师的光荣传统,要求我们学习毛主席在一师求学时“身无分文,心优天下”的爱国爱民精神,学习毛主席独立思考、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学习毛主席“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他还要求我们铭记毛主席为一师题写的“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校训,铭记徐特立老人为一师的题词:“实是求是,不自以为是”。周校长的报告使我们深受教育和鼓舞,至今记忆犹新。

一师的学习空气特别浓厚。学校开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俄语、美术、音乐等课程。莘莘学子,刻苦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校有各科课外学习小组或社团。我最感兴趣的是文学社团,经常参加活动,为社团的刊物写稿。我还给湖南文学,湖南教育报投稿,有的竟被采用,还得了几块钱稿费。但是,为了避兔有人说我追求个人名利,我便用“登言”作笔名投稿。其实我那时投稿,主要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也没想当作家出名,我知道我也不是当作家的料。

一师的老师堪称“学为人师,行为师范”。教课的老师都是大学本科毕业。他们不但认真备课,精辟讲课,还待学生如弟如妹,在思想上、生活上关心爱护。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曾令衡就是一位爱生如弟如妹的老师。我们班的肖植华同学因阑尾炎住院做手术,曾老师安排同学日夜轮流在医院陪床。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在新华书店“拿”了一本书装入衣兜就往外走,被营业员发现,通知学校去人领人,曾老师派我和毛甲庭把他领回学校。我们把他带到曾老师办公室,曾老师没有严厉批评他,而是动之以情,他说,你爱书是好事,没钱买你跟我说一声,我给你钱买嘛。要珍惜一师的光荣啊。那位同学听了,给曾老师跪下连连叩头认错。至今,我对曾老师以情以爱教育那位同学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徐征:我在湖南第一师范的三年


曾老师对我这个农家子弟厚爱有加。他先后让我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他对我要求很严,除了常把我的作文作为范文在班里进行宣读,平时批评多于表扬。有一次我的作文字迹潦草,他便退回要我重抄一遍。我离开一师的几十年,及到他逝世,我们一直保持联系,有时电话交谈,有时书信往来。1967年冬,我与吴瑞吉婚后回老家路过长沙,到学校看望曾老师,他见我偕妻归来,格外高兴,为我们安排吃住。我因公到长沙或回老家路过长沙,必登门看望他。我的女儿携我的外孙女到长沙,也登门看望曾老师,受到他的热情接待。他在电话中对我说,没想到能见到你的女儿和外孙女来看我,太高兴了。2003年一师百年校庆,我们班一些同学回校参加庆典,并登门看望曾老师,但他为了不让学生给他送礼品和红包,他让师母坐在一楼的楼门口,凡是给曾老师送礼品和红包的,一律不准到家见曾老师,同学们只好空手去拜见曾老师。他真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在一师期间,我们赶上了大跃进。学校组织我们在食堂炼钢铁,炼出的只是铁疙瘩,又组织我们去修京广铁路复线,主要挖土方奠路基。我们劳动了一个月,把杨家山挖了半座山。如今路过长沙,还想起当年轰轰烈烈劳动的场景。学校还让我们利用星期日搞勤工俭学,主要是到湘江边的码头给搬运工人推板车,得点买文具的零花钱。现在回想起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搞点勤工俭学,对培养良好的品德,对健身都大有裨益。


徐征:我在湖南第一师范的三年


令我难忘的是1959年2月28日下午,革命家、教育家、一师的老教师徐特立到学校看望老师和同学。他五十多岁加入中国共产党,随红军走过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他对一师怀有深厚的感情,尽管这时已八十二岁高龄,但到了长沙,一定要到一师来看望大家。他到学校后,直接到学校礼堂,与广大师生见面。他对我们发表了语重深长的讲话,他说,一师是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这里涌现了毛泽东、蔡和森、李维汉、萧三、郭亮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要求我们发扬一师的光荣传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心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只有教育发展了,国家才有希望。

1960年7月,经过毕业考试,我从一师毕业了,正在等待分配时,没料到北京师大来人到一师招收保送生,每班两个人。我有幸被学校推荐为保送对象,经过测试:,我被北京师大中文系录取,圓了我的大学梦:。

2019年8月18日于太行山中双石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