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时不着急学习,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跑,还是只是百米冲刺?

要想赢在起跑点,那就跑不成马拉松,因为需要调整步伐,调匀呼吸,自我激励的长程胞,不能只看重起跑点。如果只想一段短程,赢了一次就告慰了,那或许“赢在起跑点”还有点意思。

可是,人生漫漫长路,考试考得好,学校考得上,总是短程冲刺的意味浓厚。人生在进入与离开学校前前后后的漫长月里,真的就只是小冲刺,还是可以学会终生学习呢?

01·给孩子充足的时间

在芬兰,有的小学前两年会让学生分成三年来读,也就是所谓的“零年级”。或许有人会反问说:“小学一、二年级,有什么好磨甚至留级的呢?

七八岁间的低年级,到底重不重要?我们一般认为这阶段是要去“赢”的起跑点,学习被认定越早越好。但是,芬兰人却认为一切人生事物最重要的启蒙,就在这个基础阶段;有好的基础,房子才能盖得牢靠与长久。所以,他们认为这个阶段是人格养成的最重要阶段,急不得。

低年级时不着急学习,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芬兰孩子满七岁才入小学,比起大多数国家都来得晚。他们的研究与教育单位认为,七岁的孩子,就心智与情绪各方面的发展相较成熟,所以比较适合开始进入小学。

但如果孩子尚未准备好,学校和相关的学前幼儿园( Presho)老师,会与社会福祉人员一起鼓励父母让孩子多预备一年,就是以三年时间读完低年级,不然就是申请将孩子读幼儿园提早一年,成为两年的学前教育。

02·了解孩子发展规律

为什么会有这种看似“延缓”、“推迟”或是“筹备”孩子学习光阴的教学观念呢?

因为,芬兰教育者认为,孩子在10岁前是一切学习态度养成与阅读习惯建立的基础阶段。如果能及早在各方面多加察觉到需要特别协助的孩子们,并配合他们的特别情况设计出适合发展学习能力的课程,即使是多了一两年时间,但日后整体教育需要再为这些孩子所付出的额外辅导与附加挹注的资源,就会相对降低。

这些需要多一两年学习的孩子,有的不外乎是过动儿,有的则是在语言发展、手脑肌肉协调运作、群体互动、情绪管理等学习能力上,需要多加关注与辅导。

低年级时不着急学习,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总体说来,就是这群小朋友在某些层面上尚未发展妥当,而不足以适应小学一年级的所有课程。

芬兰学校附设这样的班级,通常会称之为开启班或预备班。这样的方式在不同的郡市镇里,会以稍有不同的模式进行,无非就是希望能让基础教育在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群当中,打下良好的根基,实实在在地去协助、辅导每一个需要特别照顾的孩子。

将我们认为的不必要、不可能,努力转化为无限宽广的学习能力发展,为每一位孩子搭起人生桥梁。

低年级时不着急学习,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我在芬兰西部土库的一所中小学综合学校里,就看到了这样的特别班级。全班不到十位小朋友,配有一位专业、耐心的年轻老师,还有另一位开朗活泼的实习老师在旁协助。

教室里布置得温馨、缤纷,老师在黑板上细心地教着母语的发音与音节,或坐或趴在地板垫子上的男女生们,七嘴八舌地学讲着。这里像私塾一般的辅导教学模式,让我为这些孩子们的福气感佩不已。

同样的场景,如果搬到被认为从起跑点就输掉的孩子身上,如果他们出生在我们只重视赢与分数的社会中,我想这批孩子,不用到中学三年级再来放弃、中辍,可能小学四五年级就会被贴上标签而“弃置”了。

芬兰如果没有这样从起跑点上关注“弱势”的辅导制,以及实时发现每位孩子需要特别辅佐改善之处,那芬兰孩子们的学习优劣差距必然不会如此小,全球中学生评量的PSA测试成绩,就不会如此平均、优良。

03·别让起跑线毁了孩子

记得多年前,我带过由几位小学五年级孩子组成的英文班;当时,这些孩子的妈妈,因为孩子们的英语能力远远落后于班上同学,所以焦急不安地想要寻求进步。

我当时认为,这年龄的英语,没有理由学不会,不是学校班上孩子的程度落差过大,就是学校教学的速度太快,或是班级人数过多老师无法拨出充足的时间,去协助和等待每位孩子。

这几位孩子,不到一学期,成绩都明显提升,我看到他们的进步与自信增强,从先前的害怕到能够轻松以对,简直就是所有做老师的最佳成就感。


低年级时不着急学习,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是真的认为没有完全不能教的孩子,只有愿意给孩子希望,以及耐心陪伴、等待他们的老师、学校与社会。

芬兰的教育,当每个孩子都是心肝宝贝,就像是父母一般,对于任何一位成长进度不同,甚至有些迟缓的孩子,绝对会多一份关爱、照顾与鼓励。

在适时的当口上,拉他们一把,在后面当成推手一样地时时鼓舞他们。天下父母心,为孩子牵起那双学习的小手,给予爱、希望与耐心,不正是最合乎人性需求,也正是符合社会整体良性发展的理念吗?

低年级时不着急学习,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人生其实最像一场马拉松,一再强调孩子要赢在起跑点,却没有适当地去发掘每个孩子的差异、天分与资质,那就是鼓吹每个人用冲刺的方法去长跑!赢了起点,却会在中途把力气和耐力用尽。

即使一开始跑在前面的孩子,他们的动力如果无法来自自身,而是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压力和期望,那人生从小就少了自发性的热情,最后还是无法将人生马拉松跑得精彩、完整。

而启动每位孩子那颗学习的因子,让学习能力不同者都能获得不同的关注,是芬兰教育深信不疑的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