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晚年为何大骂王羲之?

葉夜love


“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三国时,蜀魏两军对阵,诸葛亮就这么几句话,把魏国司徒王朗骂死马下。



古人骂人有水平,很文雅,不像今天开口就是TM D、MM D,如果不注意,还不知道在骂人。还是在三国中,张飞一句“三姓家奴”,骂得吕布直跳脚,四个字,也没脏话,可比现在的C人家祖宗一八代还难听。

说米芾骂王羲之有点过,就是老米一时张狂,说了几句话,若不认真理解,便以为他是在骂人。


一是在绍圣年间(1094--1098),他在《与魏泰唱和诗》写道:

山椒卜筑瞰江波,千里常怀楚制荷。旧怜俊气闲羁马,老厌奴书不玩鹅。真逸岂因明主弃,圣时长和野民歌。一自扣舷惊夏统,洛川云物至今多。

其中“老厌奴书不玩鹅”一句,“玩鹅”的典故出自王羲之,而“奴书”并非指王羲之的书法,而是说自己不愿做书法的奴隶,在前人的窠臼中不能自拔。


二是宋史记载:米元章初见徽宗,命书《周官》篇于御屏。书毕,掷笔于地,大言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徽宗潜立于屏风后闻之,不觉步出纵观。

米老怪太聪明了,他一定知道有人偷偷在观察自己,也许他想到了是皇帝老儿,于是写完大叫:我写的真好啊,和我相比,二王那都不是书法。大宋万岁!大宋的书法从此照耀千古!

前一句夸奖自己,抬高自己的身价,后一句拍了个大大的马屁。至于“二王恶札”一说,当不得真。


米老怪相比于苏东坡、黄庭坚,不仅文学水准要略逊一筹,而且在心地的坦诚方面,也比苏黄隐狡狯。

他的书法一开始是从唐入手的,其中颜真卿、欧阳询、沈传师、段季展和褚遂良这5人对他的影响最深,他的标志性的“蟹爪钩”就取自颜真卿。

但是,他这人得了人家的好,反过来要骂人家。比如对颜真卿这位他非常重要的老师,他就说颜是“恶札之祖”,也就是丑书的老祖宗。


少数能逃脱他饥讽的人之一是褚遂良,老米说他的字“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米芾的书法由唐入晋,始于1082年他拜访苏东坡,东坡先生竟然想办法说服他跳出唐法、直取魏晋,从此米老怪算是登堂入室,书风大变。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米芾晚年大骂王羲之?是那些不懂书法和书法史的人对米芾的误解。二王一直是米芾的学习对象,而米芾有很多关于书法的论述,都是在抑唐扬晋。但是关于米芾晚年大骂王羲之的说法也并不是无根之水,只不过很多不懂的人理解错了而已。

此《中秋帖》为米芾所书

米芾三十多岁时曾经得到过王献之的《十二月帖》也就是后来的《中秋帖》,他在王羲之与王献之之间,更加喜欢王献之的率意和自然,他觉得跟王献之很对脾气。这中间的原由我想大概是献之能够打破羲之的封锁,又探索出一路新的书风的缘故。米芾是一直是个喜欢标新领异的人,很喜欢彰显自己的个性,不但于书法上是这样,在生活中也处处是这样,因此才被成为“米颠”。借用今天的一句广告语来说,就是米芾“不走寻常路”。

王献之能够在羲之的影响下“不走寻常路”,因此甚得米芾的喜爱。为此他还对李世民“抑献扬羲”的做法非常不满。他以为:“唐太宗书窃类子敬”,“唐太宗力学右军不能至,复学虞行书欲上攀右军,故大骂子敬耳!子敬天真超逸,岂父可比也。”在他的《题唐摹子敬范新妇帖子三首》中,开篇就说:“贞观款书长二纸,不许儿奇专父美。”这里米芾提到王羲之也并不是在反对王羲之,而是反对李世民的做法,为献之打抱不平而已。

而说米芾的晚年骂王羲之,大概是因为他的那句“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吧。还有他在《与魏泰唱和诗》中说过:“老厌奴书不玩鹅”的说法吧。所以很多人会以为说米芾骂王羲之的书法是“恶札”“奴书”,这其中确实是因为没有真正的理解米芾。

米芾在收藏唐摹王献之的《新妇帖》的题跋中就曾经说过一句:“千年谁人能继趾?不自名家殊未智。”米芾看到的是在二王之后的千年里,已经很难有人能真正的再继承到二王的衣钵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化古为新,自成一家。

而他说的“老厌奴书不玩鹅”也并不是说王羲之的书法是奴书,而是说自己不再做羲之的奴隶了,不再走二王的老路了,要从二王的窠臼中挣脱出来的意思。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清醒认识,他才能百死不悔的朝着目标前进,所以晚年才敢说:“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的豪言。这里的“恶札”也不是批评王羲之的书法,而是后人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并被束缚的现象。

奉劝大家再不要误会米芾了,虽然他有点个性,但并不是目中无人的人,相反他是非常崇尚二王的。真正的理解米芾,才能深入学习米芾的书法,不然只能得其皮毛。


翰墨今香


米芾晚年为何大骂王羲之?

这个没有了解,是否道听途说,还是凭籍片言只语而妄自推测。

首先分析米芾直追晋韵,是因为他对唐法已经有个排斥,唐代书家,米芾学过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遍学唐代书家,后来始终没有给他带来灵感,米芾乃性情禀赋属于强情性神经质,换言之,是疯癫。喜欢石头,大凡喜石者,都是皆存异禀。同时米芾喜搜集晋帖晋字。

所以后来对晋二王有了独步颖悟,适宜了他的不羁个性,大家知道晋代书墨是一种文人情趣,意性多于法性,力究随心所欲而动感笔墨。尤其是行书,流便是最大的特征,切具流美俊逸,可以自由其个性的发展,针对此境,米芾有了直追的冲动。

尤其是王献之的书墨,具有萧散野宕的笔意,米芾受到启发,于是可以说米芾得笔于晋,三有二属于晋韵,三之一为自己的刷笔意气。独有一笔,尽四面有锋。

观看米芾的字,实际是晋韵书墨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

米芾曾经说,没有晋格,实为野俗。

由此可见,何有大骂书圣,何有睚眦王羲之,那不是忘恩负义吗?


狂喜淡墨a


米芾不就是会写几笔字嘛,还敢骂王羲之?没有王羲之,他能成为“宋四家”之一吗!

上图为米芾书法作品:米芾顿首……

书界有些人就是不知道感恩。就拿米芾来说,吃着王羲之给他的“饭”,受着王羲之的雨露滋润,长大了,长壮实了,翅膀硬了,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不知道王羲之哪点对不起他!



米芾写字,写不过王羲之的字,就用手“挖”王羲之。真是忘恩负义啊!

实际上,米芾就是从王羲之的书法中学到的真本事,看看他的字,无一不透着王羲之书法的影子。

唉……

就说这么多吧!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中州耕牛堂主


米芾晚年为什么大骂书圣王羲之?

米芾晚年学习一辈子王羲之的书法都没有超越书圣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所以大骂王羲之。米芾一生极其喜爱《兰亭序》,经他记录、题跋过的《兰亭序》临摹本有很多。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主要有宗室叔盎本、陆柬之临本、唐缉本、古摹《兰亭序》、褚令模《兰亭序》、唐永微中摹本等等。经他收藏过的版本,主要有苏才翁本、王文惠绢本褚临《兰亭序》,并根据唐摹本和他两个儿子一起翻刻了一个本子,世称三米《兰亭序》。不仅喜爱收藏《兰亭序》拓本,米芾临摹《兰亭序》几百遍,背临《兰亭序》一百多遍!如今只有拓本传世!

米芾七岁时悬肘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米芾看得起的大家都被骂过!被自己看不起的书法家也不学也不骂!

董其昌大师称米芾为宋代第一人!由大爱到极点,心中认为学艺超越不了就大骂一通,心里好受些!











湘顺1


米芾晚年大骂二王书法出自《志林》,原文是这样的“宋徽宗命元章书《周官》篇于屏,书毕掷笔于地,大言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

米芾的书论常常有惊人之语,虽然看似癫狂,实际上经过后世的验证比如“程朱理学”中的程邈,他的书论书论曾评价米芾“米芾所言皆实”

所以说米芾的言论之所以惊人就因为——艺高人胆大。

话说回来,米芾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这样自信的在皇帝面前歌颂自己呢?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就对这件事有过解读。原文大致是说,米南宫因为得到了王羲之的《破羌帖》拓本,得到了二王书法的真髓故而如此张扬。

《破羌帖》也是米芾从蔡京的儿子手里用计谋抢来的,可见米芾对于羲之的这个帖子何等珍视,竟然要不给他就要投河自尽。

这回再说一说为何一扫二王恶札,王羲之早年的作品比如《兰亭序》虽然极尽华美,但是却有做作取媚之嫌,用韩愈的话说有一股媚气。

毕竟历史评价的角度来说羲之作品是“晚年多入妙”,越到后来风格积淀到位,越发的自然变化,而《破羌帖》就是羲之水平最佳时期的作品,因而传世。

其中董其昌也有相似的经历,董其昌曾经学羲之兰亭久久不能得门而入,后来看到了《官奴帖》才找到了兰亭的门径。

所以说米芾总体来说是通过学习二王,进而吸收精华,剔除糟粕的,否则何能凭空出此狂言?就算是超越二王,他也是学二王的,也只是部分的超越,但作为二王的粉丝,这一点点优势也足以留名书史,足以沾沾自喜了。





法永禅师


米芾是书画鉴定高手,同时也是一个书画收藏家,他的著作《宝晋英光集》《宝章待访录》《书史》《画史》,里面有许多关于他鉴定书画的观点。《书史》十四中记录了米芾不惜重金苏之纯家买《王略帖》事件,米芾得到此帖后极为高兴,誉为“天下法书第一”。


故事是这样的:《王略帖》(又称《破羌帖》)原先收藏在苏之纯家,苏之纯死后,他的家人估价后答应卖给米芾,但当时米芾出使西京尚未回来,就被皇亲赵仲爰抢去。苏家与赵仲爰约定,如果米芾回来,能够出得起那个价,就仍卖给米芾。于是米芾回来后,典押衣服,加价买回。买回的时候,发现赵仲爰已经让技术平庸的工匠重新装裱,以致古代的跋尾招到剪损,令米芾感到相当惋惜,连呼“痛惜!痛惜!”于是亲自动手恢复原帖面目,并加写题跋,以米芾不轻与人的小楷行书写就,写于米芾晚年53岁,也就是著名的《王略帖赞》。因为收藏了《王略帖》与谢安的《八月五日帖》、王献之《十二月割帖》,米芾还将起个个斋号叫做“宝晋斋”,并将《王略帖》刻在《宝晋斋法帖》第一卷第一帖。


可见,米芾晚年并不是看不上王羲之。“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这里称二王书法为“二札”是有原因的。晋代距米芾所处的年代也有八百多年了,此时二王真迹已难找,米芾是书画鉴定家,同时是大藏家,他披沙拣金,眼光极高,他称的“恶札”,是指流通于市场上的二王的赝品,即后世的描摹本,伪造本等等。


书法学习秘籍


如果了解了米芾的为人,就能理解米芾流传下来的一些言论了。

米芾,字元章,世人多称'米癫',据说他原来不叫这名,芾字是自己取的名,为了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古龙说过:名字或许取错,绰号是不会错的,癫,译成今天的话就是神经病,不是轻微而是很严重的神经病。米芾平时不穿宋人衣服,着晋装,从来不正眼看人,曾见一太湖石却倒身便拜。当然,米芾的书法造诣很高,这一点也是勿庸置疑的。绝顶的天才往往都是疯子在米芾身上得到最好的证明总之,米芾绝对不能以常人视之。对于一个神经病的言论,我们应该怎样去解读,米的'一洗二王恶札''颜楷丑怪之类评价很多,但米书恰恰都得宜于二王及颜鲁公,所以换个角度来看,被米芾'大骂'过的书家,都是大家巨匠,没被批评的,都是米癫瞧不上眼的


清风明月伴我闲


哈哈,米芾外号米颠吗?能大骂也可以理解,反正我是没听说过,写不过人家就急的发牢骚呗,我临二王都二十多年了,觉得仍然没摸到其影子,真是太难追了哦,




德能胜才


自古文人多相轻。米先生也可能存在这种思想。也可能有米先生的书画水平一直达不到王羲之的水平,加上年龄大了,难免出现更年期现象。看什么都不顺眼,或对谁都不满意应有之。还有就是文人多气傲,多认为自己水平高,少有人能比及,而去诋毁批评那些自认为不如自己的人或作品的也不在少数。自古看透社会,看破红尘的能有几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