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今天我們接著來聊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演變。

梁思成曾對中國古代建築的立面結構做過這樣的總結:“中國的建築在立體佈局上明顯的分為三個主要部分:(一)臺基,(二)牆柱構架,(三)屋頂。任何地方,建於任何年代,屬於何種作用,規模無論細小或雄偉,莫不全具此三部...”

北寧喻皓在《木經》上也提出過“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為上分,地以上為中分,階為下分”

這就是中國古建築的“三分說”

古代建築上這三個部分,最早從敦煌壁畫上就可以清楚的看出來。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在西方的古典建築中,“屋身”作為建築立面的視覺核心,在整個建築的裝飾系統裡是非常重要的。建築的屋身(牆體、柱子)上,往往會進行大量的雕刻和繪畫裝飾。

而中國的古代建築,最重要的視覺焦點往往是在屋頂,最華麗的部分也是屋頂。同時中國古建築的屋身外面,往往有一圈“副階周匝”,也就是在屋身外面還有一圈圍廊,屋身和牆體會隱沒在這一圈圍廊裡,也就是脫離了視覺焦點而“虛化”了。(《華夏意匠》語)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而在"虛化"了的牆身部分,起到裝飾性作用的,除了柱子和畫滿彩畫的闌額,還有一種建築構件,既承擔起重要的結構作用,又具體極強的裝飾作用。

那就是“雀替”。

雀替的起源

雖然雀替這種構件成熟的較晚,但它的雛形可以上溯到北魏。最初只是建築轉角結構上的一塊不起眼的“替木”。

在宋代《營造法式》中,雀替還沒有成為重要的構件,只是說到“闌額”時提到了它:“簷額下綽幕枋,廣減簷額三分之一,出柱,長至補間,相對作㭼頭或三瓣頭”。這說明至少到宋代,這種構件還只是一種托起闌額的橫木,沒有什麼裝飾作用,也不被人重視。

這裡提到的“綽幕枋”,就是雀替的前身。“綽”字,到了清代就被傳為“雀”字,

“替”就是“替木”的意思。也就是在明代之後,“雀替”這種後來大放異彩的構件,才正式走上歷史舞臺。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自從斗拱脫離了柱頭單飛之後,中國建築的簷柱部分急需一種能替代柱頭的裝飾部件。沒有了“柱頭”部分的柱子,像摘去了帽子一般,彷彿感受到了吹向頭頂的一絲涼意。

在建築發展的早期,斗拱似乎並不急於放飛自我,因而還是比較保守地只用於“柱頭鋪作”,也就是隻在柱頭部分施加斗拱。

唐代建築上,兩柱之間並沒有斗拱,而是用一種“人字拱”支撐;宋代也只是用了一朵斗拱。也就是斗拱仍然作為一種柱頭裝飾,似乎是給了柱子一些面子。

不過到了清代,斗拱大概覺得世界很大也想去看看,因而在柱間越放越密,竟形成了一條“簷口線”,完全不顧及柱頭的位置。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自從斗拱脫離開柱頭獨立發展之後,柱頭上支撐闌額的那塊不被人注意的拱形橫木,悄悄起了變化。在橫向的梁和豎向的柱組成的夾角中,這塊橫木的作用越來越大。

有了這塊橫木,一是可以防止梁與柱相交而成的的方形框的變形,二是可以加強水平構件產生的剪力。柱子兩旁像一對翅膀一樣伸出的雀替,天生有一幅當網紅的好底子,以結構上的需要,使自己成為繼斗拱之後,替代柱頭的又一個明星構件。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雀替的類別

在日益繁瑣的明清建築裝飾部分,不得不說雀替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成就。

由於斗拱大多數情況下是藏於簷下,不易分辨,而雀替卻是大大方方的露於柱子兩邊,很好的解決了柱頭部分的裝飾問題。在注重裝飾的明清建築上,雀替的形狀也由早期的簡單的橫木,發展出了越來越多的曲形的變體,使柱間形成的框格形狀變得柔和,增加了建築上的空間層次。

自從雀替參與了建築上的進化與發展,就開始了由簡到繁的不斷演變,甚至超過了斗拱的演變程度。

最終雀替發展成了七大類,即:大雀替、龍門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騎馬雀替和花牙子。再加上由花牙子演變而來的用於室內裝飾的“罩”,這個繁複龐大的雀替家族,簡直成為中國古代建築上的裝飾半邊天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常見的清代建築上的雀替,就叫“雀替”“大雀替”是用大塊整木製成,直接坐到柱頭之上。“小雀替”體型較小,主要用於室內。“通雀替”是柱子兩側的雀替為一個整體,穿過柱身而形成。“騎馬雀替”在距離較近的樑柱間使用,也就是因距離過近,相鄰的兩個雀替想連接了起來。“龍門雀替”專用於牌樓上,造型格外華麗,並附有雲墩、梓框、三福雲等獨有的造型。“花牙子”又稱掛落,純粹起裝飾作用,常被用於園林建築的梁枋下。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講到這裡要提一下中國建築和西方建築在柱頭部分的不同演變。

西方古典建築的柱式形式多變,多利克、愛奧尼、科林斯、塔斯干等柱式都有自己獨特的柱頭樣式,但發展到最後,柱頭部分並沒有發生過“質”的變化。而中國建築的柱頭,經過演變,發展出了“斗拱”“雀替”這兩種獨立的構件。早期的雀替仍然帶有柱頭,雀替也是比較狹長的形狀。直到柱頭消失後,形狀才更加寬厚。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在雀替的七種類型中,有一種類型,可以明顯看出來它與“柱頭”的傳承關係,那就是“大雀替”

這種“大雀替”,並不只是因為體積大而命名,當然,它也是夠大的,更重要的是,它並不像其它種類的雀替那樣插在柱子兩邊,像兩個翅膀。它是用一整塊木頭製成,直接坐在柱子頂端,承載梁枋的重量,其實更像一種往橫向發展的柱頭

由於“大雀替”需要比較大的承重力,因而尺寸也比一般雀替要大。清代規定,官式建築的雀替長度為房間面闊的1/4,而大雀替的總長度,甚至可以達到面闊的1/2。這種“大雀替”,更多的是用在清代喇嘛廟的大殿上。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在雀替的大家族裡,還有一種專門用在牌坊上的雀替,叫作“龍門雀替”

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雀替形式,特殊在哪呢,主要是在它上面,加了很多裝飾性的附屬構件,比如“雲墩”、“梓框”、“麻葉頭”、“三福雲”等等。

加一些裝飾構件本來也沒什麼稀奇,畢竟雀替本來就是個裝飾大戶,但有一個構件的出現,讓這種“龍門雀替”變得與眾不同,是什麼構件呢?

這個構件叫“三福雲”“麻葉頭”。為什麼說它不一樣呢,我們看雀替都是橫向和豎向發展的,唯獨這個三福雲,是向裡插到龍門雀替裡的,換句話說,也就是在X軸和Y軸的基礎上,又加入了Z軸。這讓雀替在空間上一下子從二維變成了三維

,增加了縱向的欣賞角度。

下圖裡豎向插進雀替裡的就是“三福雲”。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雀替”這種構件,最早起源於北魏,卻一直到明清才發展起來,成為中國建築上重要的裝飾部分。當然,中國建築上,只有裝飾作用沒用實際意義的構件並不多見,即便是屋簷上的脊獸這麼強的裝飾意義,也是有實際作用的(脊獸實際上就是瓦釘帽演變而成的)。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而雀替裡的一種“花牙子”,或叫“掛落”,則基本是隻有裝飾意義而沒有實際功能的。

花牙子比普通的雀替要纖細、精緻很多,由細小的欞條拼成圖案,或雕飾卷草等紋樣,還有很多做出鏤空紋飾,懸掛在梁枋之下,一般上面還裝有一種叫“倒掛楣子”的構件。這兩種構件都是主要起裝飾作用的,並不具有什麼結構上的意義。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駝峰

我們一直在說雀替,其實還有其他的類似雀替的構件,比如“駝峰”

我們可以把“駝峰”看做是把“大雀替”反過來,放在了柱子的上面,也就是和“大雀替”的位置垂直鏡像了一下。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駝峰”的作用是支撐樑架上邊的短柱(瓜柱)的,一開始如雀替一樣,是由柱兩邊的兩塊小木頭(角背)發展而來,後來就形成了一整塊結構。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清代將瓜柱和駝峰合起來稱為“柁墩”雀替、斗拱、駝峰

合起來又叫作“隔架科”。你看,我們說了半天的這三種極具裝飾感的構件,最終用這種形式統一了起來,成為了一個整體。

結語


總結一下,除去裝飾作用,雀替的結構作用,是為了加強水平構件產生的剪力,增強同一淨跨所承受的重量,從而起到防止梁與柱形成的方形框格變形的作用。

簡單點兒來說,就是為了加強柱子之間的梁的承載力

柱之間加上雀替這種聯結物(包括牛腿、駝峰、角背等具有同樣作用的構件),最大作用是可以“減短淨跨”,也就是相當於減少柱與柱之間的距離,加強建築的穩固性。可以說這也是中國建築上很多構件的作用和職能,包括斗拱。

不過在建築發展的後期,裝飾作用幾乎已經成了雀替這類構件存在的全部意義。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建築上的“雀替”

雖然它們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和性質,但總體來說都是為了“轉角加固”這個一致的目標而存在。雖然在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只有裝飾功能無結構功能的變體,但總體來說還是起到了很大的結構上的作用,形式上也是在結構發展中逐步形成了現在的樣子。

小樘以前學習現代建築史時,看到過芝加哥學派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

路易斯·沙裡文的一句名言:“形式追隨功能”,我想,這句話也是很準確的描述了中國建築在成百上千年發展中形成的“結構為大”的理念吧。

今天就到這吧,我們下次再聊。

參考文獻:《華夏意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