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幾萬中國人去美國淘金,用了10年,幹得美國人都下崗了

19世紀中葉的美國急於向西部擴張,正在全力建設世界頭號工業大國,卻苦於缺少大量的勞動力。此時,中國境內正遭遇太平天國戰亂和農作物歉收等困境。一推一拉的作用之下,有著“下南洋”傳統的廣東人率先登上了去往美國的輪船,他們在美國西部的金礦、農場、鐵路、工廠等地靠出賣苦力換取在白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工資,很多人還沒攢夠回鄉的路費就客死他鄉。

150年前,幾萬中國人去美國淘金,用了10年,幹得美國人都下崗了

一位舊金山的傳教士曾說,太平洋沿岸地區對中國勞工的需要是持久性的,因為資本家根本無力支付白人勞動力所要求的工資。美國資本家能否支付白人勞工所要求的工資,我們現在不得而知,而且也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當資本家有可能僱用到更廉價的華工時,他們當然不願意無謂地增加生產成本。

150年前,幾萬中國人去美國淘金,用了10年,幹得美國人都下崗了

白人資本家之所以表現出對華工的特殊偏好,一方面因為華工的工資要求低、沒有家庭負擔、能夠為他們提供優質的廉價勞動力,另一方面也因為華工比白人勞工更加順從和易於管理。“只要是中國人做事,一切都會井井有條,他們比其他人幹得都快,麻煩也少。”這是很多白人資本家對中國人的評價。

1852年,也就是第一批中國契約勞工來到加州。當時的中國“兵荒馬亂、水旱連年,餓殍遍野、民不聊生”。中國人想象中的“金山”遍地黃金,“金山客,沒一千,有八百”,因而不惜拋別父母妻兒,冒險犯難來到美國。據統計,最開始,只有50多名華工,到1863年,80-85%的華人都在從事採礦業,隨著華人移民數量的增加,華人礦工滲透了加州的每一個礦區。

150年前,幾萬中國人去美國淘金,用了10年,幹得美國人都下崗了

美國西部的淘金熱衷,大概再也找不到像華人這樣一個無處不在的族群了。中國華工以其超乎尋常的細心和耐力使加州的金礦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減少了浪費。華工在礦區間的流動通常是受到鼓勵的,因為他們能夠承擔白人不願完成的工作,起到了補充白人勞工不足的作用。

1863-1869年,美國橫貫東西的太平洋鐵路建設期間,西部的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需要全速向東挺進,與向西反向修建鐵路的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匯合,爭取最先把鐵路修到猶他州的匯合點,以爭取美國政府的更多經濟補貼。因此,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急需僱傭大量高效而廉價的勞動力。但是,1864-1865年的冬天,加州氣候嚴寒。鐵路勞工不但需要離開家人,工作條件也極其艱苦、危險。

150年前,幾萬中國人去美國淘金,用了10年,幹得美國人都下崗了

當時,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只有500名白人勞工,勞力嚴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勞工得到了修建鐵路的機會。據調查,1864至1867年共19個月的華人工資記錄,認為2萬3千名中國勞工只是一個最保守的估算。1869年8月10日,馬克思在給恩格斯的書信中談到了中國勞工對太平洋鐵路的貢獻:“美國大鐵路的建成是和輸入中國苦力分不得。數萬中國勞工用古老的工具,提前7年完成了如此偉大的工程,他們的巨大貢獻有目共睹。”

150年前,幾萬中國人去美國淘金,用了10年,幹得美國人都下崗了

1869年太平洋鐵路鐵路竣工以後,華工就被解散了。失業的幾千華工來到舊金山,加入了當地製造業。當時的美國由於南北戰爭阻斷了製造產品從東部流向西部,舊金山的資本家急於對西部的製造業進行投資。所以,舊金山的華工來得正是時候:他們迅速成為舊金山製造業經濟的重要一部分,在四大支柱行業(即鞋業、羊毛、菸草和縫紉)的勞動力中佔到46%。1872年,舊金山早報報道說,工廠裡幾乎一半的工人都是中國人。

150年前,幾萬中國人去美國淘金,用了10年,幹得美國人都下崗了

華工還在加州和其它西部各州墾田、挖溝、種植,為這些地區的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當時加州的農業勞動力市場上,一般由工資較高的美國勞工負責操作機械,而工資較低的中國人則主要完成副屬性的手工工作,洗衣業也被中國人壟斷了。1870年,加州90%的農業勞動力都是中國勞工。

總體來說,在整個19世紀,無論是在夏威夷甘蔗種植園裡勞作的華工、在加州淘金的華工、修建太平洋鐵路西段的華工、成為西部製造業大軍的華工、開發加州農業的華工等都因為美國勞動力市場上的各種不足和需要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並以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贏得了美國僱主心目中的積極形象。

150年前,幾萬中國人去美國淘金,用了10年,幹得美國人都下崗了

但是這引發了白人的抗議,開始了各種排華的運動,華工剛進入美國勞動力市場時,人數並不太多,他們承擔了白人勞工不願意做或者做不來的工作,因而與白人勞工之間的摩擦還不十分顯著。隨著華工數量越來越多、開始逐漸擠佔白人在勞動力市場上的位置時,白人勞工再也無法坐視中國人的存在。他們迅速組織起來,使用罷工等手段,試圖將華工逐出美國勞動力市場。

150年前,幾萬中國人去美國淘金,用了10年,幹得美國人都下崗了

在白人看來,華工是可怕的競爭對手,他們對生活和工資的要求低到不可思議,可以不眠不休地長時間工作,節儉到從來不亂花一分錢,穿戴和飲食又十分怪異。白人勞工感到和這樣一個群體展開競爭是不公平的:白人需要更高的生活水準,在養家、消費和納稅之外還要擁有美好的自由生活,但華工的存在卻使他們的工資不斷被降低。於是,白人勞工就將華工視為一個嚴重威脅,很少想到華工和他們一樣都是勞工階級,直到1882年美國政府出臺排華法案,把中國人擋在國門之外,各種抗議才逐漸平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