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魏县----因魏国得名,千年古县

河北邯郸魏县----因魏国得名,千年古县

魏县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总面积863平方千米,总人口102万。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河北邯郸魏县----因魏国得名,千年古县

一、历史沿革

1、战国时为魏文侯之封地。秦属邯郸郡。汉高祖始置县,治今河北大名县西南魏城村。属魏郡。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析置昌乐县。

2、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魏县省入昌乐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属魏州,十六年析魏县置漳阴县,大业初省入,属武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又析置漳阴县,贞观初省入,属魏州。天宝三载(744年)移治今县西北魏庄。

3、五代唐属兴唐府,五代晋属广晋府,五代汉属大名府。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徙治洹水镇(今旧魏县村),属河北东路大名府。

4、元属大名路。明洪武三年(1370年)徙治五姓店(今县城),属大名府;十年大名县省入,十五年析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魏县城毁于洪水,次年省入大名县。

5、1940年复设魏县。1941年属晋冀鲁豫边区。1949年属河北省邯郸专区,1958年并入大名县。1961年复设,属邯郸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邯郸市。

二、地名来历

《史记魏世家》载:春秋时期,晋献公十六年(前661)晋大夫毕万封于魏,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矣,万盈数也,巍,大名也,今名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按本无二字,后人省山作魏。

至战国时期,魏、赵、韩三家分晋,公元前439年,魏武侯为避强秦,将位于山西安邑的国都迁于位于黄河之东,济水之西的天然屏障魏县古域,魏县遂为魏国次都。

为纪念魏国建都今魏域这段光辉的历史,西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政权以魏域曾为魏国次都(一度成为魏国都城),历为三魏重镇,及其历史作用,取“魏”字命名魏县。

三、风景名胜

河北邯郸魏县----因魏国得名,千年古县

1、魏县勤廉文化公园。位于县城城北,公园独树一帜,以精彩的廉政漫画、清新的廉政诗词、通俗的廉政故事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河北邯郸魏县----因魏国得名,千年古县

2、礼贤台。位于县城东北方向。它是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开国王侯魏文侯招贤纳士、访贤、礼贤、敬贤之杰作,始建于公元前445年,比建于公元前200年左右的邯郸丛台还要早200多年,与徐州的挂剑台和临漳的铜雀三台(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等齐名。

河北邯郸魏县----因魏国得名,千年古县

3、魏县梨乡水城水利风景区。依托环城水系而建,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8.2平方公里。景区依托邯郸市东部水网建设城市河湖水系,先后建成“五河一湾、五湖一源、三十六桥景观”及城东南小循环等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