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居镇:大河长堤话新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伟大的母亲河经过5000 多公里艰辛跋涉,由东营区龙居镇进入山东省东营市境内。在这里,母亲河放慢了脚步,从容沉稳,款款而行。

龙居镇:大河长堤话新篇

因为,再经过100 多公里的路程,她就将汇入渤海,与神州大地郑重道别,走向浩瀚无垠的大洋深处。

龙居大地与黄河结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洪荒年代。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东汉初期。王景治河后形成的“千乘海口”,就在这一带。唐朝末年,黄河暂时揖别这方热土,北走津冀、南走徐淮。清朝咸丰五年(1855)六月,黄河再次由今东营地区叩问大海,龙居重新回到黄河母亲的臂弯里。

龙居镇:大河长堤话新篇

黄河素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千百年间,龙居既受到母亲河的万千恩泽,又频繁领略着大河决溢、迁徙带来的痛楚。1937 年8月31 日,黄河右岸今龙居镇麻湾村附近决口。蒲台、广饶、利津、博兴、寿光等县大片土地尽成泽国。黄河与小清河之间数百个村庄被淹,受灾人口50 余万、农田400 万亩。

抗战结束后的“黄河归故”斗争,勤劳勇敢的龙居人经受住了洪水和硝烟的双重考验,同时也开始用钢铁一般的意志,倾情书写人民治黄的崭新篇章。

龙居镇:大河长堤话新篇

闻名全国的山东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因其原设计渠首位于龙居镇打渔张村而得名。该工程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也是采用当时苏联的先进水利经验和方法规划设计的大型引黄灌溉2区。其间虽几经波折,但该工程形成的基础设施和网络体系,至今仍在为黄河口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

龙居镇:大河长堤话新篇

龙居镇:大河长堤话新篇

龙居镇:大河长堤话新篇

曾几何时,在黄河东营段右岸,123.3 平方公里的南展区房台上,聚集了83 个建制村,5.51 万人口,成为东营地区住宅最密集的村落。静静流淌的母亲河,两条大堤围成的弯月型田野,藕池、鱼塘、荷花、芦苇,邻里相闻的牛羊鸡犬之声,其乐融融的农家小院……黄河南展,别样的农家生活诠释着黄河尾闾的沧桑变迁。

设计实施黄河南展宽工程,是因为黄河流入今东营市境后,河道急转,折向东北,进入了长达30 公里的“窄胡同”。南起龙居镇麻湾村,北至今利津县王庄,河道堤距一般为1 公里左右,最窄处仅有460 米。夏季洪水涌入“窄胡同”涨满河漕,两堤吃紧,时有险情。冬季一旦冰凌卡塞,水位陡涨,险情更大。通过实施黄河南展宽工程,将这一河段原来的单式河道变为复式河道,平均展宽至3.5 公里,有效解决了防凌、防汛问题,同时还兼顾放淤造滩、引黄灌溉和改善当地生产条件。展区内的村庄全部迁到黄河大堤的房台上,总体房屋外形统一,鳞次栉比,颇为壮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