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流傳俗語諺語集錦: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

民間流傳俗語諺語集錦: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

【根不動,梢不搖】(慣)

形容主意已定,毫不動搖。劉江《太行風雲》四三:“任憑別人有千條妙計,看來顛角牛心上有老主意一條。他根不動,梢不搖。”

【根深不怕風搖動】(諺)

指樹大根深,就不怕大風搖動。比喻人做事只要根基穩固,就不怕外力干擾。也比喻自身行為端直,就不怕閒言碎語。《增廣賢文》:“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根深不怕風搖動,表正何愁日影斜。能休塵鏡為真鏡,未了僧家是儒家。”

〇也作①〔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明·袁于令《西樓記》一九出:“心上事,淚中流,一段離情兩處愁。歸夢不忘樓上月,痴魂猶記渡頭舟。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②〔根正不怕黃風擺〕。劉振華《捉龍家》三:“咱走得正,站得直。‘根正不怕黃風擺’,又不是沒有說理的地方,所以沒啥可怕的。”

【根深葉茂,本固枝榮】(諺)

指樹根扎得深,樹葉才能茂盛;樹根扎得牢,樹枝才能繁榮。比喻人的學業、事業有了牢固的基礎,才能有大的成就。肖雯《讀書法》:“俗話說:‘根深葉茂,本固枝榮。’博覽就是打好基礎,擴大知識面,由此而入,才能步步登高,進行專攻。”

〇也作〔根深才會葉茂〕。李江遊《從“鄉巴佬”到特級教師》:“那密密的松根深深地紮在泥土中,這使他頗受啟發。他想:根深才會葉茂啊!”

【根要深,人要真】(諺)

樹根要扎得深,才能枝葉繁茂;做人要真誠實在,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指真誠人常在,虛假不到頭。德蘭《求》二部五章:“我揹你上山,是讓你看這棵樹的。常言道:‘根要深,人要真。’你要像這棵松樹一樣活下去!”

【根子硬】(慣)

形容後臺或靠山十分強大有力。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九章二:“我擔心吳家根子硬,不好拱動。”孔厥《新兒女英雄續傳》一八章二:“兩個人暗裡打了一陣官司——到現在這也是公開的秘密了。不過黃人傑的根子也硬,老狐狸終也沒法趕走他。”

【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巫婆跳假神】(諺)

巫婆:以替人祈禱招魂為職業的婦女。跳假神:裝神弄鬼。指經常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受什麼樣的影響。趙新《張王李趙》一七:“常言說的:‘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巫婆跳假神。’你不看看你們詩歌組那些圪渣爛柴的貨!桃兒,要不小心,你以後準得成了河西店的‘王三姐’!”

〇也作①〔跟著啥人學啥人,跟著巫婆學跳神〕。王厚選《古城青史》上二〇回:“‘跟著啥人學啥人,跟著巫婆學跳神’。(王友)整天和烏龜王八攪在一起,難免染上一些壞毛病。”②〔跟著秀才學作文,跟著巫婆學下神〕。家文等《獨臂武松》一〇回:“方麗珠話一出口,連自己也有些好笑。心裡話,怪不得人常說‘跟著秀才學作文,跟著巫婆學下神’,這可一點也不假。”③〔跟麼人,學麼人,跟著和尚進廟門〕。劉章儀《鐵魂》二七:“俗話說:‘跟麼人,學麼人,跟著和尚進廟門。’我跟著你在一塊這麼多年,就是個榆木疙瘩,也碰出幾個眼啊!”

【跟著龍王吃賀雨】(慣)

賀雨:指舊時人們向龍王求雨時擺上的供品。比喻跟著有權有勢的人沾光得好處。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一五:“小毛說:‘……他們訛人的東西我也沒有分過贓,只是跟著他們吃過些東西吸過些大煙!’群眾裡有人喊:‘跟著龍王吃賀雨就是幫兇!’”

【跟著手指頭轉】(慣)

比喻盲目地追隨、服從有權勢的人,讓幹什麼就幹什麼。浩然《豔陽天》一三一章:“可是今天,真正跟著他手指頭轉的人,星星點點,扳著手指頭就能數過來。”

【耕則問田奴,絹則問織婢】(諺)

田奴:耕田的男奴。織婢:織絹的婢女。指要學耕田,就向田奴請教;要學織絹,就向織婢請教。泛指做事必須虛心向內行學習。《北史·邢巒傳》:“巒以為鍾離天險,朝貴所具,若有內應,則所不知,如其無也,必無克狀。且俗語云‘耕則問田奴,絹則問織婢’,臣既謂難,何容強遣。”

〇也作①〔耕當問奴,織當訪婢〕。《宋書·沈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濟?”②〔耕問奴,織問婢〕。清·申涵光《荊園進語》:“耕問奴,織問婢。但擇能耕織之奴婢,付之委任而責成功,不必條分縷析,一一為之告誡曰如何耕、如何織也。朝廷之用人,亦如是。”③〔耕問僕,織問婢〕。《後西遊記》三回:“俗話說得好:‘耕問僕,織問婢。’他事不敢苦求,但生死一案,乃列位賢王之執掌。”

【羹裡不著飯裡著】(慣)

羹(犵ē狀犵):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狀食物。比喻這裡沒得手,那裡得手,總要達到目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我那老爺是個多心的人,性子又不好,若後日知道你我去訪他,他必仇恨。羹裡不著飯裡著,倒遭他毒手。”

【羹裡來的飯裡去】(慣)

比喻哪裡來的還回到哪裡去。《二刻拍案驚奇》卷二〇:“賈謙訪昔年設心拐去的東西,到此仍舊歸還與商家用度了。這是羹裡來的飯裡去,天理報復之常。”

【更上一層樓】(慣)

比喻在原有基礎上,再提高一步。語出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一二:“把竹板當成戰鬥武器,使鼓動工作更上一層樓,更大地發揮政治工作的威力!”成玄《張作霖演義》四回:“野心勃勃的張作霖再不甘心蟄伏洮南一隅,又要‘更上一層樓’了。”劉紹棠《水邊人的哀樂故事》四八:“大溫師傅眼也不眨,馬上喊價七千;二溫師傅不甘示弱,開價八千,更上一層樓。”

【工夫各自忙】(諺)

指各人有各人忙的事。《鏡花緣》四九回:“你既不自知,你又何必問我?至於我知、我不知,我又何必告訴你?況你非我,你又安知我不自知?俗語說的:‘工夫各自忙。’姐姐請去閒遊,妹子又要寫了。”

【工作好乾,夥計難共】(諺)

夥計:合夥共事的人。做好工作不難,處理好合夥人之間的關係不容易。指協調好工作中的人際關係是做好工作的關鍵。麗水《微子清風》:“時下有一句話在流行,叫做‘工作好乾,夥計難共’。意思再明白不過,就是說,人與人,尤其是領導與領導之間的‘內耗’問題頗為棘手。”

【弓開如滿月,箭發似流星】(慣)

形容弓弦拉得足,射出的箭又快又多。《說岳全傳》一二回:“誰知這嶽大爺卻不慌不忙,立定了身,當天下英雄之面,開弓搭箭,真個是弓開如滿月,箭發似流星,颼颼的一連射了九枝。”

【弓上弦,刀出鞘】(慣)

鞘:裝刀劍的套子。箭搭上弦,刀拔出鞘。指拉開架式,準備廝殺。《粉妝樓》四〇回:“一路上,看見燈球火把,羽林軍卒,一個個都是弓上弦,刀出鞘。公子知道事情緊急,忙忙打馬,往北門就走。”

【弓是彎的,理是直的】(諺)

弓不彎,射不出箭;理不直,說不服人。指道理不怕反覆辯論,越辯理越明。也指真理是不容歪曲的。張行《武陵山下》一八章一○三:“徐奎元畢竟是個老奸巨猾的傢伙,他倒一點也不作難,反而勸道:‘老弟,弓是彎的,理是直的,有話好說嘛!’”

【公不離婆,秤不離砣】(諺)見“秤不離砣,公不離婆”。

【公道原在人心】(諺)

公道:公正的道理。公道原本就在眾人的心中。指眾人對是非曲直自有公正的評價與定論。《水滸後傳》一回:“那楚州百姓受宋江恩惠的,墓邊經過,無不墮淚,春秋常來祭奠,可見公道原在人心。”

〇也作①〔公道自在人心〕。張友鸞《清風樓》二〇:“更多的人,憐著楊景英雄末路,‘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模樣,盡都灑著一掬同情之淚,這可說是‘公道自在人心’。”②〔公理自在人心〕。郭澄清《大刀記》二卷六章:“公理自在人心,是非自有公論,宣傳不宣傳的,我看沒大要緊。”

【公雞抱窩,母雞打鳴】(慣)

抱窩:孵小雞。比喻男人做女人的事,女人做男人的事,作用顛倒了。克非等《春潮急》上六:“誰還不清楚你們杜氏門中,公雞抱窩,母雞打鳴啦!”

【公雞戴帽子——冠上加冠】(歇)

冠:前一個“冠”字指雞冠,後一個“冠”字指帽子,都諧“官”。指官職得到提升,含諧謔意味。劉彥林《三月潮》二章二:“幾次領導班子調整,他的烏紗帽不僅沒丟,而且公雞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了。”

【公雞頭上一塊肉——大小是個冠】(歇)

冠:雞冠,諧“官”。指不管職位高低,總還是個官。張一弓《趙钁頭的遺囑》:“‘你如今也是公雞頭上一塊肉——大小是個冠(官)兒,叫我上?’他瞥了劉卯一眼,‘你沒看看趙钁頭領這一群人,拿的那傢伙,好比關雲長賣秤砣——人硬貨也硬?!’”

【公門好修行】(諺)

公門:舊時的衙門。修行:本指學佛學道的修煉,此處指行善事。指在衙門裡供職,固然做傷天害理的歹事容易,但要為百姓做好事也很方便。元·嶽伯川《鐵柺李》二折:“人道公門不可入,我道公門好修行。若將曲直無顛倒,腳底蓮花步步生。”

〇也作①〔公門裡好修行〕。《儒林外史》二五回:“自古道‘公門裡好修行’,你們伏侍大老爺,凡事不可壞了大老爺的清名。”②〔公門好修德〕。何可人《唐祝文周全傳》一一回:“俗話說:‘公門好修德。’就是說吃公門飯的人,造孽容易,積德也容易。”③〔公門口好修心〕。王少堂《武松》上二回:“人常說:‘公門口好修心。’在公門裡辦事也容易損德。他生怕筆下損德,因此退卯了。”

【公婆愛長孫,爹媽疼小兒】(諺)

公婆:此處指祖父、祖母。長孫:孫子裡最大的。指祖輩愛的是孫子裡最年長的,父輩疼的是兒子裡最年幼的。邱國鷹《龜鱉斷官司》:“常言道:‘公婆愛長孫,爹媽疼小兒。’他小時候被爸媽寵壞了,光吃喝玩樂不幹事,什麼本領也沒有。”

〇也作〔公疼頭孫,爺疼晚崽〕。公:祖父。頭孫:最大的孫子。爺:父親。晚崽:最小的兒子。彭見明《蓋著藍天,枕著大地》三:“俗話說:‘公疼頭孫,爺疼晚崽。’鍾炳炎排行第五,正是他爺的晚崽。”

【公人見票,牲口見料】(諺)

公人:舊時衙門裡的差役。票:傳票,用以傳喚涉案人員。料:餵養牲口用的穀物。指差役手持傳票,可以勒索涉案人員的錢財,故見到傳票就像牲口見到料一樣欣喜。馮德英《山菊花》八章:“光我認得個錢字?別人認個什麼字?‘公人見票,牲口見料’,誰不知道!”

【公人見錢,猶如蒼蠅見血】(諺)

指公人貪財如命,見到錢財,就如同蒼蠅見到血一樣。《醒世恆言》卷二〇:“自古道:‘公人見錢,猶如蒼蠅見血。’那楊洪見了雪白的一大包銀子,怎不動火?連叫‘且收過了說話,恐被人看見,不當穩便’。”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慣)

指爭執雙方各說各的理,誰也不服誰。黃谷柳《蝦球傳》二部一五章:“大副道:‘照你的說法,世間上就沒有什麼是非公理了?’鱷魚頭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你能說哪一個完全對?’”郭明倫等《冀魯春秋》二部一三章四:“雙方各執己見,爭論不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弄得黃國權一時下不了最後決心。”

〇也作〔哥說哥有理,嫂說嫂有理〕。陳殘雲《香飄四季》三四:“徐炳華直闆闆道:‘老郭,你叫我們多種香蕉,糖廠叫我們多種甘蔗,哥說哥有理,嫂說嫂有理,這就難辦啦。’”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諺)

修:修行。公公修行,公公就得善果;婆婆修行,婆婆就得善果。指信佛信道,誰修行誰就能得善果。也泛指凡事誰有誠意,誰就能取得成功。元·無名氏《來生債》二折:“婆婆,你說的差了也。便好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十人上山,各自努力,盛世難逢,佛法難遇。”

〇也作〔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西遊記》九六回:“學生年幼,不知因果,常聞得有云:‘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我家父、家母各欲獻芹者,正是各求得些因果,何必苦辭?”

【公眾馬,公眾騎】(諺)見“大家馬兒大家騎”。

【功不成,名不就】(慣)

指事業不成功,人也沒有名氣。《水滸傳》三九回:“我生在山東,長在鄆城,學吏出身,結識了多少江湖上人,雖留得一個虛名,目今三旬之上,功又不成,名又不就,倒被文了雙頰,配來在這裡。”《綴白裘·漁家樂·納姻》:“我簡人同只為守著這幾本破書,幾年上,弄得功不成,名不就;上無片瓦,下無立錐。”《紅樓夢》九九回:“李十兒回說道:‘奴才為著這點忠心兒掩不住,才這麼說。若是老爺就是這樣做去,到了功不成名不就的時候,老爺又說奴才沒良心,有什麼話不告訴老爺了。’”

【功臣難過太平關】(諺)

舊時開國建業的有功之臣,很難度過太平年景這一關。指歷來在取得政權後,最高統治者總要迫害殺戮功臣良將。孝廉等《血染鳳陽宮》八回:“佘大人、胡大人的話,的確太兇險了,歷來功臣難過太平關,當今以猛以嚴治國,諸位大人更宜小心。”

【恭敬莫如從命】(諺)

指對長者恭恭敬敬,不如順從他的意願。為接受長者賜予的謙辭。宋·贊寧《筍譜》卷下:“昔有新婦,不得舅姑意。姑一日歲暮而索筍羹,婦答即煮供上。妯娌問之曰:‘今臘月中,何處求筍?’婦曰:‘且譍為貴,以順攘逆責耳,其實何處求筍。’姑聞而後悔,倍憐新婦。故又諺曰:‘恭敬莫如從命,受訓莫如從順。’”

〇也作①〔恭敬不如從命〕。元·關漢卿《玉鏡臺》一折:“〔正末雲〕老相公的交椅,侄兒如何敢坐?〔夫人云〕學士休謙,恭敬不如從命。”②〔恭敬不如遵命〕。單田芳《燕王劍俠》四〇回:“徐輪急得直搖腦袋,把牙一咬說,‘好嘞,恭敬不如遵命,我就再住十天。’”

【溝死溝埋,路死路埋】(慣)見“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洋溝裡就是棺材”。

【狗逼急了跳牆,馬逼急了趵蹄】(諺)

趵(犫ō):踢。比喻人逼到急處,就會失去理性控制,什麼事也能幹得出。陳定興《香港之濱》一章:“大少爺,想給我玩這個,你還不到火候。嘿,狗逼急了跳牆,馬逼急了趵蹄,今日你可別欺人太甚!”

〇也作①〔狗急了跳牆,雞急了上房〕。陳昌本《“花腳王”開棺·山民軼事》:“告狀!狗急了跳牆,雞急了上房,我不能等著叫人逼死!”②〔狗急跳牆,雞急起飛〕。姚自豪等《特殊身份的警官》五:“狗急跳牆,雞急起飛。黃先生聽見警笛聲,又見警察從四面包抄上來,知道不好,急忙從小土匪手裡搶過藤籃,從包裡抽出手槍,準備烏龜撞石板,硬碰硬,拼個魚死網破。”③〔狗急了跳牆,兔子急了咬人〕。王國全《銀元禍》:“常言道:‘狗急了跳牆,兔子急了咬人。’劉喜財摔倒後,嘴正好觸著怪物的耳朵,他一張嘴正好咬住了。”

【狗鼻子插蔥——裝象】(歇)見“鼻子裡插大蔥——裝象”。

【狗不跟雞鬥,男不跟女鬥】(諺)見“男不跟女鬥”。

【狗不嫌家窮】(諺)

狗不會因主人家裡貧窮而嫌棄。指狗忠於主人。《增廣賢文》:“寧遭父母手,莫遭父母口。狗不嫌家窮,兒不嫌母醜。”

〇也作①〔狗不捨窮家〕。林藍《暴風驟雨》(劇本)六章:“趙玉林久久地望著楊老疙瘩,慨然說道:‘為人就得有點骨氣!狗還不捨窮家呢。’”②〔狗不嫌主賤〕。古華《霧界的傳奇·老樹精和小樹豹》:“倒是狗不嫌主賤。滾地龍不叫不嚷,彷彿在默默地冷眼旁觀這一切。它對老樹精越來越忠誠。”

【狗不咬上門客】(諺)

比喻對客人應以禮相待,不可粗暴無禮。郝豔霞等《花木蘭掃北》一五回:“我等這次來,有要緊事要拜見夫人,你們不該這樣無禮。常言道‘狗不咬上門客’呢,更何況你魚小姐乃是知書達理之人。”

〇也作〔好狗不咬上門客〕。高子瞻《小衚衕裡的大人物》三:“實在太失禮了!人常說‘好狗不咬上門客’,何況郝先生不比常人,乃是我家專門約請的貴客呢!”

【狗扯羊腸——越扯越長】(歇)

扯:本指拉、撕,轉指東拉西扯地閒談。指說話東拉西扯,沒完沒了。莫伸《三貧鎮風波》:“‘你不要狗扯羊腸,越扯越長。’康老伯又吼叫起來,‘你只說一句,去嘛不去?’”

【狗吃屎】(慣)

形容人身體向前摔倒、嘴啃地皮的樣子。多含譏諷義。《負曝閒談》三回:“有一個燒飯的伕子,這人最是鹵莽,舉起一包鹽來,望艙裡一丟。不想他老爺在底下蹲著呢,這一下子把柳國斌砸了一個狗吃屎,頭昏眼黑。”孔厥等《新兒女英雄傳》二四回:“張金龍心慌意亂,被什麼絆了一跤,摔了個狗吃屎。”

【狗戴嚼子——胡勒】(歇)

嚼子:橫放在牲口嘴裡的小鐵鏈,便於駕馭。勒:用力拉緊。責罵人胡說八道。亢君等《攻克汴京》一三章:“馬功哼哧一聲推開一個倒在他身邊的敵人屍體,轉過身來說:‘於東海,你又狗戴嚼子——胡勒哪!咱連長可不是這麼說的。’”

〇也作〔狗吃煎餅——胡扯〕。硝石《醜鎮》七章:“碗碗花以為他誤會了水水,因為水水回答得並不乾脆,便說:‘生啥氣呢,水水是拍娃睡覺呢!’‘你就愛狗吃煎餅,胡扯!’鄂心仁又翻了她個白眼:‘我說城門樓子,你說你尻子上的瘊子!’”

【狗戴帽子——裝人】(歇)

譏諷壞人硬要充當好人。高夢齡《血土》二二章:“阿媽妮心裡罵道:‘狗戴帽子裝人了,你怎麼不說你當年……跟在錢氏後邊,像個護腚狗,神氣透了,哪個窮人敢靠近前啊。’”

〇也作①〔狗戴帽子——充紳士〕。朱春雨《山魂》一五章:“咳,真不叫玩藝!看著像個人似的,穿上幹部服了,還不是……狗戴帽子——充紳士!”②〔猴子戴上頂帽子——裝人〕。郭澄清《大刀記》二卷一一章:“‘你們別不識抬舉!給你們留臉怎麼不覺?你們要是不老實,可別怪老子不客氣……’‘小子你不客氣又怎麼的?啐!猴子戴上頂帽子也想裝人嗎?’”③〔猢猻罩頭巾——假裝也是人〕。王中文《將軍舞》六七回:“柳春娘回頭啐了一口,罵道:‘猢猻罩頭巾,假裝也是人!姑娘既要救人,就沒怕死,到頭來,也不一定是誰死呢!’”

【狗顛屁股垂兒】(慣)

屁股垂兒:指尾巴。狗搖著尾巴跑。形容人急於討好、獻殷勤的樣子。《三俠五義》三八回:“雨墨道:‘白老爺請你二人呢!’二人聽得此話,便狗顛屁股垂兒似的跑向前來。”

【狗改不了吃屎】(諺)

狗生來就吃慣了人的糞便,這是改變不了的。比喻壞人總要做壞事,什麼時候都改變不了他為非作惡的本性。《兒女英雄傳》三一回:“縱讓他知些進退,不敢再來了,‘狗改不了吃屎’,一個犯事到官,說曾在咱們宅裡放過他。老弟,你也擔些兒考成!”

〇也作①〔狗改不了吃屎,狼改不了吃人〕。王厚選《古城青史》下四四回:“俗話說:‘狗改不了吃屎,狼改不了吃人。’對鄭大麻子這樣的人,我們是不能抱什麼希望的。”②〔狗改不了吃屎,黃鼬改不了拉雞〕。黃鼬(狔ò狌):俗名黃鼠狼,生性喜吃雞。姜元溪等《魯中奇險傳》七回:“難道這個殺人的魔王要發慈悲不成?不,狗改不了吃屎,黃鼬改不了拉雞。”③〔是狗改不了吃屎,是狼終究要吃人〕。張笑天《永寧碑》五五:“我看是狗改不了吃屎,是狼終究要吃人。壞蛋能夠一時裝正經,長不了。若是一輩子都裝正經,又裝得好,那不成了真正的好人了?”

【狗看星星——一片明】(歇)

星星:星。指只能看個表面,不瞭解實情。硝石《醜鎮》四四章:“其實他看也是白看,他對於蘋果樹是一竅不通。這跟看‘把戲’一樣,是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狗看星星一片明。”

〇也作〔狗看星星——知道什麼〕。肖瑒《軍統諜報官》五章:“弓鬥也哈哈大笑了,一眼瞥見兩個孩子笑得前仰後合,猛地一板臉,喝斥他們:‘你們笑什麼?狗看星星,知道什麼?’”

【狗啃碗片——滿嘴磁】(歇)

磁:同“瓷”,諧“詞”。形容人能說會道,開口振振有詞。張石山《钁柄韓寶山》:“二嬸‘卟哧’一聲笑了:‘你還狗啃碗片,滿嘴磁!剛才咋啞巴啦!’”

〇也作①〔小豬吃碗岔兒——滿嘴盡瓷〕。碗岔兒:瓷碗的破口。嶠石《秋戀》:“‘哈哈,小倩的嘴可真是小豬吃碗岔兒——滿嘴盡瓷(詞)呢!’大家鬨笑起來。”②〔小雞啃碗碴兒——一口一個磁〕。陳淼《稀有作家莊重別傳》一〇章:“這回莊重來個小雞啃碗碴兒——一口一個詞(磁),他舉起右手,宣誓般地說:‘您的教育就是我的誓言,我決心獻出我的生命。’”

【狗口裡吐不出象牙】(諺)

象牙:大象的門牙。比喻庸人的嘴裡不會說出高雅的詞語。也比喻惡人嘴裡沒善言。元·高文秀《遇上皇》一折:“父親,和這等東西,有什麼好話,講出什麼理來,狗口裡吐不出象牙。”

〇也作①〔狗口無象牙〕。《花月痕》一七回:“‘倒鳳顛鸞百事有,一窩兒麻,好言自口。’採秋道:‘呸!狗口無象牙,你不怕穢了口?’”②〔狗口難長象牙〕。賀原《邪派高手》四回:“狗口難長象牙。人家心情痛苦,你竟無半點同情,還要說這種話!還是個人嗎?”③〔狗嘴吐不出蓮花〕。米悅玉《柳莊風情錄》四章:“人老了,但腦子並不糊塗,莊上的老老少少,誰是什麼樣的人,他分得一清二楚。一提到賀二狗,他用一句俗語作介紹:‘狗嘴吐不出蓮花。’”

【狗攆鴨子——呱呱叫】(歇)

本指鴨子發出“呱呱”的叫聲,轉以形容極好。多用來稱讚某人或某事物。張行《血泊火海》一〇章:“過往客人吃飽喝足之後,常常伸出大拇指,對飯館老闆說:‘掌櫃的!你們這個姓石的大師傅,硬是狗攆鴨子,呱呱叫!’”

〇也作①〔狗趕鴨子——呱呱叫〕。歐陽敏《新來的團委書記》:“他是七級燒焊師傅,人稱‘建廠元勳’,論技術是‘狗趕鴨子,呱呱叫’的,可就是脾氣有點怪僻。”②〔狗咬鴨子——呱呱叫〕。柳杞《長城煙塵》一一章:“如果能不響一槍一彈,摸出些什麼名堂來,任務就完成得更出色!那就叫狗咬鴨子——呱呱叫!”

【狗尿苔長在金鑾殿上——生到好地方】(歇)

狗尿苔:一種生長在潮溼地方的真菌,有黏液,有臭味,不能食,被人鄙視。指人生長在優越的環境裡。王波《女秘書去毛家灣》:“你們年輕人好好幹吧。狗尿苔長在金鑾殿上,生到好地方了。”

【狗怕彎腰狼怕站】(諺)

狗怕人彎腰,是懷疑人們從地上撿磚頭砸它;狼怕人站直,是懷疑人站直身子瞄準它開獵槍。指狗和狼雖兇,但都有它們的恐懼點。張石山《母系家譜·人與狼的故事》:“狗怕彎腰狼怕站。(對於狼)你摸石頭它不怕,說不定趁你彎腰的時候撲上來。”

〇也作①〔狗怕躬腰狼怕敲〕。躬腰:彎下腰。敲:敲擊鐵器發聲。柳杞《長城煙塵》七章:“我想,這不會是我家的小山羊吧,就敲著手中的鐮刀追。真正是狗怕躬腰狼怕敲!那隻狼把叼的物件丟下來了。”②〔狗怕磚頭狼怕棍〕。姜天生《夜宿條山嶺》:“直到天明,剛鬆了一口氣,卻見前面一大一小兩隻狼迎面而來。狗怕磚頭狼怕棍,我把木棍平端著,真靈,兩隻狼掉頭就跑了。”

【狗皮上南牆——太不像畫】(歇)見“牆上掛草荐,不像畫”。

【狗皮上貼膏藥——不粘】(歇)

粘:諧“沾”。指不行或不成。孔厥等《新兒女英雄傳》七回二:“雙喜給她鼓勁兒,笑著說:‘能拔出膿來,才是好膏藥呢。’小梅說:‘狗皮上貼膏藥,怕不粘哩!我說說試試看吧。’”

【狗皮襪子——沒反正】(歇)

狗皮襪子:一種用狗皮縫製成的襪子,東北地區冬季禦寒用;做工較粗,無反面正面之分。本指不分反面和正面,轉指不分是非、好壞。也形容人與人之間關係親密,不分彼此。劉亞舟《男婚女嫁》一五章:“最近這幾年,全貞這張嘴常是這樣個說話法,瞪眼拿著不是當理兒說,故意的狗皮襪子沒反正。”路遙《姐姐的愛情》:“他倆是‘狗皮襪子沒反正’的朋友,因此盧若華沒說什麼推辭話就向那個他慣熟了的家庭走去。”

【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諺)

狗肉煮熟了,發出的香味連神仙都忍不住想吃。指狗肉在肉類裡是非常美味的。也泛指美味佳餚對人極有誘惑力。餘松巖《接官記》:“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一些人就是通過吃吃喝喝,吹吹拍拍,要物有物,要官有官。”

【狗肉上不了筵席】(諺)

指狗肉雖然好吃,但檔次不高,上不得酒席。常比喻素質差的人經受不起別人的抬舉,或見不得世面。路遙《平凡的世界》四〇章:“潤葉媽也沒來,說她‘狗肉上不了筵席’,讓丈夫一人來參加就行了。”

〇也作①〔狗肉上不了大席面〕。譚談《美仙彎》五章:“李大姐,俗話說:‘狗肉上不了大席面。’今天沒有好招待,全是不能上大席面的野味,請隨便嚐嚐家鄉的土特產。”②〔狗肉上不了茶盤〕。于敏《千里從軍行》六:“老東家和他老婆三番五次地說,我就是一個字,不!末了他們翻了臉,說:‘給臉不要,不識抬舉,狗肉上不了茶盤!’不管他們的話像刀子,我只給他個低頭不吱聲。”③〔狗肉不上桌〕。鄭九嬋《江島》:“你幹啥敬酒不吃吃罰酒,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狗肉不上桌呀!”

【狗肉粘不到羊身上】(諺)

比喻不是親骨肉,就很難擰成一股勁。也比喻真與假、醜與美不能混淆。劉浩鵬等《龍公案》八五回:“不管你怎麼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狗肉粘不到羊身上,終有一天會弄個水落石出。”

〇也作〔狗肉貼不到羊胯上,鴨子打不到雞架上〕。張仰聖《親情》:“凡事要順乎情理,聽其自然,總是勉強不得的。小明和大院楊家,本來就毫無瓜葛,如今看著人家日子過得興旺,卻去攀親認故,這不正是俗話說的‘狗肉貼不到羊胯上,鴨子打不到雞架上’嗎?”

【狗是百步王,只在門前狂】(諺)

百步王:在離家百步以內逞能。指狗只會在家門口狂吠,一離家門口就老實了。比喻沒見過世面的人,一到生地方就會膽怯。李岸《結冰的心》二六:“‘狗是百步王,只在門前狂。’大大咧咧的孫猛為了在營長面前表現勇敢忠實,迎著媚孃的臥室走過去了。”

【狗是忠臣,貓是奸臣】(諺)見“貓奸狗忠。”

【狗瘦主人羞】(諺)

指狗要是餓得精瘦,主人的臉上就很不光彩。也比喻下人的窮酸寒磣,會使主子大失體面。賀原《邪派高手》三回:“人長得平凡,又是個大孩子;馬也平庸,又瘦。俗語有說‘狗瘦主人羞’,馬瘦主人更加面上無光了。”

〇也作〔馬瘦主人羞〕。原平《影子》:“子章每次外出公辦,總得要穿戴得衣帽整齊。有人逗他:‘又不是陪女朋友進舞場,何必呢?’他卻一本正經地說:‘我是代表咱們大公司的。俗話說“馬瘦主人羞”,可不能損了公司的形象。’”

【狗撕皮】(慣)

比喻無原則地爭辯、打架。劉紹棠《野婚》二四:“上至民政、治安、生產、錢糧,下至婆媳不和、妯娌吵架、兄弟分家、兩口子狗撕皮、小猴崽子扒瓜偷棗,她都大包大攬無一不管。”

【狗舔碾子——乾著急】(歇)

譏諷人急於想得到某人或某物,卻想不出辦法。張孟良《血濺津門》三章:“袁文會對李園麗小姐早就垂涎三尺。但是李園麗可不是那種輕浮女人。別看她愛說愛笑,可是為人正派。她是特務機關長米之一少將的翻譯官邱維德保薦到《東亞晨報》做記者的……所以,嚇死袁文會也不敢欺侮李園麗,他只有狗舔碾子乾著急。”

【狗舔熱油鐺——吞吐兩俱難】(歇)

鐺(犮犺ē狀ɡ):烙餅用的平底鍋。本指吞也難吐也難;轉指對貪圖的東西,處在難以得手而又不願放棄的兩難境地。《清夜鍾》一四回:“卻早把個楊總督弄得似狗舔熱油鐺,吞吐兩俱難:一念要撇了這擔子,則聖上英明,託詞陳請不得,不若且到明年,再圖機會。”

【狗頭戴砂罐——亂碰亂撞】(歇)

形容做事盲目,亂抓亂幹。曾輝《八月雪》二:“很快就要立春了,現在不抓緊把地裡的事情搞出個頭緒來,等開春,隊裡的事怎麼搞得過來呢?到時候又是狗頭戴砂罐,亂碰亂撞!”

【狗頭上頂不了四兩油】(諺)

狗生性愛吃油脂,只要有點油脂,早被它吃得乾淨。比喻淺薄的人一旦發跡,便會表現得非常輕浮。黎邦農《李鴻章軼事》:“他幾次上李府求見李鴻章,好謀個差事,混碗飯吃,都被門人擋住。氣得他嗷嗷叫,大罵李家門人狗眼看人低,‘狗頭上頂不了四兩油’。也罵李鴻章官大了,連叔叔也不認。”

〇也作〔狗頭上頂不了四兩渣〕。渣:油渣。張恨水《丹鳳街》一八章:“一般老鄰居都是這樣看待我,以為我現在發了財,了不得了。你看我可是這樣‘狗頭上頂不了四兩渣’的人?”

【狗頭上生角】(慣)

指事情不可能發生。《水滸傳》五一回:“雷橫道:‘我怎地不是曉事的?’白玉喬道:‘你若省得這子弟門庭時,狗頭上生角。’”

【狗尾巴熬西葫蘆——越吧嗒越不是滋味】(歇)

吧嗒:本指品味“狗尾巴熬西葫蘆”時發出的聲音,轉指人自言自語時發出的聲音。滋味:本指味道,轉喻某種感受。指人越琢磨心裡越感到不好受,不愉快。劉林仙等《薛仁貴徵東》二回:“一邊走著,一邊琢磨,這真是狗尾巴熬西葫蘆,越吧嗒越不是滋味。心裡暗暗叫苦:薛仁貴呀薛仁貴!有二老爹孃在,家財萬貫,吃穿都不愁,現如今,落得一貧如洗,無法生活。”

〇也作〔狗尾巴熬西葫蘆,怎麼吧嗒,怎麼不是滋味〕。劉林仙等《梁山後代小八義》七回:“他轉身回到書房,一屁股坐在周順讀書的椅子上,思前想後,越想越動氣,真是狗尾巴熬西葫蘆,怎麼吧嗒,怎麼不是滋味。”

【狗尾巴上的露水——經不起搖擺】(歇)

本指狗尾巴一搖,上面的露水就會被抖落掉;轉喻人的話,經不起推敲、斟酌。莫伸《生命的凝聚》:“他想,張財的話是狗尾巴上的露水,經不起搖擺,決不可聽信。”

【狗窩裡落不下剩饅頭】(諺)

比喻好吃懶做、揮霍成性的人,不會有積蓄。李曉明等《風掃殘雲》二一回:“捨不得羊羔,逮不住狼;捨不得姑娘,能逮住和尚?這常二光,是‘狗窩裡落不下剩饅頭’的人,他能不就範?”

【狗無廉恥,一棍打死;人無廉恥,無法可治】(諺)

狗無恥處死即可,人無恥則難以處置。指人要是不顧羞恥就無藥可救。王寶成《海中金》四:“‘狗無廉恥,一棍打死;人無廉恥,無法可治’。縱使他打兒子一百下,也抵不住兒子給他老臉上抹的這一道黑。”

【狗掀門簾兒——全憑一張嘴】(歇)

嘴:本指嘴巴,轉指說話。指人全靠嘴巴能說會道。含譏諷意味。吳越《括蒼山恩仇記》一四回:“要問呂文湘的錢都是怎麼掙來的?當地有句歇後語,叫做‘狗掀門簾兒,全憑一張嘴’。”

〇也作①〔狗掀門簾——全靠一張嘴〕。周肖《霞島》三一章:“洪大榕再也無心跟羅文傑兜圈子了,雙目一瞪,憤憤地罵道:‘住口!你狗掀門簾,全靠一張嘴,時至今日,還想東拉西扯,抵賴詭辯!’”②〔狗掀門簾——全仗著嘴〕。王蒙《在伊梨·淡灰色的眼珠》:“對於本單位的眾多的‘眼鏡’、秀才、筆桿子們,他又一百個瞧不起。‘狗掀門簾,全仗著嘴!’這就是他對眾知識分子的衷心的批判總結。”③〔狗掀門簾——光拿嘴對付〕。蔣子龍《燕趙悲歌》二章一〇:“武明理火了:‘你們別狗掀門簾——光拿嘴對付。大家都捐點錢,不能讓漢忠吃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