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

【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昔日石拐地区有四位日洋(注)人:大巧辫、白员外、崔存鱼、任文寿。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寰,羽化上云了,但他们在世时的坎坷经历,不幸遭遇,不得不装痴卖傻,似疯非疯、草间求活、窝囊偷生、竭尽灰说白说,插科打诨,遄牙撩嘴,打岔、串话、接下音之事。有人说他四人“不是人、不是鬼,是颠颠倒倒的阴阳人”。大巧辫则说:我是你们家的活神圣。他们四人无论走到哪里,身后追逐着一群孩子,像看“耍猴”似的好奇。

【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据说大巧辫与白员外原籍是山西河曲人,在石拐居住了五、六辈子。他俩是夫妻,通常是白员外肩背褡裢前面走,大巧辫一摇三晃后面跟。白员外如美珠缄口,整天讷讷不出于口。大巧辫则不然了,有时自言自语,嘴唇不停掀动,像老和尚默诵经卷似的,不知在说些什么,有时触景生情即兴而说。

大巧辫娘家在白草沟,婆家在陈四窑,他俩经常相跟着行走在坡梁沟漕。据一位八十多岁老爷爷回忆,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一位后生在俱乐部广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跌倒了,恰巧大巧辫路经此处,便出口成章地说:这个后生很是怪,想站怎也起不来,倒霉,活该,怨你和女女跳舞来(当时石拐也跳交际舞)。这个后生终于站起来了,受到凭空指责心中很来气。一见是大巧辫损架自己,瞅了她一眼,知道是个跌皮耍赖的“茬”,没说什么反唇相稽的话,掴搭着身上的土,悻悻而去。也是这位老爷爷说:一九五九年冬天,国庆公社在缸房地修水库,大巧辫也来参加义务劳动。早上出工时,伙同人们过一个大冰滩,有个爱逗笑的中年人故意问:巧辩嫂,你能去吗?脚小、冰滑,别摔倒吃冰渣渣。嘴码不饶人的大巧辫顶撞着说:鸭子能过鹅能过,孙子能过爷能过,噎的那人半晌想不出“回敬”的话。

【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人们说大巧辫只往自己怀里撸揽,从来不从自己身上“出血”,可是在一次工地上吃午饭时,让人们改变了对她的看法。每人领俩个“小枕头”玉米面发糕,很虚。一个后生很快吃完了,还不压饥,看着大巧辫细嚼慢咽地吃,她瞟了他一眼,便掰了半块发糕给他,并说:后生,放开肚皮吃饭,鼓起干劲生产。周围人一听全都笑了,想不到疯疯颠颠的大巧辫还能说出这样俩句“革命成分含量很高”的时髦话。想不到她还能把自己碗里的“肉”挟给别人吃……

其实大巧辫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双手能搓十根莜面,推出的莜面窝窝齐刷刷。她还会扎针、刮痧、拔火罐,对“四大难病”腰疽、搭背、斩头瘟,十个指头长的“蛇头疔”也有偏方,不过她的做法是“看人头看病”人们始终摸不透她是个什么脾性的女人。的确,她的做法让人又气又笑,拿上两毛钱去门市买肉,售货员一见是她来了,赶忙把案上的肉屑用刀刮起来,用纸包着白送给她,怕她灰说溜道起来影响正常经营。

【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最让人看不过眼是不管有人无人,在路畔道边随意大小便。有一次她蹲在路旁解大手,恰巧有一位妇女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打此路过,小孩好奇地盯着她,她便说:这个娃娃见“天”了,看见娘娘的“海梨花”了,那个妇女见她不说人话,便挖苦说:看你那个“枪嘣相”。大巧辫打岔地说:甚了?咱们俩人相跟上,现在队里正忙夏锄哩。谁有功夫和你相跟,那个妇女不和她多说,拉着孩子气咻咻地走了。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大巧辫身上发生不少,有的大人吓唬孩子哭闹便说:别闹了,看,大巧辫来了……无怪乎有人说大巧辫是只“牛皮灯笼”里亮外不亮,装疯卖傻的“好赖人”,豆腐掉在灰堆上,吹不得打不得。

注:日洋,引人失笑、可发一噱的人。

【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主编:薄羽飞

【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文旅故事】徒步包头境内的战国赵北长城(三)

【文旅故事】徒步包头境内的战国赵北长城(二)

【文旅故事】徒步包头境内的战国赵北长城(一)

【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原创文章】石拐沟的四位日洋人(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