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Netflix原創的首部華語劇《罪夢者》在10月31日正式上線了。


有Netflix的金字招牌,再加上張孝全、賈靜雯、范曉萱、王柏傑在內的豪華卡司陣容,這部劇在上線之前,就賺足了期待。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然而,高期待最終換來的結果,算不上理想。豆瓣評分6.6,IMDB5.8的分數還沒有及格: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這樣的成績,和上半年由臺灣公視與HBO Asia合作推出的《我們與惡的距離》超過17萬豆友打出的9.5的高分相比,差距未免太大。

不僅口碑,《罪夢者》的話題和熱度,也遠遠不及後者。

所以,Netflix籌備已久的首部華語大劇,就這麼撲街了嗎?

在這之前,Netflix已經開始在亞洲積極拓展它的原創作品的版圖了,日劇《火花》《全裸導演》,韓劇《王國》,以及印度的《德里罪案》,都收穫了不錯的評價。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可以說,Netflix亞洲的原創作品,基本代表著質量保障。這一穩固的全優記錄,直到《罪夢者》才開始有所鬆動。

那麼,《罪夢者》的質量真的如它的分數一樣讓人失望嗎?

在聊這個問題前,我們還得先來聊一聊Netflix的創作機制。

從《紙牌屋》開始,Netflix就掌握著一項必殺技,那就是大數據。根據大數據的篩選,選擇出最能滿足觀眾觀看需求的類型和元素,在這個基礎上加以創作。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紙牌屋》讓公眾瞭解到大數據創作機制

另一方面,Netflix在進軍外國的過程中,都會與本土創作者進行密切的合作,在基本的框架下賦予對方自由的創作空間。

一邊是大數據的支持,一邊是創作者的意圖,在結合這兩者的過程中,就要考慮到商業與藝術的平衡了。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火花》就是一部文藝氣息濃郁的Netflix原創日劇

《罪夢者》就形成了這樣一種局面:

Netflix給到的劇集創作者的關鍵詞是“復仇”“逃獄”和“兄弟情”——相比HBO Asia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所擁有的爭議和話題性,這個“命題作文”顯然更加類型化;

但導演陳映蓉的加工和呈現,卻是一個“去類型化”的過程——雖然有著種種類型噱頭,但這部劇卻具備著極強的作者化意識。

簡單來說,相比一部商業類型劇,《罪夢者》更像是一部極具作者風格的文藝作品。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而作者電影或劇集,必然會出現兩極分化的口碑,《罪夢者》的大部分差評或許也就因此而來。

這部劇集圍繞著張孝全飾演的死刑犯阿全展開,因為一起綁架案,他和自己的兩個兄弟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本來在監獄裡默默等死的他,突然聽聞自己的兒子遭到綁架。

為了救回兒子保護家人,阿全和兄弟策劃出逃併成功越獄,可是在重獲自由之後,他卻發現自己身陷進一個更危險的境地中。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罪夢者》的故事並不複雜,但卻有著一定的觀看門檻。導演陳映蓉打碎了時間和空間的順序,在當下的時空中不斷加入倒敘和插敘,整個剪輯也呈現出一種偏向於意識流的狀態。

更重要的是,整部劇充滿著超現實的元素,阿全的夢境也時不時地穿插交織在其間。如果仔細瞭解過這部作品,會發現它還有另外一箇中文名,叫做“擺渡身“,導演解釋過”擺渡身“代表著“中陰身”,也就是人死了但還沒有投胎的狀態。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所以劇中的阿全一度處於這種虛無縹緲的存在狀態,他在獄中等待死亡、回顧現實、經歷夢境,虛虛實實,難以辨認,但只要稍一走神,就會失去故事的線索。

也就是說,這並非一部輕鬆不動腦的作品,反而需要你時刻投入和沉浸其中,所以很多觀眾大呼“看不懂”隨後給出差評的原因,也大概如此。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導演陳映蓉這一“任性”的敘事方式,在她之前執導的電影作品《騷人》中就能找到相似的源頭。

在那部電影裡,她用超現實的宗教與夢境元素講述了一個躁動不安的青春故事,同樣收穫了褒貶不一的口碑評價。《罪夢者》對這一風格的延續,也重現了電影《騷人》的命運。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騷人》

《罪夢者》其實是一部野心極大的作品,人們可以從中看到來自導演的許多獨特的自我表達,除了夢境的呈現,劇集在其中某些場景佈局,背景音樂以及臺詞情緒上,都有著別出心裁的講究。

而在黑幫類型下,陳映蓉想講述的也是一個帶有東方道義和江湖氣息的情感故事。親情、愛情、兄弟情,也是她鏡頭下注重展現和捕捉的內容。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不能否認,在臺灣電視劇已經高度商業化和模式化的今天,陳映蓉導演敢於通過《罪夢者》打破大眾觀看習慣的嘗試是值得鼓勵的。

畢竟,只有打破千篇一律的保守與常規,才能推陳出新。從這一維度上來看,Netflix對於華語電視劇特別是臺劇,仍然帶來革新性的積極影響。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話雖如此,《罪夢者》卻也並非一部完美的作品。事實上,它存在著許多顯而易見的瑕疵。

這其中,最基本也最致命的缺陷,也同樣是故事太過簡單。儘管導演通過剪輯的花樣來營造出一種複雜和燒腦的敘事印象,但這並沒有掩蓋劇情本身的單薄。

從內容體量上看,《罪夢者》完全可以被壓縮到一部電影的時間,但是它足足拍成了8集的電視劇。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當然,電視劇相較於電影而言能夠提供給創作者更多的鋪墊與展示空間,用以挖掘人物、構築情節、渲染情緒、表達思想,但《罪夢者》中那些被用來填充時間的情節中,有不少是空洞而不必要的。

比如前幾集中一首接著一首的背景歌曲,伴以角色各種各樣的生活瞬間,儼然穿梭進了某首歌曲的MV現場;

又或者是劇中幾兄弟之間無休無止的一言不合就開打的動作戲,真是生猛、拳拳到肉的肉搏戲在一開始讓人眼前一亮,可是到了後來反反覆覆出現了類似的打鬥戲份,也讓這最初的亮點變得無聊冗長、缺乏新意起來。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罪夢者》的角色塑造也算不上成功。核心人物是張孝全飾演的阿全,我們根據他的視角去回顧個人的歷史,去探尋他的夢境,共同經歷屬於他的自我救贖。

除了張孝全的角色,劇中另一個比較完整的人物是許光漢飾演的林季子,他的動機、對事件的參與逐漸構架出這個角色相對豐滿的性格,讓人能夠窺探到他內心的矛盾與掙扎,他值得被討論和記住的亮點。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可是在這兩個角色之外,劇中其他角色都顯得有些扁平,不夠完整,像是功能性的存在。

特別是女性角色,范曉萱飾演的妓女白蘭和賈靜雯飾演的阿全妻子靜芳,本身都擁有許多值得拓展和挖掘的空間,卻沒有得到充分的探討與呈現,完全淪為了故事以及其他男性角色的陪襯。

而且劇中每位演員,包括配角的表演都非常出色,所以才會讓人覺得更可惜,他們還值得釋放出更多有待被發現的維度與特質。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另一方面,《罪夢者》的敘事節奏存在著一些問題。

劇集用將近七集的時間,講述阿全和他兄弟們的過往,以及他為贖回兒子與綁匪周旋的過程,鋪墊起所有的懸念和前因。

而到了第八集,故事卻以人物一段漫長的自白來揭曉最後的謎底——這樣的操作方式明顯有些太過敷衍草率,顯得虎頭蛇尾。

總的來說,這部劇集的本質問題就在於,導演想要表達得太多,卻又無法實現精準、確切地傳達,最終創作完成的也是一部形式大於內容的作品。

賺足期待的“第一次”,居然撲街了?

不過,用“爛”來形容《罪夢者》還是有失偏頗。就像之前說到的,作者風格就註定了作品口碑兩極化的命運,一部作品的好壞是相對而論的,一千人眼中也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所以,而相比較於介意它的瑕疵,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或許是它的勇氣。

至少,它敢於打破沉悶,敢於表達自我。

僅憑這一點,《罪夢者》就比無數華語劇要優秀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