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價值平均策略,一個取得更高收益的定投方式

1、長期定投謹防“鈍化”

基金定投價值平均策略,一個取得更高收益的定投方式

  我們先來看“定期定額”方式的普通定投:假如我們從2011年開始定投滬深300指數,可以看到定投後市場就開始不斷下跌,直至迎來2015年的牛市,如果一直堅持定投53期,每期每月投入本金1000元。總計投入本金53000元,雖然定投收益率只有86.62%,年化收益15.2%,但卻賺了45908元。

基金定投價值平均策略,一個取得更高收益的定投方式

  這就是定投一般採取的“定期定額”投資策略帶給投資者的收益,但如果一直採取“定期定額”的投資策略來長期定投後,一個缺點就暴露出來,就是定投的鈍化現象。

  那什麼是鈍化呢?

  當我們執行定投策略後,初始時所累積的本金不多,所以當基金淨值出現下跌時,每次投入攤低單位成本的效果就非常好,但是如果隨著投資時間的拉長,一直不採取止盈策略,當累積的本金足夠大時,每次定投的資金攤低單位購買成本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這就是定投的鈍化現象。

  2、什麼是價值平均策略?

基金定投價值平均策略,一個取得更高收益的定投方式

  如何解決長期定投的鈍化缺陷呢?給大家分享價值平均策略“市值定投”法!

 《價值平均策略》是由美國納斯達克的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埃德爾森著作,美國《金錢》雜誌稱譽這本書所倡導的投資策略,是“當今投資的最佳方式之一”。這種策略關注的不是每月固定投入多少金額,而是每月基金 市值 固定增加多少。

基金定投價值平均策略,一個取得更高收益的定投方式

  什麼是市值定投呢?

  我們舉個例子來看:目標不再是基金定投1000元/月,而是基金市值固定增加1000元/月。1月買入1000元基金;2月市場下跌,當月基金市值800元,再買入1200元,確保目標市值達到2000元;3月市場上漲,當月基金市值2750元,再買入250元即可;4月市場繼續上漲,當月基金市值4363.63元,超過目標市值,贖回363.63元的基金。

基金定投價值平均策略,一個取得更高收益的定投方式

  注:(1)當月市值=上月累計份額*當月基金淨值

  (2)買入金額=目標市值-當月市值,負值代表贖回。

  這個策略最大的好處在於自動做到了在低估時買入更多,在高估時少買甚至賣出。

  3、價值平均策略:更聰明的定投方式?

基金定投價值平均策略,一個取得更高收益的定投方式

  搞清楚了啥是“市值定投”,那麼價值平均策略是不是真的比普通定投方式“更聰明”?我們通過真實的數據測算,來看看價值平均策略比定期定額“好”在哪?

基金定投價值平均策略,一個取得更高收益的定投方式

  從一組對上證指數定投的對比數據中不難看出:根據歷史數據測算,不管市場處於牛市、熊市或者長達十年的震盪時期,價值平均策略都能在平均成本更低的情況下,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甚至在市場不景氣時也能發揮較好的避險效果。

作為長期的投資者,穿越多個週期情況下,獲得的收益率比普通定投甚至翻倍!(17.88% VS 44.17%)

  與普通定投相比,價值平均策略定投自動實現了高拋低吸,基本上能解決定期定額定投的鈍化弊端。同時也解決了定投“只買不賣”、不易把握高位賣出機會的問題。

  tips

  1。牛市時,基金的每月目標市值上浮,讓雪道上的雪再厚一點。

  2。贖回、閒置的資金單獨儲存,作為下跌月份資金的補充。

  3。市場高位時結合市盈率或均線偏離度止盈,見好就收。

基金定投價值平均策略,一個取得更高收益的定投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